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有沒有懷過榮祿的孩子,榮祿在死前說出了實情

2021-01-20 騰訊網

晚清重臣榮祿全名叫瓜爾佳 榮祿,出身滿洲正白旗。很多人不知道正白旗是什麼地位,正白旗是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由皇帝親自掌握,在滿洲中的地位可是很高的,朝廷要選用重臣也是首先考慮上三旗的人。榮祿是晚清的朝廷重臣,很受慈禧信任,慈禧還把皇宮中油水最大的內務府總管職位給了榮祿。榮祿的女兒幼蘭又被慈禧太后收為養女,榮祿死後,還賜榮祿一等男爵。

慈禧守寡多年,又獨掌大權,而榮祿外表俊朗,慈禧又很信任榮祿,很讓人不懷疑他們倆的關係。民間甚至傳出慈禧和榮祿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進宮前就和榮祿定過親,後來慈禧進宮後,被皇帝看上,拆散了這對戀人。慈禧在成為寡婦後,又想起了以前的戀人榮祿,兩人經常在深夜相會,後來還傳言慈禧有一段時間腹痛難忍,懷上了榮祿的孩子。一些電視劇也按照民間的傳言演戲,使不了解實情的人們,確信兩人的秘密關係。

慈禧和榮祿到底有沒有秘密的關係呢?其實在榮祿死前,榮祿就向世人說出了他和慈禧的真實關係。這要先從榮祿的家族中說起,鹹豐皇帝在位時,榮祿的祖父和父親先後為國捐軀,而榮祿靠著這份至高的榮耀,獲得了正六品的官位,再也沒能往上升。鹹豐死後慈禧掌了權,榮祿幾年時間就升到了正二品,後來又做了內務府總管,速度之快難以想像。

但這一切都是榮祿靠自己得來的,鹹豐皇帝死後,慈禧太后發動了的「辛酉政變」,政變中榮祿有著相當大的貢獻。掌權後,慈禧也把榮祿當成自己的勢力,給榮祿升官也是壯大自己勢力的一種方法。換句話說,慈禧如果不給榮祿升官,那慈禧就沒有自己的勢力了。

包括後來的光緒皇帝繼位,榮祿都在中間發揮著重要作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榮祿又被慈禧命令留在京城,等京城一切都被安定後,榮祿又被慈禧叫到西安,無論榮祿的忠誠和辦事結果,都讓慈禧很滿意。

榮祿病逝後,慈禧太后有一次還對身邊的人說道,榮祿無論是對我還是對朝廷都是忠誠的,他死了,朝廷還有像他一樣忠誠的人嗎?榮祿需要慈禧為他升官,而慈禧也需要榮祿為她辦事,這才是兩人真正的關係,那些民間的傳言也多半是假的。

相關焦點

  • 30歲開始守寡的慈禧不僅和榮祿有私情,還為榮祿打過胎?有書為證
    慈禧太后在鹹豐皇帝駕崩之後就開始守寡,並且開始了垂簾聽政,開始慢慢掌握大清王朝的最高權力,成為了最高統治者。但是那個時候的慈禧還沒有30歲,所以怎麼可能忍受著自己的欲望,認真守寡呢,所以後來就有傳言說慈禧其實和很多人都有私情,其中作家高陽寫的《慈禧全傳》裡頭就提到了慈禧和榮祿有私情。
  • 史料《慈禧御嶽外史》寫到了慈禧和榮祿是戀人的關係,真的嗎
    不過榮祿被慈禧喜愛其實是有原因的,榮祿在好幾件事情上對慈禧是有很大幫助的,首先是在辛酉政變中,榮祿是堅決地站在兩宮太后以及恭親王奕欣身邊的,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慈禧才發動了辛酉政變,把肅順等八個輔政大臣給掀翻,然後慈禧上位,從此掌控中國長達半個世紀。
  • 慈禧太后的「情人」榮祿,最後官居幾品?位極人臣,大概就是如此
    在這些傳聞中,晚清重臣榮祿就被認為是慈禧太后最為恩寵的「情人」之一。榮祿能得慈禧太后青睞的真正原因現代作家高陽先生所著《慈禧全傳》、晚清女官德齡所著《愛戀紫禁城》都曾證實過慈禧太后和榮祿之間的「情侶」關係。英國駐清外交官巴恪思在其所著自傳體小說《太后與我》中,甚至還直接描繪了慈禧太后和榮祿秘密約會時的場景。
  • 馬忠文:甲午至庚子時期的榮祿與李鴻章
    以後租項,諒可年清年款,不至仍前拖延」。事竣,李鴻章專門致函禮王詳述原委。沒有榮 、李之間的溝通,便不會有如此結果。 不過,對於受到御史參劾、處境被動的榮祿,李鴻章仍是公事公辦,並不徇私。為此,當李鴻章接受英國和日本建議,勸說榮祿向慈禧進言免去張蔭桓之死,並為新黨人物徐致靖說情時,都得到榮祿的幫助。 榮祿在政變後進入軍機處,卻與樞中「元老」剛毅時有摩擦,辦理政務時常受到掣肘;頑固派官員、大學士徐桐也參與朝政,李鴻章這位昔日的洋務領袖處境則更加尷尬。
  • 關帝廟求籤有多神?榮祿巧用佔卜結果,慈禧改變廢黜光緒的想法
    明清時期,北京城內有一個地方的籤特別靈,那便是位於正陽門與箭樓之間的甕城內關帝廟,俗稱老爺廟。廟雖不大,卻很有來歷,據說朱元璋在位時期,身為皇子的朱棣親徵漠北,一日行軍途中出現風沙,恍惚間看到一神為軍隊開路,指明方向,「其中袍刀杖,貌色髯影,果然關公也,獨所跨馬白」,回京後,朱棣便修建了這座關帝廟。
  • 慈禧和榮祿到底是什麼關係?民間傳言她倆關係不一般,是真的嗎?
    說起清朝時期最有權力的女人,那一定就是慈禧太后了,在金鑾大殿之上,她是坐於垂簾之後盡顯威風的太后,而榮祿是立於金殿之下,順眼低眉的臣子,這兩個人就是民間經常傳聞關係曖昧的慈禧和榮祿了,慈禧一直是高高在上,而榮祿一直是恭恭敬敬,他們之間存在著特別嚴格的尊卑等級,就算見一面,他也要對她三跪九叩,特別的恭敬
  • 榮祿和段祺瑞的為官之道:名在利之前,明白不可能名利雙收
    清流一脈的扛纛人翁同龢,點撥練字時的光緒「意在筆先」,醉翁之意是在攛掇向慈禧宣戰,畢竟光緒執韁大清,他這位老師自然跟著雞犬升天。而慈禧曾經倚為柱石的「北洋團體」掌門人李鴻章,對在晚晴宦海為官看得也透徹,那就是兩件事。一是親疏有別,二是慈禧太后的臉色。不過在翁、李兩個人之間,卻因一位匪氣十足的袁項城而盤根錯節。
  • 她是軍機大臣榮祿的女兒,溥儀的母親,是什麼原因讓她自殺身亡
    可是對於載灃來說卻不是那麼高興,因為他已經有了婚約,並且載灃也挺喜歡這家的姑娘。載灃的母親劉佳氏親自主持,兩家已訂好婚約,就等擇一個良辰吉日完婚。 對於慈禧太后的橫加插手,劉佳氏氣得發瘋,卻又無可奈何,不能忤逆太后。只能毀掉先前的婚約,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讓兒子載灃迎娶幼蘭為嫡福晉。
  • 戊戌變法真相:慈禧支持變法,外國人害了皇上,康有為坑死六君子
    戊戌變法真相:慈禧支持變法,外國人害了皇上,康有為坑死六君子! 公元1895年4月,乙未科進士正在北京參加會試,在等待發榜的過程中,迎來了《馬關條約》即將籤訂的消息。
  • 慈禧為什麼下令用鈍刀斬殺「戊戌六君子」呢?深惡痛絕的表現
    慈禧下令處斬「戊戌六君子」的鈍刀名叫「大將軍」,那是一把沒有刀鋒並帶有斑斑鐵鏽的鈍器。最先被處斬的是楊深秀,劊子手沒有控制好力道,一刀下去,頭與脖子沒有斷,血不停地往外冒,如此反覆多次後,楊深秀才氣絕身亡。譚嗣同排在第五個,由於劊子手有了「經驗」,譚嗣同被「砍」了30多鈍刀才死亡,其痛苦如何可想而知!
  • 老謀深算的慈禧,為啥會選3歲娃娃當皇帝?原因讓人咬牙切齒
    在戊戌變法之後,慈禧就一直想除掉光緒帝,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但在慈禧的心中早就對光緒產生了嫌隙,她巴不得光緒早點駕崩。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光緒帝載湉病危。慈禧一看,就知道光緒已經不行了,於是便興衝衝地將攝政王載灃的兒子溥儀養育在宮裡。
  • 戊戌政變後,慈禧為何大罵光緒:痴兒,今日我無,明日安有汝乎?
    光緒帝當然知道慈禧太后回來的原因,所以,一個勁地為自己辯白,堅稱「圍園殺後」計劃,他並不知情。但憤怒不止的慈禧太后,還是吐了他一口唾沫,大罵:「痴兒,今日我無,明日安有汝乎?」那麼慈禧太后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5期: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為什麼僅是軟禁了光緒帝,卻沒有痛下殺手?
  • 25歲安德海與34歲慈禧,兩人到底是否清白?慈禧貼身侍女說出實情
    同治八年,安德海在外出採購龍袍期間,招搖過市騷擾地方,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違背祖制」之罪就地處死,死時才25歲。 25歲安德海年輕俊俏,傳言他是個未曾淨身的假宦官。而34歲的慈禧當時正處於寡居期間,因此朝野民間私下有了很多流言蜚語,傳說安德海與慈禧之間關係不清不白,很可能已經做下傷風敗俗的醜事。兩人之間到底是否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