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煉》

2021-03-01 一個人的個人成長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主動學習的天性,但傳統的管理模式卻壓抑了這種天性,把一個個有潛力的人變成了平庸的螺絲釘,進而也讓整個組織喪失了自主進化的能力。而一個組織能夠擁有長期競爭力的關鍵就在於,他們有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好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自主進化能力。

學習型組織可不是各種形式上的培訓,而是指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充滿了學習的熱情和能力,而這幫人在一起又能不斷地相互激發,在創新和試錯中促使整個組織不斷進化。

那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個這樣的組織呢?關鍵在於從局部回歸到整體,要在組織內部,培養出一種全局觀和系統觀。

一直到今天還困擾著企業發展的頑疾和弊病是什麼呢?作者歸納出了幾個基本特徵:

第一, 就是目標導向,同時特別依賴測量考評,排斥無形指標,特別關注短期業績考核質量,就是只看KPI;管理層負責制定目標,下面的人就逐級承擔目標責任;

第二,特別強調服從,認為管理就是控制。管理者經常用簡單的協議紀律,來壓制各種潛在的衝突,把多樣性視為問題,而結果,就是組織變得同質化;

第三, 是講究對錯。就是管理者重視解決具體的技術問題,這種問題往往非對即錯。而對於模糊的系統問題,往往就視而不見,或者說,確實是看不見;

第四, 組織中的個體過度競爭,互不信任。在管理者看來,沒有競爭就不會有突破和創新;

第五,就是整體的缺失,整個組織都被肢解分離。這其實就是一度流行的管理體系所導致的。隨著質量管理體系被濫用,目標管理、配額獎金和商業計劃,這些加在一起,幾乎把組織裡的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個螺絲釘,同時也重重地消磨了人們內心 的學習動力。可以說,這種流行的管理體系的核心問題,就是讓一切都變得平庸了。因為集體智慧和活力的缺失,人們不得不越來越辛苦地工作。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很多組織以及組織中的個人,都在用行為上的努力,來掩飾思維上的懶惰。

那這個管理體系塑造的思維困境有沒有可能打破呢?

作者認為,要打破舊的管理模式帶給人們的思維局限,就得要做五項修煉,它們分別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 隊學習和系統思考。

第一項修煉是自我超越。這項修煉是從個人角度來說的。如果你所在的組織要想特別有學習力,首先團隊每個人都要有學習力。而要讓個人具備學習力的第一步就是你得有好好學習的動力,自我超越,就是說你要有不斷超越自己能力的願望,有熱情和動力去學習。比如,你對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現有技術不滿足,你對自己的管理能力不滿足等等,有了這些不滿足的動力,你才能投入精力不斷精進。因此,從安於現狀到自我超越的轉變,就是我們要修煉的第一項能力。

第二項要修煉的能力是心智模式。它其實說的是每個人看這個世界有一些固定的想法、 觀點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在不同人的大腦裡面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解釋其實是不一樣的, 而你的所有行動、做法都是在你的心智模式的影響下產生的。如果你想要大幅地改進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實真正要改變的是你的心智模 式,讓自己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更合理,這才是關鍵。如果你能做到既有願望好好學習,又能不斷地反省自己的心智模式,那麼你的個人學習能力就初步具備了。

第三項修煉,就是共同願景。是從團隊的層面去講如何建立學習的熱情,就是所有人都得心往一處想,團隊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這樣團隊學習起來才有幹勁。

第四項修煉就是團隊學習。有了大家共同認可的共同願景之後,還需要大家有能力實現這個願景,團隊學習其實就是讓團隊的每個人都能夠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彼此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從而讓這個團隊快速地學習和進步。

這四項修煉其實就是在解決兩件事情:第一,明確願景,激發熱情,只不過對個人而言是自我超越的修煉,對團隊而言是共同願景的修煉;第二,訓練反思學習能力,對個人而言, 要從自己的心智模式這一深度反思,才能真正快速進步;對團隊而言,要每個人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互相啟發,彼此磨合,共同進步。這四個修煉,就構成了個人和團隊共同學習進步的方法。

第五項修煉,就是系統思考。那怎麼樣才能掌握和應用系統思考這個能力呢?培養系統思考這樣的一個認知系統,要做好長時間訓練的準備。

鍛鍊系統思考的方法,簡單而言就是要找關係。我們通常解決問題的習慣是找原因,而系統思考是梳理這個系統當中各個事物之間的關係。我們分析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去找它們之間的關係那如果每件事都要找關係,那什麼時候能找得完呢?這個世界上看起來紛繁複雜的各種事情,歸根到底只有三種關係,分別是:正反饋、負反饋和延遲。

掌握了這個方法,我們就能夠對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但是想要解決問題,還需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如果找到了這個點,即使採取微小的行動,有時也會帶來持續的改善。就像汽車的方向盤,用力不多卻能讓車轉向,這就是槓桿的力量。槓桿發揮作用的點,被稱為槓桿效益作用點。

要找到槓桿效益作用點,關鍵在於學會觀察事件背後的結構模式。識別出更多的基本模式,就可以看清楚更多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槓桿效益作用點。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難度較大時,就採取一些其他短期快速見效的方法。雖然這些方法看上去非常高效,但只是減輕了表面的症狀,並沒有改變深層次的問題,甚至可能使得深層問題越來越嚴重。而要有效應對轉移負擔模式,就必須把強化根本解決方法和弱化症狀緩解措施結合起來。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應該把自己變成教練和指導,而不是解決問題的人,這樣才能幫助員工提升職業技能。

總之,要想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就要學會發現系統中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然後通過套用系統基本模式,找出槓桿效益作用點,找出問題的本質和解決的關鍵,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相關焦點

  • 第五項修煉
    要打破舊的管理模式給人們帶來的思維局限,就得要做五項修煉,分別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自我超越:要有願望,有熱情,有動力去學習。人們常常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比如不想拖延,不想加班等等。
  •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維
    寒假開始的時候,浙大求是學院院長邱利民教授推薦我三本書,其中一本便是這本第五項修煉。
  • 三總五項,就算很成功嗎?
    今天跟同學聊起工作的事情,言語間對即將升任項目經理的大學班長頗為讚賞,的確,在我們這一票同學裡面,班長算是真正實現了三總五項,在土木下行行業內卷的大背景下,要做到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還是在民營企業。他成功嗎?他當然成功,私企的實權項目經理,不說年薪百萬吧,幾十個還是有的。他真的成功嗎?
  • Medtronic領導力發展項目「克服團隊協作的五項障礙」培訓順利舉行
    8月28-30日,Medtronic領導力發展項目「克服團隊協作的五項障礙」順利舉行。
  • 一個年輕管理者,需要完成哪些基本修煉(深度) 管理
    何川:如果說他已經成為一個管理者了,從剛剛這個角度來說,他該怎樣修煉這幾方面的能力?還有沒有一些更具體的能力,需要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斷修煉?陳春花:如果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還要分層。高級管理者承擔的東西和責任都特別的大,可能對他的訓練要求會不太一樣。
  • 人脈修煉手冊
    紙上談兵談完了,菜鳥的我還是洗洗睡吧,還修煉手冊呢,想屁吃。
  • 彼得.杜拉克的職場修煉課
    關於職場修煉,他有自己的「高論」,我這裡稱其為忠告,輯錄出來,供大家參考。忠告一:了解自己的長處,知道如何提升長處,明白自己的限制,,這些是不斷學習的關鍵。忠告二:一開始就做正確的事,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
  • 三天兩夜的第27期「職總」完美結營
    12月11日-13日,為期三天兩夜的第27期研修營在緊張刺激的課堂對決、全案例實戰研討中完美落幕回顧這幾天的學習,您是否也是意猶未盡,回味無窮?△比分激烈的課堂對決中,有一支隊伍突出重圍,成為職總大贏家最後,在共同回顧三天兩夜的精彩瞬間之中,第27期職業總經理研修營圓滿落下帷幕。
  • 第21期 思維設計 · 陳志聲
    同時,設計師也要不斷的修煉自己處理各種風格的設計能力。所以我個人不偏愛於某個行業,但有時會比較喜歡為某些客戶做設計。GPD:你覺得自己是個有意思的人麼?可以具體說說。答:具體一點說,我覺得沒什麼意思。GPD:設計在你生活中扮演的是一個什麼角色?
  • 律師在線|第71期:勞動者自己提出辭職,後又以公司未買社保為由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可以獲得支持嗎?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用人單位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勞動法》第一百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也就是說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繳。
  • 團隊管理七步法之優秀主管的五大特質(第26期)
    希望通過此篇文章讓在壽險營銷道路上堅持前行的主管了解到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五項基本素養,通過主管們的引導和大愛的傳播讓更多的主管具備把隊伍做大做強的條件。
  • 第2彈 簡報中常使用的圖表 II
    (圖片來源:如水書院簡報製作課程)很多簡報製作者會將成分切割成許多小區塊,但是對於臺下觀眾來說要弄清楚各項成分是極為吃力,所以應該選出最有代表性成分,而且最好不宜超過五項,另外對於不重要的成份可以統籌在其他成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