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鴿子比賽,既然是比賽,那麼必然有成功的時候也有失敗的時候,有成功的鴿友就必然有失敗的鴿友。贏家歡喜,輸家犯愁。有人說總是有人贏有人輸,為什麼就一直在輸?養鴿子要想贏,除了鴿子的質量要好一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的問題會影響到鴿子的比賽的發揮。養鴿子就是少犯錯,不犯錯。做好每一個細節,那麼鴿質好的情況下,贏面就會很大。不過有些人養鴿失敗居多。
第一種人,養鴿子的時候總是拿著手電筒看別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今天看到別人那樣做了,自己要跟一下。明天看到別人又換了個辦法了,又要去跟著做一下,結果來來回回之後,還是人云亦云。鴿子是被折騰得挺累了,但是成績還是看不到。聰明的鴿友會看別人的養鴿辦法,吸取其中有用的東西,形成自己的一套養鴿辦法。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第二種人,總是覺得說自己的鴿子是最好的鴿子,尤其是經濟條件不錯,買的鴿子也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並且有一定的小成績,那麼可能就會目中無人了。其實養鴿子的時候還是在於交流,多交流,多實踐,才更加能夠養好鴿子。以前做生意的時候很喜歡看競爭對手的產品,不是為了模仿,而是虛心去通過別人的東西來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客戶的一些需求的變化。有時候你會覺得別人怎麼那麼快就做得那麼好了,著急吧,不安吧,但是這就是動力。所以不要目中無人,虛心一點比較好。
第三種人,在賽鴿比賽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失敗的時候找理由。有句話說得好,成功的人找原因,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失敗的人找理由,找各種為自己開脫的理由,並且十有八九就是怪鴿子,不會去考慮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什麼沒有精力管理了,沒有時間訓放了等等。問題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這不是理由,要當做原因去想辦法解決。抱怨的話來年還是這個樣子。
第四種人,鴿子質量還不是很好的時候就開始玩得很大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本身有經濟實力的,那麼可以支撐一段時間,也有花費了巨大成本然後成功的。還有一種是沒啥經濟基礎,想要依靠鴿子成功的,這個賭性就太大了。往往付出很難有收穫。所以我們也一直勸我們鴿友,條件不是很好的時候慢慢來,不要因為養鴿子而極大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品質。
飼養賽鴿要想養好賽鴿,那麼就不適合頻繁引進鴿子,尤其是頻繁引進一些自己也不確定該怎麼用,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需要的鴿子。並且是一些雜亂的,到處買的鴿子。這樣的引種一定是比較不利於育種的。引種越多,我們育種就會越難,越複雜。頻繁引種會使得我們遇到更多的問題,引種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帶有明確的目的來引種,並且知道你需要什麼樣的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