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英文翻譯做成產品
今天,從得到學到了關於產品的方法論,我決定,把英文翻譯當成產品來設計。
一、產品要解決的難題:
想要學習寫作,但是,沒有持續的素材來源, 寫作能力沒法得到持續的提高。
有了自己思考,但是在組織語句時,卻感覺很無力,意思表達不到位。
二、選擇:選擇那些真正會帶給我們改變的英文好書,比如《超越感覺》,《社會性動物》,《領導梯隊》,《動物農莊》
三、感受:以我自己作為案例,讓大家感受一下,翻譯好書真正能夠帶來的改變與好處。
四、流程:每天固定 300 詞,由我將比較難懂的單詞意思,附在原文裡。
而後,用中英對照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翻譯。
大家可以一起翻譯,也可以在我翻譯的基礎上修改哈。
五、邊界:今天是第十天。這件事沒有多難,每天一小段而已,翻譯質量也參差不齊,但持續做下去,就像種下一顆種子後,不斷澆水,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限制一∶這件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能間斷。
限制二∶這件事也不是永遠做下去,持續做 666 天。嗯,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但如果做到了,就會覺得自己挺 6 的,哈哈。
做到以後,也許會換成別的內容,也許會繼續英文翻譯,還不知道呢,再看唄。
限制三∶每天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發布這一文章,晚上十二點前,太晚了,看到這篇文章,想要跟著翻譯的人,也會因為太晚而作罷。那麼,固定在什麼時間呢?
早上 8 點,一些讀者可以在通勤的路上看。
於我而言,如果晚上沒有弄完,可以早上起來再做一下,然後發出去。自己也能保持早起的習慣。
六、意義:我是一個很貪心的人,我也曾經寫過,時間管理的秘訣,就是貪心一點。
在選擇英文翻譯來鍛練寫作時,我也有自己的貪念。
第一,通過閱讀英文好書,提升思考能力第二,通過翻譯,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第三,通過翻譯,鍛練自己的寫作能力。
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能夠發揮出三件事的價值,為什麼不做呢?
這個產品會不斷迭代,歡迎大家的參與
2
今日翻譯
The 「Science」 of Manipulation
操縱的「科學」
Attempts to influence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others are no doubt as old as time, but manipulation[操縱] did not become a science until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hen Ivan[伊凡] Pavlov[巴甫洛夫], a Russian professor of psychology[心理學], published his research on conditioned[有條件的] (learned) reflexes[條件反射].
對影響他人的行為和想法的嘗試,由來已久。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俄國心理學教授伊凡-巴浦洛夫發表了他關於條件反射的研究後,操縱才正式成為了一門「科學」。
Pavlov found that by ringing a bell[ 鈴] when he fed a dog, he could condition the dog to drool[口水] at the sound of the bell even when no food was presented. 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John Watson[沃森], was impressed[印象深刻的] with Pavlov’s findings and applied[應用] them to human behavior.
巴浦洛夫發現,如果在對狗餵食的同時搖鈴,一段時間後,只要聽到鈴聲,就算沒有食物,狗也會流口水。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約翰-沃森被巴浦洛夫的發現震驚到了,並把實驗成果應用到了人類行為上。
In Watson’s most famous experiment, he let a baby touch a laboratory[實驗室] rat. At first, the baby was unafraid. But then Watson hit a hammer[錘擊] against metal[金屬] whenever the baby reached out to touch the rat[鼠], and the baby became frightened and cried. In time, the baby cried not only at the sight of the rat but also at the sight of anything furry[蓋著毛皮的], such as a stuffed animal[毛絨玩具].*
在沃森最著名的實驗裡,他讓一個剛出生的寶寶觸摸實驗室的老鼠。最開始,他一點都不怕。但是,只要寶寶想要觸摸老鼠,沃森就會用錘頭敲擊金屬。聽到響聲,寶寶就會非常恐懼,並哭出聲來。很快,不僅看到老鼠,看到任何毛茸茸的東西,比如毛絨玩具,寶寶都會害怕地哭出聲來。
Watson’s work earned him the title 「father of behaviorism[行為主義].」
沃森的研究讓他成為了「人類行為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