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大行其道,人們將文聖孔子的儒學與銅像傳播到世界各地去,但鮮少有人關注武聖關羽,也只有逢年過節以及有求功名利祿之時,人們才會去關帝廟祭拜。當然,這在佛教凋零的現代中國是十分正常的,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歷史長河中,呂城竟然一直不能修關帝廟,且方圓15裡禁止祭拜關羽。這背後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呢?
儘管在三國時期,名將迭出,他們在戰場上攪弄風雲,使得大地變色,人人嘆服。但最令人稱讚且最奪目的將軍還是關羽,他早年跟著劉備闖蕩江湖,慢慢地將蜀漢做大了,也間接地擴大了自己的名氣,成為了中原人人驚恐的戰神。
昔日,蜀漢設立五虎上將,關羽名列第一,且每個人都心悅誠服。一代梟雄曹操也對關羽非常讚賞,儘管兩人為敵人,他既欣賞關羽的一身武藝,也欣賞他的義薄雲天。劉備之軍被打得潰散之後,關羽到了曹操的陣營之中,曹操幾度想將關羽納為己用,但都沒有成效。沒多久,關羽千裡走單騎,成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劉備身邊,民間也因此稱關羽為「義絕」。
除此之外,關羽的一生還很傳奇,比如說,刮骨療傷時面不改色,又比如說斬殺華雄時,杯子裡的酒還是溫的。總而言之,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戰神。
只不過,英雄的結局似乎都不太好,尤其是武將,有的武將日暮年老,一身武藝退卻,被君王忽視,就連廉頗也被人問過還能吃飯嗎?而有的武將則註定著喪命於戰場之上。
219年,呂蒙已經是漢昌太守,這位學識大大增加的武將也逐漸有了心機。他知曉關羽一生自矜,利用了這種特點讓關羽及其部下放鬆警惕,敗走麥城。除此之外,他還派士兵扮作商人偷襲了荊州,將關羽的後路切斷,導致關羽逃亡時被馬忠埋伏而擒,最終被呂蒙的部下斬殺。
關羽死後,民間將他尊稱為「關公」,到了後期,統治者們也大多對關羽進行了褒封。雍正時期,關羽甚至擁有「武聖」的稱號。那麼,呂城究竟是怎麼做到一枝獨秀的呢?
呂城是丹陽的一個鎮,乃江蘇重點中心鎮之一。呂蒙曾經在呂城開荒拓土,建造出一座城池,呂蒙的士兵也與當地百姓通婚,導致了呂城之人對呂蒙恭敬不已。既然先祖曾經對關羽做出了這種事情,他們又豈能再供奉關羽呢?再說呂蒙本身也是一名大將,斬殺關羽只是各為其利,若要選擇供奉之人,呂蒙應當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還有一段奇聞與此有關,這被記載在了清朝詩人袁枚的《子不語》之中。這本書裡講到,每次呂城要建造關公廟,人們就會在晚上聽到打鬥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呂城的百姓只能選擇不建造關公廟了。不管是從科學的角度還是從人心的角度來看,後面這種傳聞都只是呂城人世不修建關公廟的藉口,具體原因,前文已經進行了闡釋。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品關羽》,關羽既是武聖,又是義絕,他身上有著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這本書不像市場其他類粗糙印刷的,字體印刷非常好。裡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情節。我的很多寫作靈感思路,也都是來自這本書,上次這本書在我的推薦之下賣脫銷,這次緊急印刷上千套,而且目前正在做活動,現在只需要88元即可購買。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就可以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