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北京城內有一個地方的籤特別靈,那便是位於正陽門與箭樓之間的甕城內關帝廟,俗稱老爺廟。廟雖不大,卻很有來歷,據說朱元璋在位時期,身為皇子的朱棣親徵漠北,一日行軍途中出現風沙,恍惚間看到一神為軍隊開路,指明方向,「其中袍刀杖,貌色髯影,果然關公也,獨所跨馬白」,回京後,朱棣便修建了這座關帝廟。
朱元璋死後,朱棣從侄兒手中搶奪了皇位,每次遇到大事就要去自己修建的關帝廟上香祈禱,此後多個皇帝都曾親自去關帝廟祭拜,關帝廟的名聲越來越來,香火也越來越鼎盛。每年正月初一,這座關帝廟的香火是全北京城最盛的,從凌晨開始,燒香的人就絡繹不絕,康熙曾為之題寫「忠義」二字牌匾,「殿祀精嚴,朱楹黃覆,綺檻金龕,中奉聖祖御書,額曰『忠義』」。關帝廟除了皇帝御書牌匾有名,其「關帝籤」更是聞名遐邇,據說靈驗無比,百姓中曾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靈籤第一推關廟,更去前門廟裡求」。
關帝廟的靈籤還曾經幫了光緒皇帝一把,讓他免於被慈禧太后廢黜。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信佛,晚年更是要自己扮觀音,其實她不僅僅信佛,也信關二爺,在得知關帝廟神籤靈驗之後,慈禧太后也是深信不疑。
戊戌變法之後,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非常不滿,除了搜捕、處死維新派人士之外,她還動了要廢黜光緒皇帝的念頭,連新皇帝的人選都確定了——端親王載漪的次子傅儁。
慈禧太后雖然一手遮天,但終究換皇帝這種事大得不能再大,必須要詢問各個大臣的意見,於是慈禧太后讓人發電報給封疆大吏們,詢問他們的意見。更換皇帝就是動搖國本,大臣們權衡利弊之後,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這其中也包括慈禧太后寵臣、負責徵集意見的榮祿(他的女兒是溥儀的生母,也是慈禧太后的養女)。
電報發出去沒多久,兩江總督劉坤一就回信了,不支持廢了光緒皇帝,榮祿不想直接把反對意見交給慈禧,希望以一種溫和的方式進行反對。榮祿是知道慈禧太后對關帝廟的神籤很信,於是派人去了一趟正陽門外的關帝廟,求了一籤;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又去找趙瞎子(慈禧太后曾經找他算過)算了一卦,於是榮祿帶著這兩個東西進皇宮去了。
慈禧太后見到榮祿就問換皇帝的事處理得怎麼樣,榮祿回答說還沒有收到外地大員的回信,緊接著榮祿說:昨天去關帝廟為這件事求籤,籤面顯示不吉,又去找趙瞎子佔卜,也是不吉,奴才非常擔憂。慈禧聽到這個結果後,問籤面到底說得什麼。榮祿將早就準備好的東西呈上說:大意是,不能移動,動了就不吉利,換言之就是不能換皇帝,換了就不吉利。慈禧沉默不語。
過了兩日,榮祿才拿出劉坤一反對更換皇帝的電報,加之外國勢力也不願意光緒皇帝下臺。後來,慈禧太后便不再提更換皇帝的想法,端親王載漪的次子傅儁被立為大阿哥,做了光緒皇帝的合法繼承人。光緒算是在關二爺的庇佑之下躲過一劫。
義和團事變之後,八國聯軍侵華,慈禧被迫外逃後與聯軍談判,當初力挺義和拳的載漪被八國聯軍列為義和團事變首犯,載漪和傅儁被流放新疆。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