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餘華作品《許三觀賣血記》裡,許三觀的一句話「人被逼到了絕境,就一定會有辦法。沒逼到絕境之前,辦法是想到了,但不知道能不能去做」,覺得很富有哲理。
有時候,並不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而是沒找到最優解。不遇絕境,不敢輕易嘗試。
想起了去年夏天,回家時,在廣場上遇到了一起帶孩子的寶媽,姑娘從洪湖嫁到我們那,也算是遠嫁。公公中風腿腳不便,婆婆一個人種地料理家務。而她,三年生倆娃。她一手抱著不足一歲的妹妹,一手把掉進溝渠裡的哥哥往上拉。
我說:你挺能吃苦的,才20出頭就兒女雙全了,自己一個人帶倆娃,累吧?
她只埋著頭,低低的回了一聲:生活所迫,必須前行。
是啊,如果不這樣,她又能怎樣?走到了這一步,腳就必須繼續往前邁,否則就只能原地踏步,毀掉自己一段如鮮花般的青春歲月。
北京零下幾度的天氣,小區裡那位外國媽媽,也還是像以前一樣,把兒子裝進自行車簍裡,騎著單車去上班。
夫妻二人,背井離鄉,同時為工作忙碌。兒子的到來,為她的留學計劃增加了一些風險,卻沒有阻止她繼續向前。
天氣冷了,我們都不再出門。而她,天下父母心,也不想自己一歲多的兒子受凍吧!我想,她也一定經歷過無數個暗夜裡的痛苦掙扎,最後才想出了辦法。畢竟,如果不負重前行,就只能辜負自己的滿腹詩書。
看著窗外,騎著單車的母親,又想起了魯迅的那句: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備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你的讚賞,我認真當成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