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年停滯,保持精進人生?

2021-03-04 羅輯思維

引言

人到中年,各種局面趨於穩定,就容易懈怠、停滯不前。套用流行的說法——容易變得「油膩」。如何擺脫中年停滯的狀態?避免陷入「油膩」而不自知?

「得到」作者熊太行的這篇清單,12條建議,供你參考。

1. 事實上,「中年油膩」是個偽概念,它不過是「人生停滯」的另一種表達。不是人到中年變得油膩,而是因為其他人有了更新潮的選擇,而這些人卻陷入停滯,沒有跟上時代。

2. 給自己一個固定的人設。沒有固定人設,別人幹啥都跟風,就很容易招人反感。相反,給自己塑造個固定人設,比如中老年紳士、不顯老的萬年大哥哥、心態年輕的段子達人,又或是沉默寡言但值得信賴的某領域專家。在工作生活中,不斷強化。

3. 規劃從頭到腳的細節。外觀的調整能影響人的生活習慣,還會讓你煥然一新。對著鏡子,調整自己的造型。如果自己拿不準,可以多問問有品位的朋友。條件可以的,還可以請專門的造型師。

4. 中年人的核心需要是「被需要」,而不是養孩子。不要被家庭「束縛」。不懈怠,保持在專業上的精進,永遠都是你的基本面。

5. 騰挪一些時間跟上時代。比如少喝低層次的大酒、發展一項興趣愛好、更新一下音樂庫、了解一些最新的資訊。這些都能讓你不停滯、不落伍。

6. 注意自己的調性。「調性」這個詞,聽著有點兒虛。但其實,談論的話題高級與否、是否粗俗,就是一個人調性的體現。很多科普類的內容,都能提供穩定的談資,比談論八卦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7. 自律。注意飲食、儘量遠離菸草和酒精,外加必要的運動,這就是自律的起點。

8. 克制好為人師的衝動。不要隨便給人提建議。

9. 開拓自己的朋友圈,找到和你一樣希望上進的同行者。如果一年交不上5個新朋友,可能就代表你的人生停滯了。和停滯的朋友一起,就很容易被拖累。

10. 學會控制情緒。隱忍且克制,是男性最大的溫柔。越是受過良好教育、內心自洽的人,在表達上越傾向於溫柔和氣。那些炫耀肌肉、咋咋呼呼的人,反而往往很脆弱。

11. 培養自己的同理心。面對他人的困難、痛楚與困惑,未必要全部接受,但一定要給予理解。

12. 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閒暇時多聽聽「得到」、看看書,都能使自己跟這個世界保持同步,不至於落後太多。

熊太行老師的專欄《關係攻略》已更新完畢。現在訂閱,能將200多篇圖文全部拿下。

遇到關係難題,隨時查閱,快速解決。

男士指南|提升質地的20大原則

女士指南|讓自己活得更有質地的20大原則

>>>戳此查看更多「羅輯思維」原創清單

Q:關於「避免人生停滯」這個問題,你還有哪些建議和想法?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請把「羅輯思維」推薦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繫:ljsw@luojilab.com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學習循環」(Learning loop)精進職場技能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管理學教授莫滕·漢森,就在他的新書《徵服職場:達人如何做的少反而做得更好》中提出,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練習了多少個小時,而在於你的學習方式。漢森教授認為,在很多領域例如職場上,人們無法像一個運動員或者音樂家那樣使用「刻意練習」的方法(一種學習訓練的心理學方法)來提升自己的技能,我們更需要的是利用「學習循環(Learning loop)」來學習與精進。
  • 精進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2016年,採銅把在知乎上的答題進行了精選,選取了影響人生的七個關鍵切面,一一設計出它們的精進路徑,幫助人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支點——只需要非常小的力量,你就可以成為真正的贏家。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種緩慢的疊加。
  • 周文強老師分享—日日精進,向上向善
    阿里巴巴講的精進公式,0.99的365的方等於0.003,今天你沒有全力以赴,你只是做到了0.99,365天以後,你得到的分數是0.003,你退步了,你每天沒有進步你就退步了,那1的365方等於多少?等於1,0.003跟1這個數字相比差距好大,每天都保持自己沒有退步,那就是1。如果說你每天進步一點點,1.01的365次方等於多少呢?
  • 如何保持恰當的距離?-刺蝟法則 | 每日精進
    其實,這個刺蝟法則在管理實踐中比較常見,尤其是指領導者與下屬之間,應該保持一種「恰當的合作關係」。有位朋友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區總裁,提到我曾經寫過那篇《真實世界裡的一場「穿越」》推文,是寫「劇本殺」的。我給他提了一個建議:「您可以帶著團隊成員去玩一次『劇本殺』啊,會是一種很好的團建形式」。
  • 人到中年,這樣應對焦慮,讓生活上一個大臺階
    焦慮是人的一種普遍感受,特別是人到中年,焦慮日漸上升,脆弱得一塌糊塗。 人到中年,在工作上,相比職場年輕人來講,雖然在經驗、閱歷、人脈、職場情商等方面有較明顯優勢,但是體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卻遜色很多。
  • 精進自己!
    精進自己,其實是每一個人的需求,每個人都有變的美好的訴求,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實時肯定自己,能鎖定成功的方向,使人不會偏離前進的軌道。
  • 中年失業的處境有多艱難?他們都懂!
    起初,方圓也對走上人生巔峰充滿了信心,滿心歡喜的設計未來,甚至安慰童文潔就算她辭職也無所謂。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新公司已經有了相同的部門,所以滿懷希望的方圓,不但沒有得到預想中的升職加薪,反而被公司裁員,成了失業人員。
  • 我們這一代人的中年
    日劇奇蹟釀酒師但它打動雲鶴的,不只是釀酒,還有中年主人公的創業歷程。男主修一,遭遇中年危機,職場上被動捲入高層權鬥,狼狽不堪。家裡,妻子又提出離婚,家鄉母親病危,已故父親用一生心血經營的酒坊瀕臨破產。感謝主演伊藤英明,把中年創業者絕境中的崩潰和堅持演繹的真切傳神。觀眾,特別是有類似創業經歷的觀眾們的代入感會特別強。更多劇情就不透露了,全劇只有三集,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看。
  • 《佳大》門市1部六項精進周一早會分享
    以德為本    以勤為先         企業願景:追求員工物心雙幸福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六項精進早會全員參與門市1部:鄧秀蘭 576期「六項精進」學習心得分享       人生沒有回程票,即使累也沒有退路,生活沒有退格鍵,即使錯也不能刪除,面對世間繁華與紛擾,淡泊一點,坦然一點。在這三天學習中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收穫最大的一次,真的非常感謝公司給予這次學習的機會,再次感謝鄧總!
  • 如何保持長期樂觀的能力?
    作者 | 隱月編輯 | 鈺兒——「你是如何長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呢然後我發現,能長期保持樂觀是一種能力。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焦慮、困境,那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如何保持樂觀呢?我從「向內」和「向外」兩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 沉澱自己,找到人生最好的狀態
    列夫·託爾斯泰說:「所謂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變化著的。」一切皆流,無物永駐。萬物如此,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也是如此。或許,你會因為某一次離別,黯然傷神;也會因為錯過一個人,感到遺憾。曾看過一段話:「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紅樓夢》裡有言:「黃金萬兩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在茫茫人海中,若能遇到一個懂你心意,知你悲歡的知心人,便是萬兩黃金也不換。人到中年,不要幻想歲月靜好,要直面世界的高壓和生活的苦難。
  • 一個中年創業失敗者,無人脈、無錢、信用破產,怎麼做才能翻身?
    那就是淵博的知識結構,出類拔萃的技術,精進的管理能力以及高超的營銷技巧等等,這些都是讓一個人值錢的方面。讓自己值錢的途徑,不需要人脈,也不需要資金,也不需要信用,只需要刻苦學習和實踐。現在社會上許多創業失敗者,都在糾結自己到底做什麼才能翻身?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學習提升自己,先讓自己強大起來。
  • 如何徹底避免尬聊?
    但話說回來,一直以來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尬聊? 尬聊,顧名思義,是指明知尷尬卻還堅持聊天。真的猛士,敢於直面直白的尬聊,敢於正視現實的打臉。比如在電梯間碰到的領導,沒說過三句話碰巧一起出差的同事。 避免尬聊的第二要義是,儘量讓談話雙方都能一直處於聊天的舒適圈。 人們往往有一個誤區:以為碰到領導就一定要聊工作。但實際上,和你共乘一部電梯的領導寧願和你分享她的新髮型,也不願意聽你尷尬的工作匯報。
  • 《佳大》門市1部「六項精進」早會分享
    只要堅持學習,努力付出,俗話說,人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我們就能收穫人生的幸福,謝謝大家!業務1部:鄧副經理總結 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取得進步,謝謝大家!總經辦:鄧總總結        「六項精進」有六條,剛剛陳主管分享的是「不要有感性的煩惱」,碰到問題和困難一定要積極的去面對,不能逃避。
  • 選對財務顧問 過上美好人生
    面對這麼多能夠提供保險服務的從業人員,作為普通消費者,該如何選擇?以下提出4個「是否」,希望能為有家庭財務規劃需求的大眾群體提供一個簡易的判斷標準,同時也給廣大保險從業人員提供一個自我檢視的標準。1.是否始終站在你的角度思考問題?
  • 中年危機是個完美的脫罪藉口
    我們仍在試圖在證明自己還沒有完全老去,於是我們開始惡補年輕人的知識,從B站看到亞文化,試圖保持一點精神上的年輕。但那天終於一邊聽著B站有著幾十萬點擊量的達拉崩吧一邊睡著,醒來時揉著眼睛看著B站視頻飛過的密密麻麻的彈幕,終於默默地承認自己開始看不懂這個世界了。我們的身體開始一天不如一天,體力也在逐漸地下降。
  • 工作中如何避免「丟三落四」?
    辦好了一件事,理所當然,算不上成績;漏辦了一件事,則有可能影響大局……常言道「好腦子趕不上爛筆頭」,今天,和您探討一下如何破解工作中丟三落四的小技巧。  要做到不忘事、不漏事,最根本、最管用的辦法,就是及時地把事情了結,快捷高效,做完為止,否則,記憶力再強,提醒的辦法再多,要辦的事情拖時間長了,也有疏忽大意的時候。一要小事瑣事隨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