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去面具,你究竟是怎樣的人?| 四種核心人格評估

2021-02-13 專業心理測試題

 

曾經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分析了如何從微信頭像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比如用自拍或者自己照片的,也分好幾種情況:

 

大大方方露出正臉細節的,比較自信開放,也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要麼只露背影和半邊臉,要麼是用大墨鏡等道具遮擋臉部,讓人根本看不出是誰的,屬於內心比較矛盾的,既渴望得到別人認可,又害怕聽到負面聲音,保持神秘感成了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而用卡通頭像的比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渴望找到同類;

用各種合照的通常比較缺乏安全感,所以注重和他人的連接。

 

其實,微信頭像就是一種「人設」

 

 

可以說,當你接觸一個人的時候,最先接觸的其實是對方的人設。

 

你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絡展現的內容,你在朋友、家人面前努力維持的形象,也正是你給自己設定的人設。我們不自覺的將自己的人格信息打包向外界輸出,以供他人解碼。但真實的人格就像冰山。別人只看到了水面上的部分,沉潛在底下的部分可能連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因此,我們會從不同的社交圈,得到不同的評價。有時候連自己可能都會產生疑問:我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我自己怎麼不覺得呢?

 

 

其實,人的性格能呈現很多面,由於要在不同的環境,跟不同的人交往,人性格的多面性,往往可以體現一個人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

 

但根據人格理論,一個人的性格也存在一般性。那就是在輕鬆自在的情況下,一個人慣常表現出來的樣子,或者說是一種散發出來的傾向性。

 

也許真實的一面,並沒有所謂的真相,無所謂絕對的好與壞。無論是對外展示的正面形象,還是暗地裡的陰暗人格,統統都是真實的自己。

 

 

我們總是說別人不懂自己,但其實我們自己又真的能夠完全的讀懂自己嗎?或者,有些時候,我們同樣是自己匪夷所思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某些決定,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會對某些事覺得害怕,更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放棄一直很重視的東西。

 

我們渴望了解自己,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去了解,因此大部分人都對如何了解自己充滿好奇。

無論是用什麼微信頭像,個性籤名多久更換一次,還是喜歡用什麼樣的表情包,朋友圈經常分享哪方面的內容。我們都喜歡用不同的方式向其他人示意「我就是這樣的人」。

 

但真實的人格就像冰山。別人只看到了水面上的部分,沉潛在底下的部分可能連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人生的大舞臺上,人們會根據社會角色的不同來更換不同的面具。

 

不管面具如何更換,面具背後的你始終還是那個真實的你,而這個隱藏在面具背後的真實的你,就是你的人格

 

而那些各式各樣的面具也是依賴著你的人格表現的。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人格傾向嗎?用幾分鐘時間,來試試我們的「四種核心人格測評」吧!本測評將通過4大人格綜合因素,來描繪你的人格,幫你找出隱藏在面具背後的那個真實的你

↑掃描 二維碼 馬上參與測試

相關焦點

  • 社會化人格測試,社會化人格發展狀態評估,測一測你的社會化人格
    本文為您分享的是:人格發展水平評估、社會化人格發展理論聯繫實際分析、自己的人格、弗洛伊德人格理論給人的啟示、編輯評估狀態、社會發展理論
  • 是否存在分辨不出屬於哪種人格的人?
    首先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的八維順序違背了16型人格任何一種的官方八維順序,屬於複合型人格。從理論上來講,任何人在人格這片土地都是能「落戶」的,沒有「沒有人格類型」的人,只是有的人的複合型比較複雜。當你判斷不出一個人的人格類型時,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種,你和他的交情比較淺。
  • 你是九型人格中的哪一個?
    我們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但自己的性格究竟是怎樣,很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一個人現有的一切,都取決於對自己的已知;而之所以過得憋屈、感到受苦,是因為我們對自己還不夠了解:不了解自己,哪裡都是迷宮;人格不成長,哪裡都是監獄。
  • 外冷內熱&外熱內冷的人格
    每個人都有人格面具。在社交場合,我們往往會展現出具有社群性的自己,為了融入圈子。然而對於部分人格來說,尤其是I系人格,這樣的人格面具並不是最真實的他們,只是一種生存手段。16型人格中哪些是外冷內熱的人格,哪些是外熱內冷的人格呢?今天就來解開16型人格的神秘面紗,一起來一探究竟吧!外熱內冷的人格:ESTJ、ESTP、ENTJ、ENTP、ENFP、INFJ。
  • 3號人格(實踐者)的人際關係以及與3號人格相處小技巧
    不知道自己屬於哪種人格的→九型人格心理學的來源你知道嗎?你是九種人格類型中的哪種?實踐者的人際關係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可能生活著各種各樣性格的人,當然也會有一些實踐者性格的人,實踐者性格的人典型表現有:做事講求效率,有些人還會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不顧自己與別人的立場。與實踐者交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 人格特質、價值觀念與工作家庭體驗
    今天這篇文章的關注點也在於此, Wayne 等人首先介紹了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念的基本概念,然後梳理了這兩個要素影響工作家庭問題的機制、並回顧了相關的實證研究,最後簡要地給出了未來研究的建議。根據 Allport 的定義,人格是指動態組織起來的一組特徵,這些特徵確定一個人在各種情況下的獨特思想、感受和行為。
  • DISC人格測試,你的代表人格是哪種?
    有的人雷厲風行,堅決果斷;有的人溫文爾雅,不緊不慢;有的人吹毛求疵,完美主義;有的人熱情外向,充滿活力。經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鮮明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去西天取經,在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承擔著自己的角色,雖然,他們並不真實存在,但,他們代表了職場中、團隊中的四種典型角色。
  • 那些有前科的應聘者究竟怎樣才能洗白?
    然而從個體層面上講,由於先前並不了解應聘者,招考官必然會通過犯罪記錄來推斷其人格特徵,進而影響對候選人所具有的威脅性的判斷,甚至認為候選人具有犯罪人格並可能再次犯罪。那麼,有前科的應聘者究竟要如何才能去除自己的汙名呢?
  • 你在職場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丨DISC人格特質及行為風格分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不同類型的人。有的人雷厲風行,堅決果斷;有的人溫文爾雅,不緊不慢;有的人吹毛求疵,完美主義;有的人熱情外向,充滿活力。經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鮮明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DISC人格特質在管理中的應用
    DISC人格特質分析的理論基礎,來自於發明測謊儀的William Moulton Marston博士於1928年DISC行為與語言的研究成果
  • DISC人格剖析——關於S型人格的那點事兒
    上周三,小編做了一期關於DISC人格中的I型人格解析(想看的點這兒)。今天,我繼續為大家帶來DISC的四種人格解析中的第三種——S型人格的那點事兒。我的一名朋友就是一個典型的S型人格,每天都是一股高冷範兒。他重視人際交往,但與I型人格不同的是,S型人格通常扮演的是傾聽者的角色,而I型人格則是「主動勾搭別人」的角色。所以S型人格的人普遍交際圈很窄,但大都穩固而可靠。像我的這位朋友,他的朋友算上我只有寥寥那麼幾個,但大都彼此人際,關係極好。
  • 「DISC人格特質」--5分鐘讀懂老闆
    心理學家威廉.摩頓.馬斯頓提出採用支配掌控(Dominance)、社交影響(Influence)、穩健支持(Steadiness)、和謹慎分析(Compliance)對人進行分類,簡稱「DISC」,這個模型延伸到現在已經發展成型了一套成熟的人類行為模型,現代人的行為模式基本可以被囊括再這四個模型中。
  • 「霍蘭德職業人格取向」測評,會測出怎樣的職業人格類型?
    ▽Q6:在「職業取向」測評中,您使用了「霍蘭德職業人格取向」測評,這是一種怎樣的測評?裡面有哪些類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A:每個人的興趣有各種各樣,而在職業上的興趣測評主要是基於1921年美國的「坎培爾職業興趣測驗」。
  • 職業性格測試題在線測試,職業性格心理測試題,超準的職業人格測評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職業成就感,是我們很多人通過工作賺取收入的目的和意義所在。當一份職業我們並不熱愛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工作態度,就是懶散、鬆弛、甚至懈怠。而當我們對一份工作毫不上心的時候,其表現出來的結果也可想而知。其實,有這種職業心理的遠遠不是你。
  • 怎樣走向自我實現呢?
    你好歡迎來到一百挑戰上周的內容講從分裂到整合,核心觀點:弱小時,要切割並投射「壞」;強大後,
  • 九型人格測試.ppt
    九型人格是一門深層次了解人的方法跟學問,就是研究人的,是按照人的思維情緒動機把人分為九種,大家知道我們對於人測評的工具有很多,色彩、NBTA、星座、血型、周易、生辰八字等等。性格心理學有十幾個細分學科,但是絕大部分的心理學都按照人的行為去界定一個人的,行為會不會容易變?會,但是動機會不會容易變?動機是與生俱來的。
  • 大五人格模型
    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 Model)把人的特質分為五個維度,且在每個維度內部進行了細分,具體細分在此不提。
  • 心理測試|【大五人格】一個人能不能越來越值錢,就看這5個方面
    而公司的反饋是:「 努力是好事,但選拔管理層時,我們會更關注這個人本身,是否具備管理者的特質。」 聽起來很殘酷,但你是怎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你突破瓶頸的方式。 不同的人格特質,對應著你在崗位上的不同表現與優勢: 比如說: 宜人性低,盡責性高的人,能專注快速完成任務-——多出行業專家;外傾性、宜人性高的人,擅長凝聚、說服他人——是天生的管理者;開放性、情緒性高的人,擅長創新、思覺敏感
  • 活到極致的人必是雌雄同體!你的真實性別角色是怎樣的?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每個人都可以發展自己的雙性化人格。我們的內心中都同時住著一個男性人格「阿尼姆斯」和一個女性人格「阿尼瑪」,只不過很多時候他們一個睡著,而另一個很清醒。對於雙性化性別特徵,目前相對普遍的觀點是:也許雙性化是一種最為理想的性別角色模式,它是適應社會的必然選擇,雙性化者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對自我的評價更積極,他們沒有嚴格的性別角色的限制,相對於性別角色單一的人,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各種角色轉換,也更容易同時被兩性所接受。越來越多優秀的人,開始具備「雌雄同體」的特質。
  • 卡特爾16PF人格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