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TPM管理是日本發明的一種管理方法,TPM管理的含義是全員生產維修,而TPM管理的重點是全員參與和生產維修。那麼TPM管理的目標和作用是什麼?
TPM管理追求生產系統的最高效率化(總合的效率化)的企業經營體質為目標。
1、消除故障和損失;
2、追求零不良、零災害、零故障;
3、減少停機、交期準時;
4、穩定性能、確保品質;
5、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6、提升技能、保證安全。
1、TPM降低設備閒置時間。生產計劃取決於訂單,庫存是萬惡之源,企業應按訂單進行生產計劃下達,如何取得更多訂單呢,針對現代市場的個性化需求,少批量、多品種、短交期訂單接納能力將決定企業的訂單多少,最終會反映到企業OEE數據上來,OEE值越高,說明企業接收訂單能力越強。
2、TPM降低設備空閒時間。應欠料和生產不平穩會造成設備空閒,要降低設備空閒,好的做法可以參照豐田模式的:依照標準作業(標準手持、標準走動、標準時間)生產、平準化生產(合理分配工藝),一個流生產。
3、降低故障時間,故障維修設備管理的核心,降低故障時間,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強自主保全,使員工正確的操作設備,正確的維護設備;二是加強維修隊伍的專業保全,提高故障響應時間和故障處理時間;三是建立潤滑、點檢預防機制,使設備故障防患於未然。
4、降低調整時間,做好工裝、模具的管理,運用總成件等方式,降低換模、換線時間。
5、TPM通過對設備定期檢修,局部改善降低損失時間,並制定標準作業工藝,對員工加強技能培訓,保證每個人都按標準時間生產產品。
6、TPM降低不良品生產及返修良品的生產,通過對設備進行品質改良,杜絕非設備原因造成設備不良品。當出現返修時,返修時間會造成性能開動率偏低於真實值,在生產中應用直通率和返修率進行控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