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卦位於渙卦之後,《序卦》言道:「物不可終離,故受之以節。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始終渙散分離,渙散的局面需要加以節制,否則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說文》中說:「節,竹約也。」可見「節」的原意是指竹節,是制約竹子過分生長的。竹子的生長就因為有了竹節的制約,才會使竹子的每一節都有了適中的長度,所以才會雖然中空但仍堅直。把這種意義引申到人的處世的哲學當中,是古人智慧的體現。為人處世不可放縱,要遵循天道、禮法、人倫、道德、法規、法律,切不可妄為。
「節」的意義不光在為人處事,「節」也是自然的一種規律,天道自然對冷熱寒暑的制約形成四季分明;天道循環形成晝夜交替;生老病死使生態處於平衡等等一切,都在驗證「節」是客觀存在的規律,它深入自然、深入社會、深入人心,故此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把它作為治渙理政、節財益民的哲學範疇加以論述。
節卦卦象上坎下兌,兌為澤,坎為水,澤有積水、節水之能,提示君子處世當以禮節為準則、以道德為規範。天地有節而常新,國家有節能安穩,個人有節度必完美。
一、本經:卦辭和爻辭
卦辭:節,亨,苦節不可貞。
爻辭·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爻辭·九二:不出門庭,兇。
爻辭·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
爻辭·六四:安節,亨。
爻辭·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爻辭·上六:苦節,貞兇,悔亡。
二、彖辭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三、象辭
卦象象辭——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初九象辭——象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九二象辭——象曰:不出門庭,失時極也。
六三象辭——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六四象辭——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象辭——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象辭——象曰:苦節貞兇,其道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