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來臨,不可消沉,要高興才對。災難能把長期以來依附在靈魂上的業障消除。這種程度的災難就能消除業障,越是面對災難,越要慶賀才對!
——《活法》
在稻盛和夫幾十年的企業家生涯中,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被苛責、被質疑、甚至被唾棄,但是上面這句話,卻成為他坦然面對困難,積極迎接挑戰的一大動力。換句話說,只有變成一個百折不撓的人,才會戰勝困難,獲得重生。
今晚我們繼續共讀《活法》第五章P197-P209,建議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是否想過退縮、逃跑?
2、在災難和不公來臨時,你會抱著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它們?
1、「賤」骨頭是個褒義詞
標題說要做一個賤人,或者說變成一個賤骨頭,聽起來有些不舒服,但其實這裡的「賤」是特指,就像我們說討厭的蟑螂,也可以表述為「打不死的小強」,而這又把貶義的蟑螂引申成為了一個褒義的、百折不撓的小傢伙。
人的退縮,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不夠「賤」,我們常說「不撞南牆不回頭」,但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一旦經歷一些荊棘挫折,就想著放棄逃跑,最後連牆的影子都還沒看到,就已經折返了。
2、稻盛和夫的「小強」經歷
而稻盛和夫能夠持續經營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絕不僅僅是運氣好,他遭受的非議要遠遠高於我們普通人。
曾經,他因為急著滿足社會病人的需求,上線製造了人工膝關節,而這一行為顯然是違規的。從他的角度來看,絕對是出於好意,但從法律等層面,違規就是違規。而且輿論也同樣一邊倒地斥責他。
面對這一難題,他拜訪一位老師,控訴自己的鬱悶,本想著可以換來一絲安慰,老師卻同樣給他以負面評價。但緊接著說的一句話,卻成為了稻盛和夫在經歷困難時,必須拿出來的一劑強心劑,這句話就是我們文前的引言。說得太過真理,我們一起再來複習一次:
「災難來臨,不可消沉,要高興才對。災難能把長期以來依附在靈魂上的業障消除。這種程度的災難就能消除業障,越是面對災難,越要慶賀才對!」
我們大可以把這句話,叫做「賤人理論」。越是被折磨,就越是要足夠賤地給予勇敢地反駁和回應。
是啊,我們在災難面前,通常都只能自怨自艾,慨嘆世界為何如此不公,讓我們經歷這麼多不幸,但是當我們試著用這句話來思考時,就會釋然很多。
3、普通人也適用的「賤人理論」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百折不撓的「賤人」行為,同樣可以支撐著我們到達彼岸。
說來也巧,昨天工作時,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了一次比較嚴重的疏漏。當這種惱人的失誤出現時,那種鬱悶的感覺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
被質疑,被批評,被各種負面評價包圍,本以為自己辛苦完成的成果可以獲得讚賞,卻得到了如此惡劣評價,這種感覺真的不太好。
但看了上面的賤人理論之後,自己的心態一下子變好了很多。
沒錯,從近期看,這些錯誤確實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和不爽,但是從長遠來看,一方面這些錯誤或許回頭看都不值一提,另一方面,這些錯誤其實就是在消除我們身上的業障。
當出現錯誤時,我們就會更加關注錯誤的原因,在之後過同一條河的時候,吃一塹長一智,自然就不會再犯錯。我們總是說,工作經驗很重要,其實也可以說,因為工作時間越長,犯過的錯就越多,這樣以後的工作犯錯機會也就越少。
所以,我們普通人對於工作、生活的錯誤,首先要重視,但同時也要保持坦然,沒有不過去的坎,只有走不完的路。
路要走,生活要繼續,何不拍拍塵土,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