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採訪了之前參與諮詢課程培訓,並且順利拿下PWC諮詢全職offer的同學。隨著MBB暑期實習(亞洲地區)項目在上周拉開帷幕,來諮詢亞洲區諮詢面試的同學也越來越多。感謝同學作為過來人給我們分享面試經驗。再次感謝近期接受我們採訪的所有同學!謝謝你們抽出時間分享經驗!
我最開始是從小紅書了解到常青藤聯盟,被吸引是因為裡面的前輩都有過很多諮詢投行求職的經驗,各個履歷出眾。
之後我添加了常青藤聯盟的微信聯繫方式,和導師約了一個電話,這通電話大概進行了將近2個小時,我當時挺感動的,她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擠出時間來和我聊求職的事情,她引導我判斷秋招即將面臨的局勢同時深入介紹了不同課程和導師的背景。
我也很震驚,因為導師一針見血的指出我簡歷的問題,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簡歷寫的挺professional 的,當然後來看到導師修改的版本,我對常青藤聯盟這一支團隊的專業度更加認可。
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我一直在投行和諮詢中間搖擺不定,不知道是專注一個行業申請呢,還是兩個同時準備。導師團隊認真看了我的簡歷,綜合考慮到時間精力等因素,導師團隊建議我將重點放在其中一個行業,也提出可以讓負責諮詢的導師看看我諮詢case的水平,並參考他的建議,再進行判斷。
通過模擬case面,以及傾聽他們的建議,我最終決定將重點放在諮詢行業上面。
我將重心放在了諮詢上,因此大部分的輔導都是由專門負責諮詢的導師進行的。可以說這是我求職路上發生的最幸運的事情之一。
我之所以這麼認為有三個理由。第一,導師在OW工作了三年,並且同時擁有在諮詢和投行的求職經驗,對於像我一樣在秋招時不知道將重點放在哪裡的同學,D導師的建議可以說是很中肯也很全面。
第二,和導師的每一次case模擬,都收穫頗豐。每一次case 之前,導師會跟我溝通我想選什麼樣的case,以及有沒有最近在準備哪些公司面試,然後根據我的想法提前準備case。可能還會掉落小驚喜,有一次的case就是導師沃頓商學院同學回憶的麥肯錫的面試題。除了case的選擇,在case結束之後導師會和我一起復盤。
導師本身自己當過面試官,所以給出的評價不僅專業也很客觀。他會詳細告訴我哪裡你做得很好,哪裡我的表現讓他覺得驚喜,繼續保持,哪裡我的表現不足,需要多練。他也會給我展示如果是他做這個,會怎麼做recommendation 。和導師的練習就像是找了一個人給我點播指導,要想真正master the case interview skills 需要自己反思以及和case partner 進行多次練習,才能讓自己在真正面試的時候做到「you can be nervous, but you are confident」。第三, 導師並不是那種做完case就消失不見的導師,他是真的像朋友在關心我的求職進展。在我寫cover letter不知道該怎麼寫的時候,他會給我建議,也會告訴我他對這些不同公司的大概感覺,我時常因為他的提點茅塞頓開,完成cover letter。也會在我面試不順的時候,和我「同仇敵愾」。求職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過程,但有像這樣的導師陪伴,不能說變得很容易,但至少是一個有收穫且快樂多於受挫的過程。
我的德勤面試有三輪。第一輪德勤associate manager線上pretalk,分成三個小環節,第一個是背景了解,自我介紹,實習經歷簡單了解。之後是英文回答問題,我個人理解是對邏輯思維的考察,我拿到的問題是金融科技對金融行業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我的方法是選擇一個小的切入點,回答的structure 就像在做case的時候一樣。最後還有點時間,可以和經理聊聊天,聊一聊他的經歷。第二輪是由engagement manager 進行case面,背靠背面,會有兩個經理進行面試,一個中文case, 一個英文case。在正式做case之前還會進行簡單的fit question。
如果通過第二輪,除了會收到合伙人面試邀請,第二輪的經理中的一位會給你打電話。我接到的就是給我做中文case的經理的電話,她主要就是誇獎了我,表示對我面試的認可,給我加油打氣。第三輪就是合伙人面試,大概率會是正式入職會加入的那條業務線的合伙人進行面試。不同的合伙人可能面試形式不一樣。我的合伙人面沒有做case,主要就是再問 behavioural question, fit question,也涉及到一些對operation, strategy consulting看法這樣比較專業的問題。我也了解到有些面試者是被要求做case的。因此我認為在合伙人面試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可能需要應對不同面試形式的心理準備。面試整個過程就是很像聊天, back and forth, 具體問什麼問題就完全看合伙人了,可能會是類似你為什麼想來上海工作,你為什麼高中畢業就出國啊,也可能會讓你從一個high-level角度談一談這段諮詢項目會客戶有什麼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合伙人也會出很多信息,比如他/她自己對業務線以及行業的看法,對入職的人會有怎麼的期待。
在小遊戲,VI之後就是PwC Superday,分成上午和下午兩個環節。上午是 破冰環節+小組case study。諮詢業務線的Superday大概率是一天一場,有14個面試者,分成A/B組。當天會有一個facilitator, 一個helper, 參與評判的是一個partner, 一個director, 2個engagement manager。
破冰環節會有明確的指示,比如需要回答什麼問題,時間限制。可以用英文也可以用中文,具體看facilitator。case討論是上午的重頭戲,分成A/B組進行小組討論。兩組人的可能是立場不同,但是議題是一樣的。在兩組人分別present 之後,A/B組可以互相提問。之後facilitator會給出另一個議題,讓A/B組合併討論。前5分鐘可以向facilitator提問看能否得到額外信息,但也不需要過於糾結可能出現的額外信息,以免耽誤時間。
中午會有PwC提供飲食,差不多1點開始下午par面。A/B組同時進行,不同面試官。按照每個人的號碼牌進房間面試,如果下午需要趕高鐵或者飛機,可以向helper提出來,改變一下順序。在等待面試的過程中可以盡情的和facilitator,helper聊天。Par面基本由senior一點的面試官主導,另一個面試官會提一些補充問題,也是這個面試官全程都在記錄。感覺par面會對個人精力進行深挖,有些地方可能會push 你或者challenge 你,比如我遇到的面試官問我有沒有遇到過完全不想和對方合作的情況,你是怎麼做的。她會覺得這個情況沒有很難,這個時候你需要convince她這個情況你真的一點都不想和這個人,完全無法共事。也可能會有一些情景模擬的問題,那種我完全沒想過的題目,比如你去客戶公司進行訪談並做了會議記錄。但當你第二次和客戶溝通的時候,他說我當時不是這麼說的,你一定記錯的,還告訴了你的經理,這個時候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