Estatehub12月份地產行業大事件盤點

2021-01-18 梅花網

回首2012年12月,梅花網MICE為大家盤點上月份地產行業重大事件。我們將分別從「政策」、「企業」、「數據」、「土地」、」「聲音」這幾個方面,為您回顧上月份的地產大事件。

更多的地產資訊,我們收錄在梅花網地產資訊平臺Estatehub,歡迎大家瀏覽訂閱。

政策:

1、央行:分檔管理房地產貸款 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調整房貸業務比例

12月3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一則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當中列出11個要點,該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堅持房住不炒 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

11月24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深化測繪資質改革和建設工程企業資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退市新規增多條「紅線」 7家房企將臨「生死劫」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新規內容主要從優化四大類強制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等三個方面對現行的退市規則體系進行了改革。在退市指標方面,新規取消了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退市指標、明確了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

4、住建部等六部委: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

12月15日,住建部等部委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意見明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 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企業:

1、因涉嫌內幕交易 格力地產董事長魯君四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12月30日,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魯君四先生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調查通知書》。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因其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2、房企紛紛發布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哪般?

12月15日,恒隆集團有限公司及恒隆地產有限公司發布了一系列將於2030年或之前達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指標。不止恒隆,行業內的這股可持續發展「綠」風明顯。除了港資、外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綠」風也在本土房企颳起。可持續發展的集體動作,除了「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外,還有著多方面的迴響。一方面,可持續發展目標,可以為企業融資帶來更多選擇。除了融資優勢,可持續發展注重的綠色環保概念,為住宅、商業空間提升品牌價值的同時,也能產生溢價,減省能源消耗、降低運營費用。

3、萬科總部部分職能將搬遷至上海,涉及招採、工程等部門

12月15日,有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搬往上海,且部分職能的搬遷已在進行中。據悉,搬遷的職能部門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均位於「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內,搬遷員工約30人,佔萬科總部人數的1/5,部分員工已前往上海辦公。

4、融創牽手GIC成立70億投資平臺 專注一二線高端住宅項目

11月22日,恆大物業集團召開上市媒體推介會。會上透露,恆大物業將於11月23日至26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12月14日在官微發布消息稱,近日,公司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籤訂投資協議,雙方共同成立總規模為70億人民幣的房地產投資平臺,專注投資中國一、二線核心城市的高端住宅項目。

5、多家房企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市場預期平穩態勢延續

3月以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及房地產行業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市場情緒有所恢復,上半年代表房企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月以來,上市房企加快推盤和營銷力度,截至11月底多家房企已經提前完成年度業績目標。機構分析認為,預計2021年房地產市場平穩態勢延續。

數據:

1、中國社科院連續7年預測樓市:2021年房價上漲約5%

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對2021年樓市作出五大預測:第一,2021年全國房價平均上漲5%左右;第二,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增幅可能將保持正增長,並創歷史新高;第三,房地產投資速度將會有所下降,持續保持在7%左右;第四,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復甦較好甚至出現過熱,其他城市復甦較慢,部分城市甚至陷入衰退,分化可能有所擴大;第五,市場風險有望進一步下降,但仍存在大起大落的風險。

2、機構:2020年全國住宅土地成交款增長25%,新房價格上漲7%左右

12月29日,貝殼研究院舉辦了2020年度報告發布會,回顧過去2020年,我國土地、新房和二手市場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全國住宅土地成交款增長25%左右,成交土地規劃建築規模預計比去年增長9%,價格上漲15%左右。全國二手房交易規模達到7.3萬億,同比增長8.1%,成交量達420萬套,同比小幅下滑1.3%左右,二手房成交均價達到1.8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 %左右。

3、房企終於相信了!TOP 50房企今年數位化科技投入超1億

近日,易居企業集團克而瑞執行總裁劉文超在「2020 inPropTech未來地產科技峰會」發表了《地產數位化轉型》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們對於地產科技的洞察。當中提及,整個中國房地產行業在地產數位化、地產科技領域的投入大概在170多億,市場滲透率大概在1%,遠遠低於北美15‰的水準。六成TOP50房企2020年數位化投入超1億元,過半數房企的信息部門由副總裁級親自掛帥。

4、報告:一二線城市二手房流動性增加 北京居首

貝殼研究院發布的《11月32城二手房源流動性指數報告》顯示,隨著年末市場需求回溫,各能級城市表現出分化行情,一線、二線城市二手房源流動性指數環比增加,三四線樣本城市房源活躍度下降明顯。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房源活躍度提升顯著,北京超越上海排在樣本城市首位。

5、國家統計局:1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穩中有落

初步測算,11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下降0.1%,上海和深圳持平,廣州上漲0.9%。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與10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5%、0.3%、0.8%和0.6%。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與10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10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10月相同。

6、288城房價:上漲城市不足半數,廣州領漲一線城市

易居企業集團、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近日發布的《2020年11月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報告顯示,其監測的全國288個地級以上城市房價變動趨勢的「中住288指數」為1560.9點,較上月上升1.3點,環比上漲0.08%,同比漲幅為1.16%,該指數已經連續8個月保持上漲態勢。

土地:

1、廣深宅地供應「超標」!2020年土地市場總量將超去年

受疫情和三條紅線影響,今年的土地市場跌宕起伏。年初土地成交跌至低谷,隨著二季度以來各地為穩經濟、穩財政,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優質土地供應力度,土地供應總量穩中有升,三季度末再次降溫。臨近年末,2020年全年土地市場供求已接近尾聲。截至12月22日數據顯示,2020年土地供應量與去年基本持平,成交規模已超過去年全年,同時已有16個城市土地出讓金超過千億元,整體市場熱度較2019年有所上漲。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未來土地供應結構或將發生較大變化,「三穩」目標之下土地成交規模還將延續高位,緊融資下地價有望繼續維穩。

2、目前賣地超千億城市已突破16個!今年或再創新高

年初因疫情影響成交熱度跌至低谷,一季度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比2019年明顯下降,隨著各地穩經濟、穩財政,熱點城市加大優質土地的供應,市場熱度在二季度迅速拉升,三季度以來,多地出臺收緊樓市調控政策,疊加房地產金融監管持續趨嚴,「三道紅線」新規試行,企業資金壓力顯現,拿地熱情有所下降,土地市場整體表現量價齊跌。

聲音:

1、財政部部長劉昆: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財政部部長劉昆12月23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一文。其中,在「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切實發揮稅收功能作用」方面,文章提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業內人士表示,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下,房地產稅立法先行是普遍共識。而由於房地產稅屬於地方稅種,因此採取「充分授權」原則,由地方在法律範圍內根據地方實際情況來決定具體實施方案,包括房地產稅開徵時間、具體稅率等。分步推進原則意味著房地產稅徵收,可能採取先城市後鄉鎮、先市民後農民、先企業後個人策略逐步實施。

2、租賃市場或成為2021年樓市調控重點

租賃市場或將成為2021年樓市調控的重點,大型城市的住房問題將引起更多重視。12月18日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除了大城市的房地產調控外,還重點突出強調租賃市場。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認為,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在租售並舉、房住不炒等環節開始快速落地。

3、多地加強預售資金監管,釋放出什麼信號?

臨近年末,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度被收緊,並逐漸形成一種趨勢性政策。12月僅過半,就有成都、唐山等7城發布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加強預售資金監管極具信號意義,能夠保障項目資金運轉的安全性,防範房地產領域的金融風險,同時減少因企業資金挪用而產生的爛尾風險。整體上印證了中央「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主基調,但值得注意的是,預售資金監管加強並不意味著要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

4、萊坊: 大灣區2021年樓價可跑贏內地主要城市 全年料升3至5%

12月11日, 萊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副董事王兆麒指,整體而言,該行認為2021年中國內地住宅樓市表現將向好,其中一線城市樓價估計將會上升2至4%,其他城市升幅相對較慢,微升0至2%,而大灣區2021年樓價可跑贏內地主要城市,全年料升3至5%。

5、報告預計:明年中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延續結構性小漲

臨近年末,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度被收緊,並逐漸形成一種趨勢性政策。12月僅過半,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11月3日在北京發布《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2021展望》報告。該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銷售面積小幅調整,均價平穩上漲,新開工維持高位,投資中高速增長」的特點。


精選每日地產行業最有價值資訊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Estatehub地產資訊平臺


相關焦點

  • Chemhub10月份化工行業大事件盤點
    回首10月,梅花網MICE為大家盤點10月份化工行業重大事件。我們將分別從「政策」、「企業」、「數據」、「事故」、「創新」 這幾個方面,為您回顧10月份的化工大事件。 更多的化工資訊,我們收錄在梅花網化工資訊平臺Chemhub,歡迎大家瀏覽訂閱。
  • 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事件盤點
    原標題:歲月是把殺豬刀 小夥伴們還記得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大事件嗎?   碎片化信息的實時咀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耳聞了些這個行業的消息,有好有壞,有令人興奮,也有讓人沮喪。不知不覺中2016年已經走到了第四季度,回望過去一年,小夥伴們曾經的感動、興奮、渴望、欣慰、糾結、憤怒...
  • 盤點:2019年12月人工智慧行業大事件
    2019年,人工智慧(AI)行業徹底告別了「喊口號」「包裝概念」的時代,人工智慧的技術和應用開始在各個行業落地,人工智慧的成果和場景實踐層出不窮。在2019年最後一個月,業內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呢,一起來看看吧。
  • 2018年四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盤點四月,房地產市場出臺的各類政策不斷。分別從「政策、市場、土地、金融、企業、」等五方面帶您一同回顧四月份以來的房地產大事件。  【政策】  政策方面,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這或許意味著維護上述主要市場的健康發展將成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
  • 2018上半年商業地產大事件盤點:凱德批量出貨、萬達受煎熬…
    2018上半年,商業地產行業在時間的洗禮中成長。萬達經歷了煎熬的上半年,萬科過了首個「沒有王石」的上半年;房企加速多元化,更名、跨界、強強合作、布局新零售;房企融資趨緊,新型融資方式面市;企業高管動蕩……   萬達集團煎熬的上半年   萬達集團可以說是在煎熬中度過上半年。
  • 贏商大事件|2018年上半年新疆商業地產熱點新聞盤點
    核心提示:2018年上半年,新疆商業大事件頻發。;國際高端啤酒品牌樂堡落戶新疆烏蘇啤酒大本營;新疆霍爾果斯城市綜合體欣德廣場打造口岸餐飲街區……關於上半年具體大事件,請跟隨小編一起來回顧。目前全國範圍都正在出現變相「返租」現象,熱心於地產投資的群體,需要仔細辨別。之前「商鋪返租」現象採取的是操作主體為開發商,出售的也是商鋪的產權;而隨著相關規定的完善和約束,這種變相的「返租」模式開始發芽。律師提醒:地產投資者首先需要注意與自己籤訂合同的主體是哪裡,與開發商是什麼關係;其次,要尤其注意,自己投資的是產權還是使用權。
  • 歲末大事件:甲午年眾籌十大事件
    可見眾籌規模在2014年,各個季度都達到了成倍多增長的勢頭,我國的國內眾籌行業仍處於飛速發展階段。回首2014年,雖然在網際網路金融大格局中,眾籌還只是小小的部分,也不如P2P那般讓人癲狂,不過那一件件大事件,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細細品評,回味無窮,在此歲末之際,讓我們來一起評點。
  • 2016,家具行業大事件年終盤點!
    2016即將過去,回首這一年,家具行業在面臨國家及地方政策、行業標準、激烈競爭等多重壓力下,都在積極思考、都在積極探索企業轉型發展之路,無論是企業擁抱科技新潮,玩起VR家裝體驗、或者嘗試轉型開始走上全屋定製道路,都是家具企業們適用時代發展的戰略道路。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2016家具行業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 贏商網獨家:盤點安徽2018年7月份7商業地產大事件
    2018年7月,安徽商業地產值得關注的大事件有:安徽首家外資便利店中商羅森7月5日在合肥五店同時開業;合肥保利Mall7月26日正式開業;合肥弘陽廣場招商籤約盛典璀璨綻放;老鄉雞舉行了收購武漢永和發布暨品牌戰略發布會;新城控股競得蚌埠2宗商住地擬建吾悅廣場;蒙城萬達廣場將落地城南新區;天天·星悅城斑馬市集9月開街……     ★
  • 2016年度半導體行業都有哪些大事件?
    儘管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放緩了腳步,但我國半導體產業卻是如火如荼,步入黃金髮展期,我國IC資本開始嶄露頭角。隨著摩爾定律的放緩、半導體行業進入成熟期,收購成為常態,2016年半導體行業可謂是經歷了大洗牌,當然收購的趨勢仍將在2017年持續下去。全球半導體行業可謂國外抱團取暖,國內熱情高漲。
  • 2018年網際網路行業大事件年終盤點
    原標題:2018年網際網路行業大事件年終盤點 2018年的網際網路行業喜憂參半,P2P暴雷、樂視債務事件持續至今、遊戲行業低迷、上市潮、大裁員、各大重磅併購等,有全民退押金,也有全民狂歡,不妨讓我們一起看看。
  • 歷史上11月16日的大事件盤點
    歷史上11月16日的大事件盤點時間:2020-11-16 16:58   來源:奇聞故事星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1月16是什麼日子?歷史上11月16日的大事件盤點 英國中世紀詩人作家喬叟說過:只有那不論公私都以道德為上一心要做出高貴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那麼就讓今天是什麼節日為你介紹歷史上的11月16日發生的大事件. 問:11月16日是什麼日子? 答;11月16日是國   原標題:11月16是什麼日子?
  • 12月商業地產大事件:泡泡瑪特上市,近百個購物中心開業
    12月商業地產大事件:泡泡瑪特上市,近百個購物中心開業 贏商網 陳綺琪   2021-01-04
  • 2020年八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摘要:中房網訊(亞晨/文)回顧8月,中房網分別從「政策、市場、土地、金融、企業、聲音」等六方面帶您一同回顧八月份以來的房地產大事件。」不到一個月後,又一次較高規格的房地產行業座談會。本次座談會還強調,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有利於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也有利於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結合幾次會議精神大概能夠看出,防控風險應該是房地產行業下半年的主要方向,房地產融資收緊也將是大概率的趨勢。
  • 親家數科聚焦五月金融科技行業大事件
    親家數科聚焦盤點五月金融科技事件如下:1.意見指出,廣州區塊鏈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2年,突破一批區塊鏈底層核心關鍵技術,引進培育2-3家國內領先且具有核心技術的區塊鏈龍頭企業;推進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建設,打造2-3個區塊鏈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安全穩定區塊鏈產品的行業重點企業等。2.
  • 2013年國際熱點大事件盤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2013年國際熱點大事件盤點 2013-12-23 22:29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9月全國商業地產大事件:數十個購物中心開業、多家「首店」落地
    9月全國商業地產大事件:數十個購物中心開業、多家「首店」落地 贏商網
  • 8月份照明行業大事件盤點
  • 【深度】2017年度機器人行業兼併購大事件一覽
    轉眼間,2017即將過去,在這一年中,機器人行業依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機器人行業大事件中,機器人行業資本市場可謂是表現良好,機器人企業兼併購頻繁,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市場、資金和掌握核心技術的機器人企業力圖通過兼併購來實現企業的進一步增長,擴大市場佔有率,完善產業發展鏈。
  • 辦辦網帶您盤點2020年上海地產大事件
    4、中海600億最大投資籤約黃浦舊改 辦辦網:7月29日,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黃浦區人民政府正式籤訂合作框架協議,由中海地產對黃浦區建國東路67-71街坊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五幅土地進行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