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新世相 的第 88 篇文章
一
最近連續兩次表達了同一個觀點,我努力地讓自己變成一個比較俗氣的人,我由衷地希望我們自己的公司能夠「俗氣」一點。
其實,你知道的,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創業者,這句話可能都有點政治不正確。人應該個性鮮明,充滿故事感,要飛揚,要酷炫,要特別。公司也是這樣。
看過太多人的故事,追求夢想,挑戰極限,突破平凡,不接受陳規和世俗的逼迫,要不同。也看過太多公司的故事,尤其是創業故事,夢幻般的巔峰體驗,熱烈而活潑的創造性,天真但讓人羨慕的規則,對世界表現出愉快而漂亮的徵服性。
大家避之不及的反倒是「俗氣」。每個人都說,要不俗才行。假如你看過許多採訪,你會知道,無論個人還是公司,都在忙不迭地展示自己不俗的一面,展示自己不同的一面,然後這些東西被傳遞出去,我們就擁有了一個舞臺一樣的世界。
我卻說要爭取俗氣一點。再進一步說,我生怕我自己過分看重力求炫酷力求漂亮。
二
我很注意用詞,我說得是「再俗氣一點」。這是因為,我覺得,那些對自己有所追求的人,那些敢於開始創業的公司,往往不缺的是「理想主義」,而最需要的,卻是俗氣的那些東西。
世界上的東西可以粗略地分為兩類,一類是柴米,一類是油鹽。一類是更容易被記住的,一類是更重要的。你吃飯的時候不會意識到飯的存在,卻一定會格外意識到油和鹽(連修辭也會說「四川是天下的鹽」)。同樣,浪漫、酷炫、理想主義,這些戲劇化色彩濃重的因素,總是在人們評判自己和別人人生時最看重的東西。假如你聽說了一個人的故事,或者你思考自己的人生,「活得不錯」這個事實的重要性總是會被看低,而是否精彩,是否有趣,是否有一些壯闊的波瀾才是人們更看重的東西。
然而,更重要的是活得不錯。而在這裡面,努力,踏實,懂得應對人情世故,在選擇的時候做明智的判斷,這些才是基礎,是大米。
我希望每個人都和我一樣反覆告訴自己這一點: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問題不是缺少理想主義,而是理想主義被過分強調了。我們需要的往往並不是再加強一些理想主義,而是提升那些看上去很庸俗很普通、卻是活得不錯的基礎的東西。
同樣,一家公司,一群聚在一起的創業者,通常不會面臨缺少理想主義的問題。我見到了太多公司,有許多浪漫的規則,有許多澎湃的幻想和創業的興奮,但大家都不那麼看重一些非常俗氣的東西。說實話,我也沒有見到/聽到幾家公司是因為「不夠浪漫」、「太過俗氣」而失敗的;但我見到了人因為不夠俗氣而失敗。
三
在俗氣的基礎上,讓自己不要完全丟掉浪漫主義,讓大米變成好吃的醬油炒飯,也是有必要的。但不管怎麼說,實用主義基礎上的理想主義,先做好俗氣的事情再追求炫酷,這恐怕是讓理想主義和炫酷能夠長久的很重要的原因。
想去改變人類之前,自己有一份可以餬口的工作了嗎?把答應的事情一件件做到了嗎?在建立一種健康而民主的決議制度、把辦公室變得像一個充滿元氣的快樂場合之前,報銷流程這種俗氣的事情已經完全流暢了嗎?
不願意、沒有能力把俗氣的事做完才是更大的問題。誰不敢有理想呢,可是我們真的敢俗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