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聲稱自己是劉備轉世,600年前官府百姓都「迷戀」關帝廟

2021-01-10 中國網文化

正陽門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是明清兩代北京內城的正門,也是老北京城垣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今年是建成整整600周年。為了紀念,正陽門城樓、箭樓前不久剛剛竣工了景觀照明提升工程,數千盞LED燈把這座古建築裝點得通體明亮,雄偉壯觀,引來無數遊人的駐足驚嘆、拍照留念。人們可能不會知道,就在他們仰視的這座建築的西側,百年前曾經坐落著一座規模小到只有一進院落,看起來普通,但人氣卻「旺」到不可思議的關帝廟。它和正陽門構成了有趣的組合:一個平凡,一個宏偉;一個矮小,一個高大;一個香火不斷,一個過客紛紜;一個寄託著信仰,一個代表著皇朝……相同之處是,它們都被百姓們視為京城的象徵。

赫達·莫裡遜鏡頭裡的正陽門

朱棣下令建造關帝廟

京城自古寺廟很多,尤以關帝廟居冠。據統計,城裡專供和兼供關公的廟宇有一百一十多座,加上郊縣的關帝廟,總數達267座。何以出現這樣的盛況,得從我國古代尤其是明清兩朝對關羽崇拜的不斷「升級」說起。

事實上,關羽在我國民間的影響力,是從宋代以後逐漸上升的,宋哲宗封他為「顯烈王」,宋徽宗封他為「義勇武安王」,元代又加封「仙靈義勇武安英濟王」。元末明初,隨著《三國演義》對關羽忠義形象塑造的完成,關羽被迅速神化。特別是明成祖朱棣在親徵漠北時,大軍遇到漫天黃沙,迷失了方向,據說有一神為之前驅,「其巾袍刀杖,貌色髯影,果然關公也」。雖然這很明顯是朱棣打著神仙的旗號給自己的臉上貼金,但那時老百姓就信這個,因此朱棣在重修北京城牆時,在各城門的甕城裡都建造了關帝廟,並且在廟內塑造了綠袍、紅臉、長髯的關羽神像,而正陽門關帝廟就是在這時建成的。

據史料記載,正陽門關帝廟背靠城臺,由山門、石座、供桌和關聖帝君殿組成。沈榜在《宛署雜記》中記載:「永樂年,廟祭於京師……特頒龍鳳黃紵旗一面,揭竿豎之,以彰威靈,每歲正旦、冬至、朔望祭祀,香燭等儀具有恆品。」既然是皇家親賜龍鳳旗杆懸掛,可想而知關羽「地位」之隆。

最初,關帝廟內的關帝像較小,嘉靖皇帝命人請木匠製作了一尊大像。小像受了百年香火的供奉,不可輕棄,於是就兩像同時放於廟中。萬曆年間,明神宗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還派遣司禮監太監李恩捧九旒珍珠冠一頂,玉帶十四根、蟠龍袍服一套、黃牌一面,上書關羽新加的十六字封號,到正陽門關帝廟供奉。天啟元年,明熹宗下令在廟前樹立「義聖忠王」的碑,卻也恰在這時,一向腦筋不大清楚的熹宗又做出一件荒唐事來。

民國筆記《慧因室雜綴》中記載:天啟年間,有個卜卦的,因為算卦很靈,在京城非常有名,熹宗請他算算關帝廟裡那兩座關帝像的運數。卜者一番推算,「小神福壽綿遠,香火百倍大者」,也就是說那座原裝的小像遠比嘉靖帝後來讓人塑造的大像「運氣」要好。熹宗自己是個非常優秀的木匠,大概生了對同行惺惺相惜的心,「乃將大像供奉宮中,而以小者置之正陽門側破廟中,以厭術者之說」。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李自成的起義軍攻進北京,「蹂躪幾遍,宮中之像被毀,置城外者至今香火不絕」,一如卜卦者所言。

官府百姓都「迷戀」關帝廟

清兵入主中原後,為了穩固統治,更是將關羽推崇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慧因室雜綴》記載:「關帝封號祀典之盛,以清代為最,相傳康熙帝為劉先主轉世,關帝屢次顯靈翊衛,故一再加封,尊崇備至。至京師正陽門內之關廟,數百年來,居民遊客無不嘖嘖道其靈異。」這番話所言不虛,康熙確實聲稱自己是劉備轉世,不僅要求文臣武將都向關羽學習,對自己忠貞不貳,而且還親筆御書給正陽門關帝廟寫下匾額「忠義」二字。此後的幾位皇帝也陸續增加關羽的封號,而包括正陽門關帝廟在內的各個關帝廟也都一再得到修繕。特別是道光年間,在平定張格爾叛亂中,據說關帝多次顯靈,幫助清軍打敗了叛軍,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道光皇帝非常高興,將關羽的封號加長至26個字曰:「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京城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這位一向摳門兒的皇帝還特批從內務府拿出一筆錢來修葺正陽門關帝廟脫落的琉璃瓦和油漆彩畫。

皇家信奉如此,百姓自然也不例外,正陽門關帝廟的香火之旺綿延數百年,是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的。《帝京景物略》記載:「正陽門關廟者,以門於宸居近,左宗廟,右社稷之間,朝廷歲一命祀,萬國朝者退必遏,輻輳者至必祈禱也。」也就是說,給朝廷進貢的各國使臣,以及南來北往的客人,經過正陽門者無不到關帝廟一拜。而正陽門關帝廟的求籤之靈,聞名遐邇。明末清初大詩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談》中記一事:「京師前門關帝廟籤,夙稱奇驗。予順治己亥謁選往祈,初得籤云:『今君庚甲未亨通,且向江頭作釣翁。玉兔重生應發跡,萬人頭上逞英雄。』」結果他在揚州為推官,當了多年「釣翁」,直到某一年八月趕上閏中秋,「玉兔重生」時,才受到康熙皇帝召見,升國子監祭酒,實現了「萬人頭上逞英雄」。還有著名學者李文田,鹹豐九年來京會試,在正陽門外關帝廟求得一籤曰:「名落孫山外。」他以為必不中,誰知榜發高中,便覺得靈籤不靈,誰知到了殿試時,狀元、榜眼都姓孫,才恍然大悟……楊米人在《都門竹枝詞》中有云:「靈籤第一推關廟,更向前門洞裡求。」將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正陽門關帝廟的迷戀,刻畫得淋漓盡致。

筆者用「迷戀」而不是「迷信」來形容人們對正陽門關帝廟的感情,是因為叩拜者除了對自身幸福的祈禱外,還相信這座廟真的有守護京城的作用。清代學者姚元之在《竹葉亭雜記》中寫過一事,北京西郊二棧山的山頂上,有座玉皇廟,「惟一老內監盧姓養靜其中,每日下山樵汲自給」。山上有個洞,洞口的石頭明淨,好像有人經常摩挲者。其實是洞裡有一蟒蛇成精,曾經想要吃掉盧姓內監,後來發現他是個好人,就告訴他「洞中之淨石即我出入所致,汝修行頗堅,不能害。自後約為談友,可乎?」盧姓內監同意了。從此這蛇精把自己每天到京城聽到看到的奇聞趣事講給盧姓太監聽,但它從來不敢邁入內城半步,只因「正陽門有關聖守之」!

德國攝影師赫達·莫裡遜在上個世紀初拍攝的正陽門關帝廟

北洋政府這樣「祭關公」

清末民初,國家陷入空前的動蕩和戰亂,但也正因此,生活於惶恐不安中的民眾對神靈的祈禱更加虔誠。雖然關羽的封號不再增加,但民間對他的崇奉卻是有增無減。每逢初一、十五,正陽門關帝廟開廟的時候,廟裡廟外坐滿了手抱籤筒的道士,接待的香客不計其數,至於除夕,「開正陽內門由內城居人瞻拜,夜子後開西門,(供)城外居人瞻拜,香火極盛。」擠不進來的就去其他的關帝廟燒炷香,再不行請張關老爺的年畫貼在家裡,保佑一家老小健康平安。每年六月二十四是關老爺的生日,《燕京歲時記》所載,關帝廟前「鞭炮之多與新年無異,蓋帝之御災捍患有德於民者深也!」

至於其他各類人群、各行各業對正陽門關帝廟的祭拜,更是數不勝數:由於傳說這裡的關帝像是塑的金身,所以凡是義結金蘭者,都要去那裡結義,心裡才踏實;由於廟內的青龍偃月刀是嘉慶十五年所鑄,重達一百二十斤,成為京城內五金雜商崇奉的「神器」,經常要來磕頭求關老爺保佑生意興隆……清人楊靜亭在《都門雜詠》中說「來往人皆動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實在是對這座關帝廟盛況的最真實描繪。

日本學者中野江漢在來華期間,對北京的關帝廟多有走訪,他不僅準確地指出:「各城門側旁多半設立關帝廟,但首屈一指的是前門的關帝廟宇。」而且還記錄了一次北洋政府祭祀關帝廟的祀典。只是這座「朱漆牆壁、黃碧甍瓦,巍然聳立」的關帝廟並非正陽門那座,而是位於鼓樓前往德勝門大街的路北,不過也足以使讀者們感受到無論歲月怎樣流逝,時代怎樣更迭,關帝廟的「待遇」並沒有絲毫的削減。這一天是1919年的3月27日,上午七時,「陸軍總長靳雲鵬將軍作為總統的代理人,恭敬地進行此次祭祀活動。」中野江漢看到,從鼓樓到關帝廟前的道路上,鋪砌的黃沙石被清掃得一塵不染,廟內兩側設有政府各部委員休憩的場所。「從懸掛著『關帝廟』匾額的門前經過,中門抵達後殿『武威殿』,它的兩端架設著彩燈,大理石的道路清澈如鏡。」

在民俗學者王永斌的回憶錄裡,筆者找到了一段有趣的文字。那時北京老百姓對關帝廟多以「老爺廟」三個字代稱,王永斌的家就住在前門一帶。正陽門關帝廟「在前門甕城裡邊,這個老爺廟廟小神靈大,我去過幾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是1940年的除夕,他正在前門大柵欄的精明眼鏡行裡學徒,「吃了餃子過了十二點,商店就關門了,我們也睡覺了。我父親敲店門喊我,給我叫出去,說到老爺廟燒香。」王永斌跟著父親出了大柵欄東口,人特別多,都從珠市口往北走,「用北京土話說就是縷縷行行的人」。過了五牌樓,有三座跨越護城河的石拱橋,是為正陽橋。過了正陽橋就能看到關帝廟。關帝廟裡「燒香的火苗子得有二三尺高,始終不斷」——這景象直到多年以後依然留在王永斌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正陽門關帝廟和京城很多關帝廟一起,逐漸被拆除……有時想想也頗為可惜,舊文化雖然在新時期難免有落伍之嫌,但事實證明,有些不願隨波逐流的傳統反而更有生命力,留一個念想,不知什麼時候,總會有迴響。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以前關帝廟特別多?
    關羽的生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姓關,名羽,字雲長,三國時期蜀國劉備手下一員虎將,在《三國演義》中,位列五虎上將之首,可見其本事之大和業績之優秀。 西藏的關帝廟 因此那,有官府的弘揚、儒釋道的捧場,再加上商家的祭拜、百姓的傳唱,使得關公的政治地位高、經濟情況好、普及程度廣,關公想不紅都不行,全社會都不答應,於是乎,關帝廟遍地開花
  • 別再被電視給騙了,桃園三結義中「真大哥」不是劉備,而是他!
    別再被電視給騙了,桃園三結義中「真大哥」不是劉備,而是他!很多時候,往往我們學到的歷史或者現在在史書上的記載,很大一部分都是古代的史官記錄下來的。當然,史官也是人,同樣會出現紕漏,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卻是當權者要求篡改歷史,以此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統治。
  • 《三國演義》劉備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三國演義》中,小編最佩服的人就是劉備,作為蜀漢的皇帝,劉備一開始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他憑藉一己之力,卻是開創了蜀漢的基業,成為三國霸主之一,那麼劉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小編分析如下:  第一,劉備是一個有大志的人。
  • 關帝廟裡,關公身邊都有誰
    全世界有華人聚居的地方,一般就有關帝廟,走進去,你猜最先會看到誰?告訴你吧,一般的關帝廟,過了牌坊,最先進入的當然是山門,而這山門同時又是馬殿,裡邊供奉著關公生前的坐騎——赤兔馬。  《三國演義》裡有幾匹名馬:呂布和關公騎的赤兔、曹操許田圍獵乘的爪黃飛電、劉備的坐騎的盧,《魏書》裡還記載了在徵張繡時救了曹操一命的「絕影」。其中名聲最響的當然是赤兔,赤兔原屬董卓,後贈給呂布,呂布敗死,赤兔改屬曹操,曹操便將其送給關羽,關羽被孫權所害,赤兔思念關公,絕食而死。後人感念赤兔的忠義,於是常在關帝廟裡給此馬分設一殿。
  • 東山關帝廟:一炷清香佑兩岸
    「沒有哪座關帝廟像東山關帝廟一樣,與臺灣的關係如此密不可分。這座峙臨海峽、香火延播寶島的巍峨殿宇,每章歷史都翻滾著臺灣的風雲,每段歲月都湧動著臺灣的潮汐。」  清康熙三年(1664),明寧靖王朱術桂從銅山東渡入臺後,又在臺南王府中仿造東山關帝廟,供官員祭祀,稱為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這是全臺灣關帝宮廟的「龍頭老大」,是南明政權最後在臺灣建祀的「皇家武廟」,為全臺灣十六處一級文物之一。此外,高雄文衡殿、臺中聖壽宮、宜蘭礁溪協天廟等臺灣「老字號」關帝宮廟,也都是閩南百姓和銅山軍民從銅山關帝廟分靈過海,或為銅山軍民入臺所建。
  • 探泰山關帝廟:開山第一廟 古樹歷百年煙雲仍散奇香
    這就是位於泰山古盤道入口處的關帝廟。關帝廟與西側的山西會館是山西商人投資修建的一組建築群,具體創建年代無從考究,但作為曾經的山西會館,這裡一度晉商雲集。每年的關帝磨刀日,山西人都會聚集於此,為關帝拜壽。現在雖也有人來,但規模卻遠遠比不上明清的時候了。
  • 為何呂城不能修關帝廟,方圓15裡禁止祭拜關羽?與一個人有關
    孔子學院大行其道,人們將文聖孔子的儒學與銅像傳播到世界各地去,但鮮少有人關注武聖關羽,也只有逢年過節以及有求功名利祿之時,人們才會去關帝廟祭拜。當然,這在佛教凋零的現代中國是十分正常的,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歷史長河中,呂城竟然一直不能修關帝廟,且方圓15裡禁止祭拜關羽。
  • 江蘇唯一不準修關帝廟的地方,周邊15裡不準祭拜關羽,原因詭異
    這些人都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如果說起最受歡迎的人的話就必須聊一聊關羽了,根據之前的統計我們可以知道在中國全範圍內有關帝廟3萬多座,並且這還是不完全統計。那關羽到底是什麼魅力?讓這麼多人都喜歡呢?
  • 關帝廟求籤有多神?榮祿巧用佔卜結果,慈禧改變廢黜光緒的想法
    朱元璋死後,朱棣從侄兒手中搶奪了皇位,每次遇到大事就要去自己修建的關帝廟上香祈禱,此後多個皇帝都曾親自去關帝廟祭拜,關帝廟的名聲越來越來,香火也越來越鼎盛。
  • 訪泉州通淮關帝廟
    臺灣的廟與泉州特別是這間廟一樣,都是多神信仰佔主要。」  (錄音止)  在眾多民間信仰中,以這座通淮關帝信仰最為興盛,流傳最廣。張老先生說,這座通淮關帝廟可有著一段曲折有趣的歷史哦!因為通淮廟最早是水神廟,可水神廟又是怎麼變化成關帝廟的呢?張老先生告訴記者:  (出錄音)  「通淮廟的歷史1000年,但當時是服侍水神。
  • 康熙時錢幣的預示
    康熙時期,官府鑄造的銅幣,上面鑄有漢文地名。後人收集古董,將錢幣上的地名串成了一首詩。誰能料到,朗朗上口的詩文,像是高度濃縮的故事梗概,符合了大清的終極命運,落於何人之手…… 根據記載,康熙時期官府鑄造的錢幣,輪廓最闊,質地也很純。
  • 前世今生:8個聲稱擁有前世記憶的孩子
    有許多事情都很難被我們理解,因為它們與我們所相信的科學知識是相違背的。例如,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些孩子,他們聲稱自己擁有前世的記憶,而且他們可以將這些記憶描繪得非常詳細。當然,小編無法相信這些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的真實性,但這些孩子的描述卻又很是精彩。因此,讓我們一同來了解這些孩子的信息,看看他們是否在撒謊吧。今天,就讓我們帶你了解,前世今生:8個聲稱擁有前世記憶的孩子。
  • 中國最早的關帝廟在山西,距今1430年,為天下武廟之冠
    關帝廟是紀念關羽的廟,廣泛分布在我國及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特別是在南方,關羽被視為武財神,公信俗廣泛分布,世界上最早的關帝廟在關羽老家山西運城解州鎮,建於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從現在開始有1430年的悠久歷史。
  • 關帝靈籤,有求必應---京東峨嵋山關帝廟靈籤臺記
    2016年6月世誠正式修復京東峨嵋山關帝廟。2017年11月國際易經學者季伯陽將祖傳《關帝明聖真經》捐予世誠。2018年初,經世誠學習整理後,戊戌年二月初八,關帝廟開設關帝靈籤!關帝靈籤總共有一百支,關帝靈籤每支籤都有其特殊的意義。關帝靈籤,最玄之處是籤文不會有詳細解釋,一切都要自行會意,要靠個人的慧根去參透當中的玄機。關帝靈籤在民間最為盛傳,且流傳天下,古今求之無不靈。現今較為流行的,清光緒年間泉州通淮關嶽廟印製的《關帝靈籤》。
  • 順義楊鎮關帝廟竟有這樣的傳說,你聽過嗎?
    楊鎮關帝廟,又稱老爺廟,在西門外。與廟門外相對有一巨大的青龍壁,上大下小,看似搖搖欲墜,令人生畏。明崇禎年間(1628 年 -1644 年),御史太監任兆元奉差到此掌管兔北馬房時,見廟奇特,令人重修。鄉紳王員外找到能工巧匠, 對他說:「現今朝廷腐敗,貪官林立,災荒戰亂頻繁,我想出資建個關帝廟,保一方平安。」於是,工匠設計成現在的樣子。
  • 劉備:愛哭的男人,運氣不會太差!
    會哭的人,哭得深入人心,哭得恰到火候,能哭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效果;不會哭的人即使哭得死去活來,也毫無用處,反而會被貼上「懦夫」的標籤。當然,劉備不僅會哭,而且「善哭」。試看上下五千年歷史,除了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外,何曾有人哭的似劉備這樣轟轟烈烈?
  • 曹操靠盜墓,孫權靠祖業,劉備竟然臉都不要了
    在中國古代,王侯貴族死後會將很多的金銀財寶都埋到地下和自己陪葬,所以這也造成了中國古代大量財富的流失,也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盜墓業」的發展。不過真正意義上盜墓行業的老祖宗還得是曹操,當時為了能夠維持軍隊的龐大他特地設立了「摸金校尉」一職,而現在很多小說之中比如《盜墓筆記》我也常有摸金等類似詞彙,而這個詞彙的締造者就是曹操。
  • 《燕京歲時記》中提到的十裡河關帝廟在哪?1958年還有留存
    這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十裡河關帝廟在哪?筆者首先在1993年編印的《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上查找,在「十裡河」條目裡提到,「明清時期,左安門外的官道經過十裡河,並在該村設下馬鋪」。不過文中沒有十裡河關帝廟的記載。筆者在該書的《朝陽區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中,看到了朝陽區八處關帝廟的記錄,在孫河鄉、來廣營鄉、東壩鄉、南磨房鄉等地都有關帝廟,唯獨不見十裡河關帝廟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