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場,是將賺錢還是學知識技能放在第一位?這是大多數職場新人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
去大公司可以學到更多的技能,發展空間更大;去創業公司,可能最開始能得到比較高的薪資,但存在天花板。
最近火熱的電視劇《流金歲月》,蔣南孫小姨關於「職場黃金期」的看法引起熱議。
小姨認為,職場黃金期沒幾年,跟對人、學到本事,比賺錢更重要。因為這決定著你今後的職業發展和生活條件。
對於工資和學到知識的抉擇一直都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對於很多剛入職的人來說沒有經濟基礎也很需要工資,但同時沒有工作經驗也非常需要知識的儲備。
大多數雞湯慣用者會選學知識能力重要來跟你講道理,剛出學校,入社會入職場的時候,薪資相對不重要,大平臺還有能學到東西更重要;
在大平臺中,通常更容易學會普適性的技能,而大僱主往往也更願意為新人的成長性付費,受到的培訓更好,薪資給的也更高;
更有甚者會說,如果可以選,儘量選一些好的平臺,以後不管去哪裡,哪怕你在這裡掃地,對你以後跳槽,簡歷上也是一筆亮點。
然而「掃地」真的會給你的簡歷增添亮點嗎?
現實的情況是:
一個好的單位,往往是工資和學知識能力雙贏的。
工資開得高但看起來無成長性的,要小心,很可能有陷阱;而工資低往往並非真的低,大多時候只是相對低,這種情況就要自己去權衡。
初入職場,對於你所處的階段,低一點的工資如果是可以接受的,那不防選擇一個平臺更好的公司,一個前景更好的行業。
其實兩者都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兼顧的話會比較難,但還是要看個人的發展。
如果有的選,當然是工資和知識能力可以雙選的話最好。如果在一個時期一個單位,暫不可以雙選,那就能選什麼先選什麼。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不同的時期,根據個人現實情況應該有不同側重
剛畢業,經濟上比較困難的時候,首先要考慮養活自己,工資是首要考慮,可以選擇工資比較高的工作,同時價值觀不能偏,黃賭毒不能沾;
等到經濟問題不再那麼困難的時候,慢慢學習自己應該要有的知識。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不將工資放第一位,但沒有什麼職場經驗的話,可以選擇工資低一點認真誠懇地學習知識,這樣對於提高自身的職場經驗也很重要。
不管是從那一方面考量兩者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在職場我們想要的就是高薪高待遇這是我們的追求。
技能是薪資的基礎,沒有很好的技能也很難有高的薪資,薪資除了衡量技能外,還有其他能力,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技能固然重要,但綜合素質更重要,不僅限於技能這兩個字。
而同時想要有高工資高待遇的前提是自身有這個能力。而能力的展現方式就是自身對於學到了多少知識對於知識的如何應用能否達到公司給你高薪好待遇的要求。
薪資與學習並非對立關係
而有多種可能需要你去探尋
兩者其實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缺一不可因為這是人類的職業需求所以沒有辦法去放棄其中一個。因此想要做到兩者兼顧我們還要付出很多努力。
兩者是不能分割的所以只能靠我們自身的努力去想辦法兼顧兩者。
不過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因為很多時候兩者是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所以我們也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平衡而患得患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兩者兼顧,實現自己的職場價值。
我們總是特別習慣於把工資和能學東西割裂開。其實在小編看來,一個能學東西的一個職業,它應該是有價值的一個職業,如果是有價值的,那你的工資就應該就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