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好啊,今天咱們說一個看起來特別簡單,但是用處特別大的函數——IF。
如果有妹紙羞澀的問你,這個周末準備怎麼過?你會說:看天氣情況吧,不同的天氣,我的選擇也不一樣。
每個包含「如果……那麼……否則……」的句子,在Excel的公式中,都可以使用IF函數將其翻譯成Excel的「語言」,改寫成Excel的「公式」,就是:
IF(周末是晴天嗎,和朋友去郊遊,去書店看書)
當然,這不是一個正確的Excel公式,但卻是IF函數思考和處理問題的邏輯。在這個「公式」中,IF函數就扮演了「如果……那麼……否則……」這組關聯詞的作用,而Excel處理IF函數的過程,就像你在岔道口選擇道路一樣。
每個IF函數,都像一條一分二的岔道。公式每次走到IF的岔道口,都會對設置的條件進行判斷,再根據判斷的結果是TRUE還是FALSE,決定下一步前進的方向。
當你需要在多種結果中選擇一個時,可以讓IF函數替你完成。
例如,要為B2中的學生成績評定等次,等次只有兩種:「及格」和「不及格」。評定的標準為:如果分數達到60分,那麼評定為及格,否則評定為不及格。
如果想讓IF函數替你解決這個問題,公式可以寫為:
Excel收到你輸入的公式後,便會按你指定的評定標準去評定成績的等次。
無論是用語言,還是文字,在描述一個問題時,都應該注意語序。「如果」和「那麼」的後面應該是什麼內容,並不是隨意的,否則會影響表達效果。
「如果」的後面是要判斷的條件,「那麼」的後面是條件成立時返回的結果,「否則」的後面是條件不成立時返回的結果。只有按這個規則去設置IF的各個參數,Excel才會明白你的意圖。
IF共有3個參數,每個參數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有參數設置正確,Excel才會明白你的意圖。
單個的函數作用和功能都是比較單一的,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需要多個函數嵌套使用,接下來再和大家分享幾個常用的IF函數嵌套組合。熟悉這些嵌套函數的使用,提高效率一丟丟還是有可能的。
例子:
我們需要統計出學生的成績表是否符合班級要求;大於60分為及格,否則為不及格;我們根據要求使用if函數來做判斷。
在E2單元格中輸入 =if(B2>D2,"成績優秀",成績不合格)
Excel中所有以 =號開始都是公式;公式中可以調用excel中的函數;函數是Excel中所提供的內部命令;我們只需要調用它就可以了;函數的格式必須要按照規定的順序書寫;否則Excel無法識別錯誤的格式內容。
函數格式分析講解:
"="號是所有函數的開始;必須要有,否則無法調用函數。
"IF"是Excel中提供的內部函數;我們只需要根據功能需求調用特定的函數名即可.
()是所有函數必須的格式;且都是在英文狀態下輸入。
B2>D2 是if函數需要測試的條件;在這裡是判斷學生的成績是否合格的條件。
「成績優秀」 是當B2>D2條件為真時所顯示的結果。(需要顯示內容時必須要用「」號括起來)如果省略則顯示"TRUE"
「成績不合格」 是當B2>D2條件為假時所顯示的結果。(需要顯示內容時必須要用「」號括起來)如果省略則顯示"FL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