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渴望擁有一份「鐵飯碗」,這類工作比較穩定,福利待遇好,收入比較可觀,能一直工作到老。然而說起「鐵飯碗」時,很多人都會聯想公務員、教師,其實鐵飯碗還有很多。例如軍隊文職、事業編、菸草職工等。
其實國有銀行中的職員也是鐵飯碗,他們的工作比較體面,同時也非常穩定,其年薪高達30萬元,可以說工資待遇是非常好的,然而如今離職的人卻非常多。
我國銀行很多,不僅城市裡隨處可見,就連鄉鎮上也能看到不少銀行。這些銀行中,有國有四大行也有地方性銀行,同時還有為數不少的民辦銀行。
在各大銀行中,國有4大行薪資比較高,且工資待遇也非常好,員工的年薪不低,且還會逐年漲薪,以保證其福利待遇更高。當然,商業銀行的工資水平更高,以吸納更多員工就職。
只是,從最近半年的數據來看,銀行人才流失量很大,高達6萬人,且如今還在繼續反漲。這讓人好奇,難道「鐵飯碗」不香了?為何那麼多人從銀行離職?
1、晉升難度大不管做什麼工作,大家都希望職位不斷升高,就如同公務員,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漲一次工資。然而銀行工作穩定,今後的發展空間小,對學歷和業績都有要求,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是櫃員。
2、業績指標高銀行工作看似比較體面、輕鬆,只要完成業績就不需要有什麼發愁,每天早八晚五,日子過得很是愜意。實際上銀行的壓力並不低,每個月都有業績審核。為了能完成考核目標,很多人都會主動加班,完不成業績的就會主動離職。
過去多年裡,銀行對人才要求比較高,招錄本科以上的人,入職後還會有各種考核。如今卻不同了,銀行的入職門檻降低,競爭十分激烈,應屆生增多,老員工的危機感加大,部分人選擇了離職。
4、人工智慧取代如今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工智慧也融入大家的生活中,例如智慧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銀行也添置了智能輔助機器,這樣必然導致人工服務窗口變少,部分人可能要調崗,也有人索性直接離職。
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只要能夠努力堅持,積極投入到工作中,那就能改變自己,職場之路上也能迎來蛻變。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精彩內容即刻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