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這一年,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都在與時間賽跑,但凡與高考相關的事情都要提前規劃,志願填報更是要提早「動手」。填報一份科學的高考志願表如同為考生量體裁衣,從測量到成型需要考生和家長不斷溝通、協調、完善。家長作為考生的「戰略參謀」,在高三前期如何幫助考生科學規劃專業選擇方向?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今天我們從興趣法、排除法、座標法等方面為大家支招兒, 助力考生定位合適的專業。
技巧一
從心出發,多層選擇定方向
1.擇己所長(能做什麼)
利用全腦優勢(HBDI)測試,讓你知道你擅長些什麼,不擅長些什麼。
舉個例子:空間智能突出的考生可以考慮工程師、測量員、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攝影師、飛機駕駛員等專業。而數理邏輯能力突出考生可以考慮往理工科方面選擇,會計員、保險業者、統計學工作者、計算機分析員等都挺合適。
2.擇己所向(適合做什麼)
擇己所向的」向」是指職業傾向。這裡可以通過MBTI職業性格測試來判斷考生的職業性格類型。MBTI人格共有四個維度,每個維度有兩個方向,共計八個方面,分別是:外向(E)和內向(I)、感覺(S)和直覺(N)、思考(T)和情感(F)、判斷(J)和知覺(P),產生十六種類型。家長可以到網上搜索相關試題給考生進行自測,測試將通過字母的組合圈定考生適合的職業類型。
3.擇己所愛(想做什麼)
要擅於藉助科學的工具來選擇與自己興趣匹配的專業,可以通過霍蘭德職業興趣類型測試來判斷考生想要從事的職業。這個測試是通過三個字母的組合來定位,可以測試自己的職業類型,是現實型還是研究型(或其他),從而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例如,如果你是研究型的人,那麼在觀察、學習等能力的分值會特別高,如果是藝術特質的人,那麼你在藝術方面、創新方面的分值也會比較高。
4.擇己所需
當我們不了解考生的傾向時,可以通過未來發展規劃評估來作判斷,比如考生未來是否考研、是否出國、是否考公務員等。針對不同的情況可以做出不同的專業選擇。
技巧二
借用數軸,快速剔除無所慮向
家長可以借用數軸,在箭頭的一端寫上孩子很喜歡,家長也覺得較為適合的專業(定15個),再選8-10個感覺還行的備選專業,再列出3-4個不考慮的專業。同時綜合專業的基本概況、孩子的學科偏向、基本身體素質等因素,快速剔除一些不必考慮的專業。
1.了解專業基本概況。
目前本科專業共有專業大類12個,專業類92個,專業703個。
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4種專業;經濟學門類下設專業類4個,23種專業;法學門類下設專業類6個,44種專業;教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2個,25種專業;文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個,123種專業;歷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個,7種專業;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2個,42種專業;工學門類下設專業類31個,232種專業;農學門類下設專業類7個,38種專業;醫學門類下設專業類11個,58種專業;管理學門類下設專業類9個,59種專業;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48種專業。
2.依據學科興趣選專業。
喜歡物理:天文學類;機械類;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核工程類;海洋工程類;物理學類;儀器類;計算機類、兵器類、電氣類;力學類;地球物理類;電子信息類;航空航天類;大氣科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喜歡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材料類;基礎醫學類;藥學類;海洋科學類;口腔醫學類;輕工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化工與製藥類;臨床醫學類;紡織類;化學類。
喜歡生物:食品科學與工程類、臨床醫學類、生物科學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基礎醫學類、草學類、林學類、水產類、藥學類、植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口腔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喜歡政治:新聞傳播學類、社會學類、哲學類、公安類、經濟學類、社會學類、馬克思主義類、公共管理類、政治學類、法學類。
喜歡歷史:民族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建築類、社會學類、歷史學類、政治學類、教育學類、法學類、藝術學理論類、歷史學類、哲學類。
喜歡地理:測繪類、礦業類、地理科學類、建築類、旅遊管理類、地質學類。
3.基本條件是否達標。選專業時要額外留意,注意看專業有沒有條件限制。個別專業對身體素質有要求,例如招飛、公安、醫生等,要量力而為,達不到要求就果斷放棄。還要了解專業的課程、就業方向、排名、流向、科研等情況,如果與自己認為的有出入,就可以考慮降級、排除。
技巧三
深度了解,望文生義要不得
翻看「志願填報大厚本」,各式各樣的專業讓人眼花繚亂,每年也總有一些「馬大哈」單憑專業名稱「望文生義」,草草填報了志願。許多專業的名稱乍一看就是「雙胞胎」,譬如建築學和土木工程,感覺都是建築類的專業,但其實大有不同,一個是設計房子的,一個是建造房子的,建築學融合藝術和工程,適合性格細緻,沉得住氣的人,而土木工程則側重於研究鋼筋水泥,運用物理、工程等知識,搭建建築物工學,適合溝通能力強、外向的人。
網上也曾經有同學吐槽過,說自己的專業總是被誤解,學計算機不是修電腦的,物流管理也不是送快遞的,地質工程不是採礦看風水的……因此,考生在選專業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專業的所屬學科和研究方向,切忌望文生義。
一起來看看以下幾個專業,你是否也能區分的清楚呢?
技巧四
從多種渠道,線上線下同步走心
在基本圈定了適合考生的專業方向後,家長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詳細了解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專業課程設置、專業就業情況等。高三上學期,家長可以著重從線上方面入手,搜集相關專業的招生專欄、往年招錄概況等。平時也可以多關注一些志願填報的權威信息,李昊老師開設了線上課程「2021屆高考報考家長訓練營」,以上測評都包含在家長訓練營的大數據系統裡。
李昊老師,根據多年經驗總結,反覆打磨,推出2021屆高考志願填報系列指導課程——《2021屆高考志願填報家長訓練營》
從規則政策、院校專業、志願填報三個方面入手,教你讀懂雲南錄取規則,挑選院校,選擇專業和填報技巧。幫助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時掌握清晰路線,參考準確信息,利用科學方法,進行合理決策。
讓你的高考志願填報從此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