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專稿(編輯/心雨)
(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供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隨著江蘇衛視《我們相愛吧之愛有天意》的播出,不少觀眾被情侶們在屏幕上的甜蜜互動撒了一臉狗糧。自古以來,愛情的歡愉總能引發共鳴,喚起嚮往。
回顧江蘇歷史名人的愛情故事,小編發現,原來狗糧,也是愈久彌香的——
【項羽虞姬:不負君恩是楚腰】
西楚霸王項羽,江蘇宿遷人,波瀾壯闊的一生了斷於烏江自刎,讓後人扼腕嘆息。他和虞姬的愛情故事在《史記》中只有寥寥數筆: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短短幾句卻道出了英雄沒落時面對美人的無奈。公元前209年項羽在吳中揭竿而起,虞姬慕其英武,自甘為妾,後常侍奉左右。如果計算一下他們的婚史,截止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圍時,正好七年。
在這七年中,虞姬和項羽定然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不負君恩是楚腰」的堅貞不移,不離不棄。垓下之圍,大勢已去,為了讓夫君再無牽掛,虞姬悽然自刎——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段愛情讓項羽的英雄生涯更添了一份悲情色彩。霸王別姬的故事,也讓無數後人傳唱、吟誦。
【周恩來鄧穎超: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於人品】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你不是喜歡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 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還長,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
上面這段文字出自當時已84歲高齡的鄧穎超之手。1988年4月,海棠盛開之際,鄧穎超睹花思人,寫了這篇散文,題為《從西花廳海棠花憶起》,懷念逝去12年的周恩來。
周恩來,江蘇淮安人。前不久,周總理年輕時在南開中學男扮女裝出演話劇的照片在網上火了一把。那時的周恩來英俊瀟灑又眉清目秀,認識了在女子師範讀書的鄧穎超,還指導她話劇表演。隨後周恩來前往巴黎留學,兩人便一直保持著鴻雁往來。
最終革命友誼升華成了愛情,1925年二人在廣東結婚。婚後甜蜜不減,往來書信記錄了伉儷情深——
周恩來以「超」稱呼妻子,而以「翔」自稱,是因為他字「翔宇」。
文末「望你珍攝,吻你萬千!」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對你愛愛愛不完」啊!
吻你千萬!圍觀群眾紛紛表示:這把狗糧我吃了!
1938年至1971年間,周恩來、鄧穎超夫婦往來書信74封。
信中有他們對革命不懈探索,也有對理想與信念的孜孜追求;有同志式的關心與叮囑,也有夫妻間的情感交流;有對新朋舊友的關照,也有對長者晚輩的親情。
在世俗的眼光裡,鄧穎超的外貌似乎與有美男子之稱的周恩來有些差距,鄧穎超後來回憶道,周恩來追求她的舉動「連我自己都有些納悶」。直到解放後十幾年,有一次閒聊,周恩來突然說:「還記得當年在天津開大會嗎?你第一個登臺發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隻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這才是真正的,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於人品啊。
【錢鍾書楊絳:才子佳人成雙對】
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在熒幕上演的太多,每火一部愛情劇就多一個「國民老公」。
但在現實中呢?
他們的愛情比編劇的套路甜多了!
錢鍾書,江蘇無錫人。1932年,楊絳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結識了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錢鍾書。兩人一見如故,侃侃而談。錢鍾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恰巧兩人在文學上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這一切使他們怦然心動,一見鍾情。
其實,這段緣分早就命中注定了。早在1919年,8歲的楊絳曾隨父母去過錢鍾書家做客,只是當時年紀小,印象寥寥。但這段經歷恰恰開啟了兩人之間的「前緣」。而且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與楊絳的父親楊蔭杭都是無錫本地的名士,兩人的結合可謂是「門當戶對,珠聯璧合」。
沒有什麼英雄救美,更沒有那麼多「誤會—吵架—和好」。。。他們是真的「人生只如初見」。
就問你甜不甜!
生活很難一帆風順,愛情卻可以細水長流。文革期間,他們被下放至幹校,年近六十的楊絳被安排種菜,錢鍾書擔任幹校通信員,每天他去郵電所取信的時候就會特意走菜園的東邊,與她「菜園相會」。
生命會走到終點,愛情卻永不謝幕,錢鍾書和女兒相繼去世後,楊絳先生出版了《我們仨》,這本書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歷史長河中,關於名人的愛情故事還有很多,最感動你的是哪一段?你的家鄉又有哪些愛情傳說,小編期待你留言分享,但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