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效率低的人常有的3個習慣(贈書)

2021-02-21 實用心理學

 

1、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人們最容易陷入的不良習慣之一,就是忙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之中。

為了提高效率你也許需要某種時間管理方法。它可能會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比如在一天的開始使用80/20法則。80/20法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熟悉的帕累託法則認為, 80%的收穫源自20%的努力。所以為求高效你應該將你精力的大部分集中在那些極少數重要的事情上。

當使用這個法則時你只需按優先順序寫下這一天你需要做的3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後從頭做起。即使你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件事,你仍然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事情。

2、多慮。

因為多慮而很少採取行動。

陷於無窮的分析之中只會使你虛度光陰。行動之前加以思考是沒有錯的。做一些調查研究,制定一個計劃,探究可能存在的積極以及不利因素。

但是強制性的反覆思考就會成為另外一種浪費時間的做法了。在嘗試之前你沒有必要去從每一個角度檢查每一件事情。而且你也不可以等到一個最完美的時間再去做事,因為這樣的時間從來不會出現。

如果你繼續這樣思考就只會使自己陷的越來越深,從而使採取行動變得越來越難。相反,雖然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對你有所幫助,但你現在需要做的就只是停止思考,然後去做那些你應該做的事情。

3、凡事過於消極。

當你凡事都從消極方面考慮時,你的積極性就會被大大打擊。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問題和錯誤,而這些問題是本不存在的。你抓住細節不放。如果你想要尋找一個不做某事的理由,這當然沒有問題。而當你從一個消極角度看問題時,每次你都可能找出十個藉口。

因此你幾乎一事無成。你向任何願意傾聽的人訴苦(也許很多人並不想聽),抱怨你的工作,生活和領導有多麼的差勁。你的生活取決於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這已經成為一個能夠自我實現的預測。

對此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了解消極方面的限度,認識到你的消極思考並不是這個世界的真實寫照。然後不妨嘗試一些其他的角度。舉例來說,你可以嘗試著培養一下凡事從更為積極和樂觀的角度思考的習慣,這會對你大有幫助。

通過這種方式,你也許就會開始嘗試這種積極性的挑戰。這並不容易,然而如果你接受了這種挑戰,連續7天都只從積極方面思考,你就會突然意識到你看問題的角度和想法是如此深刻地影響著你對世界的理解和你所得到的成果。

相關焦點

  • 想提升做事效率和生產力,這6個工作習慣,能讓你變得更厲害
    好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升,對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能夠讓職場人遠離加班,有時間享受生活。但是很多人往往過度放縱自己,懶惰成性,常常不從小事做起,最終害人害己,成為職場中的敗者。想提升做事效率和生產力,這6個工作習慣,能讓你變得更厲害!1、整理桌面看似整理桌面是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但往往決定著你一天的工作狀態。
  • 【職場】想提升做事效率,讓自己更有能力?你要掌握這八個工作習慣
    良好的工作習慣,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好績效,提升做事效率。
  • 「不厚道」的人常有五個表現,發現一個,敬而遠之
    厚道作為一種人生品質,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之中,最讓人喜歡的了。厚道的人在幹事的時候,不會講究那麼多,而是會照顧彼此之間的感受,讓人覺得如沐春風。而在做事方面,他們也不會說話不算話,答應你的事忽然就出爾反爾不幹了。關於一個人是否厚道,老祖宗常有五個判斷標準,一個不厚道的人,常常也會做出一些沒有辦法讓人接受的事,比如說見利忘義,或者各種推卸責任的事。
  • 言多必失,情商越低的人,才習慣說這三句話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會跟很多的人產生交流,溝通,而好的說話方式,是可以看出你情商的高低,情商低的人,說話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而情商高的人,往往懂得推己及人,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自然就受人推崇與認可。在我們的周圍,有的人會對情商低的避如蛇蠍,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自身攻擊性,不懂得去維護他人。而人本身,就是趨利而避害的,明知你有危險,就會對你避之不及。
  • 提高你工作效率的5個好習慣
    一次做很多事情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像超人般的神勇,不過先別急著稱讚自己,最近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有個研究指出:那些習慣一次做很多事情的多工人,工作的產出遠小於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的人
  • 做好採購工作的十個日常習慣
    關注國際註冊採購經理CPPM公眾平臺,聯繫魏老師微信13681259243,可以免費領取以下採購資料和採購年終總結摘要:1、儘量多收集信息:如果不熟悉一款產品或物料,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尋找懂得這個產品信息的人,
  • 提高工作效率的5個好習慣
    用下面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專心完成任務清單:1、關掉幹擾你的手機鈴聲,Email的提醒視窗,What'sapp或是Line的即時通訊軟體的提醒,全都會干擾你專心工作,《What to Do When There's Too Much to Do》的作者LauraStark建議,只將提醒的幹擾源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例如你的直屬主管或老闆
  • 對接人配合度低,主要原因是什麼?
    三個和尚就很不爽,憑什麼「三個和尚沒水喝」,而「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一次一定要討個說法。於是他們鬧到上帝那裡,上帝一言不發,把他們分別鎖進一間房子,裡面各有一口裝滿食物的大鍋,每個人還發一隻長勺。 3天後,上帝把門打開,只見3個飢腸轆轆的和尚從門中走出,而另一邊則是3個容光煥發的皮匠。
  • 扎克伯格為提高員工效率,親自做了這26張PPT,值得收藏!
    3、當你在狀態時,就多幹點;不然就好好休息:有時候會連著幾天不是工作狀態,有時在工作狀態時卻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時,這都很正常的。6、養成工作習慣,並持之以恆,你的身體會適應的。  在項目/客戶之間切換,會效率低。
  • EHS高手的9個做事方法,請收藏!
    是對目標的堅持是做事的章法是做事的效率是做事的細節……以下9個方面,可以一窺高手遇事的處理方法,堅持這樣做事,你一定能成為EHS高手!【3】會分類對事情分類,對知識分類,對人分類,是高手做事的另一個秘訣。
  • 【職場】提高你工作效率的5個好習慣
    用下面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專心完成任務清單:1、關掉幹擾你的手機鈴聲,Email的提醒視窗,What'sapp或是Line的即時通訊軟體的提醒,全都會干擾你專心工作,《What to Do When There's Too Much to Do》的作者LauraStark建議,只將提醒的幹擾源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例如你的直屬主管或老闆
  • 淺談桌面管理習慣
    下面我就從這五個方面談談我的認識:1.整理:就是把你辦公桌上的所有物品進行分類,首先分成要和不要這兩類,把必要的東西和不要的東西明確的、嚴格的進行區分,不要的東西要徹底的處理掉。就如道家思想家---老子說的「大道至簡」,把所有的事情酚類、排序也許就能把複雜做到簡單。這樣你會騰出一大部分空間,由你自由的支配。
  • 最成功動物醫院領導人的7個習慣
    你需要具備以下7個習慣。習慣1:認識到自己醫院事務的輕重緩急並且清楚的表達出來你的診所團隊需要一個堅固的基礎,就像建築需要地基。你可以把做事的優先順序融入到整個醫院的整體目標。一旦你列出這種清單,就讓它們發揮作用,該怎麼做呢?舉例如下:當團隊成員匯報工作時表示感謝。根據清單中的優先級做決策,無論決定大小。公開透明,這樣每個人都可以知道你是言行一致的人。當你猶疑不決時,請記住這句名言「病毒和細菌並不是醫院裡唯一具有傳染性的東西。
  • 【《泰豪人》】提高你工作效率的5個好習慣
    一次做很多事情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像超人般的神勇,不過先別急著稱讚自己,最近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有個研究指出:那些習慣一次做很多事情的多工人,工作的產出遠小於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的人
  • 課程推薦|月薪3萬的人是怎麼收納辦公桌的?
    最近有網站統計出了16個越早知道越好的人生經驗:1.沒有多少人關注你,除非你有利用價值。2.成年人間的交際潛規則只有一條,那就是以價值高者為主。3. 「丟的人別找,跑的人別追」。4.權威的東西,也可能是長期沒人敢指出的錯誤。5.日久見人心。你在提防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打量你。
  • 看看臉書內部分享的25個高效工作技巧
    今天,公開一份臉書內部分享的25個高校工作技巧:不論你如何富有,你都賺不到更多的時間,你也回不到過去。沒有那麼多的假如,只有指針滴答的時光飛逝和你應該好好把握的現在。可能的話,請仔細讀讀PPT原件而不要只是看翻譯吧。1、時間常有,時間優先2、時間總會有的:每天只計劃 4~5 小時真正的工作。
  • Facebook內部分享:25個高效工作的小技巧│圖個明白
    1、時間常有,時間優先。3、當你在狀態時,就多幹點;不然就好好休息:有時候會連著幾天不是工作狀態,有時在工作狀態時卻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時,這都很正常的。6、養成工作習慣,並持之以恆,你的身體會適應的。
  • 【25個臉書內部分享的高效工作技巧,你值得一看!】
    今天,公開一份臉書內部分享的25個高校工作技巧:不論你如何富有,你都賺不到更多的時間,你也回不到過去。沒有那麼多的假如,只有指針滴答的時光飛逝和你應該好好把握的現在。1.時間常有,時間優先。
  • Facebook內部分享:25個高效工作的小技巧
    2、時間總會有的:每天只計劃 4~5 小時真正的工作。3、當你在狀態時,就多幹點;不然就好好休息:有時候會連著幾天不是工作狀態,有時在工作狀態時卻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時,這都很正常的。6、養成工作習慣,並持之以恆,你的身體會適應的。
  • 終身學習者的4個高效率自學習慣 | 高瓴 Recommend
    本文作者對高效率的終身學習者進行了觀察,並與我們分享了他們身上值得借鑑的4個自學習慣。作者 | Rod CollinsThomas Oppong來源 | Medium無論是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從事何種職業,所有人都是學習者,這是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律。」自學是我們許多人可以通過模仿養成的習慣。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現代經濟環境裡,持續不斷地獲取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對於職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歷史上的能人志士都有著超強的自學能力。他們認識到持續不斷地自我學習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並實現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