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7/5下旬~6上旬參加了就職選考,目標是一家日本汽車業大手企業,我最後入職了該公司的R&D(研發部)。
我經歷的整個選考流程基本是:ENTRY SHEET→筆試→小組討論→第一次面試。
該公司的ES表,主要問了幾個問題:有關你的領導能力的體驗與其成果、申請我們公司的志望和動機、入職後最初想從事的工作與其理由。以上三個問題均需要600字以內填寫。
因為是技術流的職務,我覺得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歷成果填寫。結果通知會在5月末截止日期以後約3天,以電子郵件形式通知。
WEB TEST是玉手箱,是在小組討論的那天追加的筆試,記得考試的時間很長。
△日本市面上常見的對策集
玉手箱是英語,係數,語言,性格的標配,與SPI比難度稍高,尤其是英語。考試對策方面雖然沒做什麼特殊的,要做的話市場上的玉手箱対策就OK了。
我雖然不知道筆試考試的結果,如果不填塗錯誤的話感覺應該全對了,難易度大概是能通過網上測試的人都能夠筆試的程度。
關於結果通知,玉手箱會和ES同時送達,筆試結果沒有特別通知。
我先聊聊小組討論。
當時我們被問到的問題是「希望自動駕駛汽車所搭載的功能」、「本公司精神你認為是什麼」。參加的學生6人,面試官3人,用時一小時。面試官完全沒有參與進小組討論,只是聽取發表並提問。
總體感覺,面試官評價還是比較溫柔的,但只是一些相對的評價而已。6月中旬,大約3個禮拜後接到電話合格通知。
面試和小組討論在同一天。在一個小會議室進行,面試官兩人,進行了大約一個小時。問的問題大致有「有關自己的研究」、「至今奮鬥過的事情與處理方式」。
事前通知過要準備好履曆書、PPT(注意不是PC上的PPT,而是紙質稿列印出來的)、英語成績,PPT是表現一下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寫點自己做過的或者正在做的研究即可。
要注意這些並不是和人事擔當,而是與技術系的人員以研究內容為開端進行交流,可以放輕鬆暢談。原本安排是5分鐘的會話,但實際上面試官可能由此展開(感到他們想擴大話題),因此多準備一下陳述內容為好。
之後約5分鐘,會跟人事部人員進行面談。我自己覺得恐怕跟是否錄用並沒有關係,只是問一些工作地點等個人情況。
總之我覺得面試準備的重點,是關於自己研究以及技術有關的話題,該公司對於研究發表能力,以及通過會話表現出的交流能力尤其看重。面試的3天後會有電話通知。
關於面試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大體都是在小組關於研究內容方面討論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提出的問題。不過面試中對於自己的研究被問了很多,從多方面展開了話題。
比如被問了:「你的研究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公司也在做與之類似的,你覺得這個研究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類似的具體問題,不過別擔心,這些擴展問題哪怕不會回答也不會被扣分的。
沒有,都在自己獨立進行。
因為我應聘的是技術部門的工作,所以自然會對技術方面的知識有要求。但其實學生時代的技術專業知識,對於實際工作來說並沒有那麼的重要,還不如通過面試提問的回答,來猜測面試官對你的態度。
另外,同業界另一家超級大手的面試我也參加了。個人感覺與那裡生硬的面試相比,更加覺得這裡很靈活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