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真箇十惡不赦的大魔頭

2021-02-20 張師前

拖延症真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魔頭。

它讓我們輕易懈怠,變得安逸、浮躁,讓我們暫時忘記時間,只懂得當下的享受,卻讓我們在日後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淚水,甚至讓我們後悔莫及。

誰會說這樣的拖延症好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擺脫自身的拖延症,按時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完成自己的計劃呢?

拖延症的可怕之處就在,你總是想著:「沒事沒事,今天不做還有明天呢。」可等到了明天,你也是這麼說服自己的。拖延症患者總有無數個「明天」,卻始終把握不住一個今天。

結果拖著拖著就習慣了,上癮了,很難戒掉了,於是關鍵時刻就得花更大的精力,費更多的時間,讓你緊張難受,焦慮不安。

拖延雖舒服,但最終得不償失。

那麼,該怎麼戒掉拖延症?

其實也簡單,制定計劃,學會自律,合理利用時間,努力堅持,不輕易鬆懈,更別放縱自己,讓懶惰成為習慣。

說得簡單,可能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拖延過的人又在哪裡呢?

拖延症之所以能那麼輕易地打敗我們,是因為我們意志力薄弱,沒有自控能力,行動力極弱。

為了擺脫一直纏著我們、讓我們過不好生活的拖延症,我們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努力做到自律,以行動喚醒自己的夢想。

很多時候,你缺的並不是什麼冠冕堂皇的口號和信誓旦旦的計劃,而是你敢於嘗試邁出的那第一步。

希望當你在一個月結束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當初設定的目標和計劃完成了沒有。如果沒有完成,就好好想想,那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拖延?

反省,然後知不足。拖延症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治好,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至少,今天你就把該幹的事情幹完,別再找藉口拖延了,別等到明天和後天再暗自後悔了。

相關焦點

  • 拖延症自救指南
    現在,拖延症的人越來越多了。比如早上不到最後一刻不會起床,作業不到最後一天不會動筆,工作不到老闆催的那一刻永遠也不會急著去做。很多人以為,拖延症是一種「懶癌」,根源在於不夠勤快。 但實際上,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現實生活中,導致一個人拖延的原因非常的多。
  • 4個步驟克服拖延症
    如果你是一名壓力之下有出色表現的人,那麼拖延症對你來說是好事。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這種壓力,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還需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也許你當下正在拖延症發作,因為你在閱讀這篇文章而不是完成你的工作任務!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拖延症!
    微博上曾有一個被大家熱議的話題:你曾經因為拖延錯過了什麼?有一個回答讓人印象深刻: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每次她叫我做點什麼事,我都說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時間一久,說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最後,我錯過了她。如果當時我沒有讓她一直等,我倆會不會是不同的結局。
  • 面對拖延症,99%的人都做錯了
    女同事說:你是否有拖延的習慣,任務總是不按時完成,就連洗個澡、起個身也要刷完手機才動身。我們以為拖延只是一種習慣,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習慣性拖延的背後,有很強的心理動力。被拖延症支配的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在微博隨手一搜,都是當代大學生拖延的表情包和段子。
  • 讀書 | 關於拖延症:你需要了解的五點
    拖延症可以說是現在的時代病。加拿大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說,95%的人都承認自己會拖延。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美國大學生有嚴重的拖延症。公司講究效率,但是平均每個員工每個工作日會拖延掉100分鐘,這樣每人每年造成的損失達9000美元。人們在結婚、生孩子上也拖延,平均結婚年齡從1950年的22歲增加到了27歲。
  • 【公職職場】如何解決嚴重的拖延症?
    最知名的是豆瓣「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   番茄工作法:  這個方法已經很火了,但我使用的還不夠到位。好處在於能夠把一天的工作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檔,然後逐一擊破,在完整的25min 番茄時間裡儘量不受打擾的高效率完成。
  • 大學生拖延症怎麼治?我都懶得告訴你有5種方法
    其實很多有自制力的同學,是可以輕鬆解決他們的拖延症的,換句話說他們的拖延在控制範圍內,所以,本文介紹的是針對沒有自制力的同學該如何緩解/解決重度拖延症問題。在提供解決辦法之前,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拖延症的本質是什麼?1、回想起來,通常在遇到一件棘手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犯拖延症,是因為人在面對給自身帶來精神上痛苦的事件,會將注意力轉向其他更容易的任務,顯然,這樣爽多了。
  • 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冊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冊》作者加蘭·庫爾森。
  • 【拖延症懶癌晚期】真的還有救嗎?!如何利用結構性拖延
    編者:現代人基本上都有點兒拖延症。拖延不僅是病,逼格高點兒來說還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哲學問題。Perry自己就是嚴重的拖延症患者,他常常覺得自己拖延得快要腐爛了,可奇怪的是在別人看來他卻做了不少事情,認為在他所任職的Stanford和哲學系都有相當的貢獻。於是他開始思考這一歧義的原因,最後他明白了自己是結構式拖拉人structured procrastinator:藉由拖延某些重要的工作,以完成很多其他次要工作的人。
  • 29【拖延】拖延症的速效救星丸1
    有些人無法選擇去做快樂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拖延症難以解決的原因了。今天講講最簡單,不能持續的方法,叫做速效救星丸。我們來談四個方法。第一,用時間交替法。記得之前分享過番茄工作法。即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持續四個25+5,那你休息半個小時。動靜結合,張弛有道。有些人也許還不一定訓練的成功,我們會看到很多小朋友貪玩,不愛去做做作業。5分鐘交替工作與娛樂。
  • TED英語演講 | 如何擺脫拖延症,做行動的巨人?
    關於拖延症他在TED上做了個14分鐘的演講,全場一次次笑翻了,成為TED史上最幽默現場反響最熱烈的演講之一,到目前為止播放量已經超過3500萬。他是Tim Urban,一位著名的博客寫手,30多歲,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居紐約,是兩家教育科技公司的創辦者,同時熱愛寫作。
  • 逃避雖可恥但很有用——致那些拖延症晚期患者
    人有幾次人生的節點,這幾個重要的節點之後,你所做的選擇,慢慢塑造了你的性格。而我,開始患上拖延症,這一點,我們本科的學校功不可沒。極限輸出,是每一個buaaer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學院和學校的拖延症就極其嚴重,一般臨近ddl的最後一天晚上才會出詳細通知,導致我們經常兵荒馬亂。從此,我們不再懼怕人生中那些不確定性因素,畢竟我們就是這麼過來的。
  • 心理TED丨拖延症人群的內心世界
    幾年前,我決定寫寫拖延這件事。我的行為方式總讓身邊非拖延者感到不能理解。我很想對世界上非拖延者的人解釋一下,我們拖延症患者的腦子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我們會拖延。首先我假設,拖延症患者的大腦實際上和其他人的大腦不以樣。為了驗證這一點,我找了家核磁共振實驗室,給我和另一個確定是非拖延症的人,進行了腦部掃描,我好將二者進行對比,今天我帶到現場,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希望大家仔細觀察,看能不能注意到差異。我知道大家並非專業的大腦專家,較難看出他們的差異,但大家不妨先看一眼,如何?這張是非拖延者的大腦,這張是我的大腦。
  • 《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12個拖延處理技巧
    導語:「拖延症」如流感肆虐,手把手教你戰勝它。處理拖延症是有技巧的,別輕易說做不到。
  • 學會6個步驟,從此告別拖延症
    這其實就是拖延症的一種表現。用物理學的定律解釋:一個靜止的物體會一直保持靜止狀態,除非受到外力的幹擾。一個運動著的物體會持續的保持運動狀態,除非受到外力的幹擾。趙本山在小品中說過一個段子:把一頭大象裝到冰箱裡需要幾個步驟?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只需要三個步驟。第一步驟是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放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
  • 拖延心理學-你以為的無能為力只是拖延而已
    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從拖延VS行為、拖延VS心理、拖延VS大腦、拖延VS徵服之戰、那我們和拖延症的戰鬥其實也是一樣的,雖然本能這個彪形大漢非常地強大,我們正面肯定是打不過,但是他的智商並不高呀,就跟七八歲的小孩子一樣。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認真寫作業怎麼辦?肯定是把他放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面,旁邊不能放動畫片,否則他就會分心。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他非常喜歡坐飛機。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在飛機上不讓玩手機,又沒有網絡,是絕佳的辦公場所。
  • 【研讀】《拖延心理學》
    如果你也有拖延的習慣,如果你想改掉拖延的毛病,卻苦於一直找不到方法,那麼這本書十分適合你。兩位心理學家通過她們在治療拖延症人群的實踐中,精準地找到了拖延症的根本原因。並且它能幫助你減輕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 上班族診療室 | 職場症候群裡有你嗎?
    職場症候群症狀是指:職場白領因長期工作生活壓力大,而出現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反應。以良好的工作心態應對突發工作與同事分享高麗參精EVERYTIME通力協作,解決工作難題「996」、「以司為家」等職場觀念很多人會出現上班時壓力大、精神緊張下班後空虛失落、對家沒有歸屬感等感受過度依賴工作帶來的成就感與自我價值
  • 拖延深處,是想儘可能久地待在自己的世界 | 書目治療師
    拖延似乎已經變成了現代都市青年的常態,以至於當我們看到這個段子時,無數人都驚呼「太形象了!」 拖延症患者的隊伍,也實在太過龐大了。在豆瓣,存在幾十個拖延症互助小組,規模最大的甚至有19萬人,幾乎所有人都在抱團找人監督自己, 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但凡想做點什麼事情,都需要下極大的決心,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才能勉強行動起來。我們深受拖延的困擾,已經太久了。拖延不但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在工作上的信用,在這個提倡速度與效率的時代,更讓我們陷入永無止境的自責與焦慮。
  • 看起來是個自律狂,實則拖延症晚期,最後期限的奴隸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積極主動、自律自主的人,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穩紮穩打地實現目標,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戳破了我對自己的美化,原來呀,我實際上拖延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