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現在的都市人哪有不熬夜的?
大家都是白天上學上班晚上追劇,躺在床上刷手機,一刷就是凌晨兩點,都是正常不過的事。本以為自己還年輕,熬夜也沒什麼。但其實,你的臉已經越來越扛不住了。什麼破口痘,痘印,各種曬斑,幹紋,臉上瑕疵都如雨後春筍,瘋狂地冒出來。
任誰也不想帶著這樣一張「巨殘無比」的臉渾噩度日。
真不是亂說,想想15、6歲青春期,臉上出現這些問題算什麼,不用塗什麼,好好休息幾天就恢復了。而現在,即使塗上各種猛藥,熬夜的後遺症也要在臉上示威個把月的,還不一定能完全恢復,那種感覺實在太糟心。
這其實是你的肌膚修復力,正隨年齡增長而減弱。
多晚睡覺叫做熬夜?
一般我們說的熬夜就是12點之後沒有躺下,12點半之後還沒有睡著的情況,最晚也不要晚過1點。有同學抗議 :我可以3點睡,11點起床嗎?已經睡夠了8個小時了啊!雖然你睡夠了時間,但是真的,生物鐘基因對人體循環,激素和大腦的影響比想像中更大,無論是睡眠科學上的定義(晚睡晚起叫做DSPS,睡眠時相延遲),還是日常我對周圍這樣堅持作息的人的觀察,都看到了一些對身體健康和皮膚美容方面的影響,主要是情緒和應對方式的改變,皮膚容易過敏,眼眶周圍特別容易老,眼瞼下垂,眼周細紋,破顴紋等等。
睡眠不足對皮膚的損傷
休息的時候因為神經調節,血管也是屬於放鬆狀態,但是熬夜的時候,因為神經的緊張,皮質醇的過度釋放讓血管處於不正常的狀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面部血液循環不良,造成黑眼圈和水腫型眼袋。因為皮膚自身恢復能力下降,皮膚在清潔之後不能快速的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此時對外界刺激是較為敏感,一些平時不會發生過敏的皮膚也會變得敏感。而長期不規律的睡眠狀態,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內分泌,短期會導致毛囊炎和大痘痘的爆發,長期會加重色素沉澱和衰老狀況,黃褐斑和皺紋都有可能提前到來。
熬夜最直觀的皮膚影響
臉色暗沉
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所以導致皮膚看起來晦暗沒有光澤。
長痘
連續熬夜幾天,有長痘潛在因素的人一定會長痘,這也是百試不爽的規律。
臉垮
黑眼圈和眼下水腫導致鬆弛下垂的外觀,加上疲勞,肌肉也會有一些形狀上的改變,導致了「倦容」。
傲夜自救指南
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
儘量保持一個規律的入睡和起床時間,也就是說,不論晚上多精神,早上多疲憊,都要在固定時間入睡,固定時間起床。剛開始的頭幾天會很煎熬,但你的身體會逐漸適應這個模式。周末的作息可以適當改動,但和工作日的作息時間差最好保持在一個小時之內。
不睡午覺
跳過午睡能夠讓你更容易在晚間入睡。
減少攝入咖啡因和酒精
每天飲用咖啡的量保持在1-2杯,傍晚後不喝咖啡。飲酒可以助眠,但會讓人過早醒來並難以再次入睡。咖啡因和酒精都利尿,會讓起夜次數增多,不利於良好睡眠。
臥室僅用於睡眠
避免養成在床上看電視,上網,吃東西的習慣,因為會干擾大腦正常進入睡眠狀態。不是與睡眠有關的活動就不要在睡覺的地方進行,躺在床上時,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大腦「該睡覺了」。
避免高碳水零食
睡前兩小時內不要吃高糖高碳水食物。如果覺得肚子餓,可以選擇少量助眠的食物,比如熱牛奶和堅果。
減少夜間飲水
白天多喝水,睡前三小時內最好不要大量飲水,以免半夜起來上廁所打斷睡眠。
保持規律運動
每天至少30分鐘的規律運動,如跑步,騎行,可以讓大腦分泌內啡肽,幫助減輕壓力,促進睡眠質量。建議在日間進行運動,因為睡前3小時內進行運動,內啡肽會使大腦保持一個興奮的狀態,影響入睡。
睡前準備
如果你躺下30分鐘後仍舊無法入睡,可以起來做一些讓自己放鬆的事情,洗個熱水澡,看幾頁書,讓自己產生睡意。
學會應對壓力
生活中,我們都經歷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壓力累積而得不到釋放是現代人失眠的主因之一。學會面對壓力,比如培養新的興趣愛好,給壓力找一個宣洩口,既有利於睡眠,也能充實自我,改善生活質量。
救急措施
針對自己的肌膚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皮膚修護措施,能夠減少皮膚受損的程度,避免情況繼續加重,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正常的作息來才能獲得更健康的皮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