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體驗研究員】專業者中的通才:UX Researcher 都在做什麼?

2021-02-15 易心Microbit編程

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前,多半會考慮用戶習慣、美感、結構等等,但專業的 UX 卻是用數據真實地反應用戶習慣,透過各種研究方法來影響產品的誕生與更迭。設計思考的五個階段中:「同理使用者、定義問題、形塑創意、原型製作、反覆測試」,設計研究員會在「同理使用者、定義問題」做研究;在「反覆測試」做驗證,以達到「洞察使用者,以協助定位技術和產品」,包含:技術可能會發展成什麼產品、產品如何滿足客群需求、嚴謹地驗證產品是否滿足用戶。

研究員實際的工作內容?

研究員的工作通常第一步會先制定研究計劃:包含大綱、需求端溝通、尋找現有數據與設計用戶過濾問卷等等,而用戶的樣本數也會依據項目規模來調整。接著進行使用者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或問捲來建立使用者習慣的側寫。

求新求快的新創團隊可能一天內做 5 到 6 位內部調查就緊接開發;有規模的大企業因為開發會動輒上萬名用戶、上千人的部門協作,所以用戶研究會較久,通常多半一到兩周,過程也較嚴謹,問卷數量以百為單位。

接著報告產出,把用戶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撰寫報告書就是研究員的成果結晶:大至考驗分析、統整與書寫能力,小至訪談逐字稿紀錄的耐心與檢查文句的細心。因為結案方式可能採用匯報方式總結、或是進行工作坊以協助其他設計協作者產出成果,所以也必須思考進行工作坊時的簡報。

「如何洞察與轉換考驗設計研究員的功力。」外商顧問公司的設計研究員W與我們分享:

在工作坊上如果是用「我們如何提供住戶一個客制化的服務?」作為問題發想,那設計師很可能被局限於客制化的室內或家具設計。但如果是「如何協助購房者滿足他的設計夢?」同樣的議題,看似只是話術的不同,但不同的問法就會給設計師們比較大的發揮空間。在發起討論時,設計研究員就像引導者、主持人,所以即使有訪綱,依照現場狀況做發揮,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而整個研究過程,設計研究員會和多方合作。例如在製作分析報表時,設計研究員會專注於數字與統計,視覺設計師則會協助產生簡報與圖表畫面。又例如當在研究醫療領域時,設計研究員會回饋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人因工程師則是以科學方式一起研究⋯⋯等等。

如何成為設計研究員?

「會對市面上的產品感到不滿,而想做點改變。」W說這是最適合的入行動機。

設計研究員沒有相對應的科系,但是多會要求其專業為碩士學位。目前業界由心理系、人類學系等熟知使用者心理與善於分析的科系擔任,或是已經有設計背景的人擔任,像W是工業設計碩士背景,好處是當在做分析報告時,可以輕易用視覺做呈現,並且可以快速理解設計師的想法進行有效溝通。

設計研究員注重軟實力,快速搞清楚事情、做總結,並且有理性的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能力,才能進行有效溝通。專業技術部份由於使用者體驗要兼顧人、科技與商業,W建議「先建立用以立足的第一個專業,再去向其他領域擴展。」

工程背景的研究員,學習培養美感,有助於理解設計師。設計背景的研究員,學習商業統計,有助於數據分析;或是學習程序,有助於理解科技與網絡服務產品。或是依據自己想進入的產業類型,先行閱讀產業信息,也非常有幫助。「專業者中的通才」是成為資深設計研究員的關鍵。

不管是顧問公司或是企業內的研究員,當專業不是問題後,考驗的就是影響力。如何讓調查結束後,「研究」真的帶來改變,不是只考慮到用戶需求,而是讓產品兼具用戶需求與商業價值,也是研究員更上一階的能力,這時候部門間、與客戶的協調溝通就很重要。

如果想入行可以尋找設計顧問公司當實習單位,或是接觸有設計研究員的公司,通常是網絡科技服務業、電子科技製造業,以利後續進入產業有相關經驗。

======================

相關焦點

  • 造價人做專才,還是做通才?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深度和廣度兩個維度,造價工作亦如此。
  • 什麼是UI、UX ?10張圖告訴你!
    什麼是UI、 UX?或者說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 UX與UI到兩者有什麼區別?
    很多概念在國內會有了新的解讀(誤讀),那麼,國外的優秀設計師和設計團隊,他們對此又有什麼樣的觀點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譯文。————————  譯 文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討論過的話題--「 UX 和 UI 兩者有什麼區別?」 我們關於這個話題討論了太多太多,就像一個陷阱。我經常交換著使用這兩個名詞去告訴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到底在做什麼?」
  • 通才和專才,到底哪種更具有競爭力?
    通才往往是隨波逐流,而專才卻能成為真正的弄潮兒,山高人為峰,術業有專攻。如果人才沒有了主攻方向,猶如在黑夜中失去了光明,輾轉反側,有心攻關,而無力攻破。藝不在多,能精就行,唯學能博,唯專能精。毛澤東同志曾說過,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學而不專,雜而不精,尤是如此,若在科技文化面前淺嘗輒止,那只能傷其皮肉,卻難以斷其筋骨,唯有畢其功於一役,方能處於不敗之地。
  • 通才和專才誰更強?
    假設你是一家投行HR,你面前有兩位前來應聘的面試者,他們的學歷都無可挑剔——名校頂級MBA畢業生,都致力於投身金融業——但不同之處在於,第一位面試者在讀MBA之前是從事廣告行業的,然後在諮詢公司實習過;第二位在讀MBA之前就在投行工作,在讀書期間也在投行實習。你會選擇第一位還是第二位?
  • 通才/專才如何選擇?
    白領工作的職業定位就是兩種:一種是所謂「通才」(generalist),往上發展就是職業經理人,亦即「通用管理」(general management)的職業發展通道,這類人似乎並沒有特別精深的專業能力,啥都懂一點,對業務的知識浮於表面,主要靠個人情商,搞人際關係,籠絡人心,忽悠客戶。
  • 通才的八個標準,老闆不可不知!
    我們常常提到,一個老闆在選用高管的時候,在品德和價值觀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把握一個用人原則,那就是:棄用偏才,重用通才!很簡單,偏才喜歡自我表現,對別人的長處不感興趣;兼才見多識廣,懂得欣賞各種人的優點。兼才就是通才,本身平淡無味,才能夠調和五味。這樣的人才能很好的發揮各方的作用,把整體的力量凝聚起來。如何發現通才呢?換句話說,通才的標準有哪些呢?
  • 通才和專才 | 職業選擇和怎麼在諮詢公司內做人
    管理諮詢、實施諮詢和IT諮詢的關係領導力 | 專家和管理型人才的衝突與平衡白領工作的職業定位就是兩種:一種是所謂「通才」(generalist),往上發展就是職業經理人,亦即「通用管理」(general management)的職業發展通道,這類人似乎並沒有特別精深的專業能力,啥都懂一點,對業務的知識浮於表面,主要靠個人情商
  • 周末好好跟親戚解釋UX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所以設計師是什麼?小編是什麼? 更可怕的曠世難題是:「如何跟親戚解釋UX設計師是做什麼的?確定目標我們不求把業界中「UX、UI、交互、視覺…」這些模糊的概念解釋清楚,只求讓親戚們了解我們「高大上」的工作內容。讓他們不要再向我們提出P正臉圖、做視頻、修電腦、衝點卡等等各種荒謬的需求。2.
  • 知乎回答 | 在國際學術會議做一小時英文報告是什麼體驗?
    小編按:在國際學術會議做一小時英文Tutorial報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需要付出什麼、又會收穫什麼?一起看看我們的同學怎麼說~2019年11月14日,我作為Tutorial報告者參加了一個學術會議。這個會議是數據挖掘方面的國際頂級會議,我在會議上做了一個小時的全英文Tutorial報告(備註:許多學術會議都設有Tutorial環節,會針對某個研究方向做一些基礎性的介紹和綜述,講授一些參會者感興趣的內容)。
  • UX 到底什麼是UX Design(user experience design)?
    分享交流的時候,有小夥伴質疑,UX,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設計裡哪一塊不涉及到用戶體驗?有必要單獨存在這麼一塊麼?公司裡有必要單獨搞一個用戶體驗設計師麼?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唔,這個問題,我自己看來,是有必要單獨列出來的(不然我現在寫的東西就沒啥意義了)。但是我的知識儲備還不足以讓我系統的來論證這個問題。但是!
  • 少年研究員 | Work Hard, Party Hard
    各個組分工合作,齊心協力,每個人都認真地寫作自己的演講稿,爭取明天會有一個完美的表現。製作好PPT後,我們把中文版的PPT轉換成英文版並給外教Sonja審閱,外教給我們指出了問題並提出了改進建議。隨後我們根據自己的問題和老師提的建議去修改和完善PPT及演講稿,希望能為周六的演講比賽和之後的論文寫作打下好的邏輯基礎和豐富的內容支撐。
  • 從小白到大神,這就是她自學 UI/UX 各階段的心路分享
    因為中文太差只能看簡中文章,或者整頁丟去Google翻譯。繁中文章?這時間幾乎沒有專門的設計站在介紹UI / UX,全靠新同文堂把簡中轉繁中。x招解決oo問題但他X的我就是個剛畢業的菜鳥,連素描都畫的2266是能高出多炫的東西?剪剪素材拼拼公家單位最愛環保地球風格還差不多(參考第一次做研討會主視覺就上手之「環保三寶」的應用)狂爬Adobe Photoshop Design & Illustration Tutorials by Envato Tuts+ 的教學。可能是他們就算現成寫好好的的步驟,自己照做出來還是差了點味道。
  • 如何挑選 UI/UX 設計課程
    這單位不懂什麼是 UI、也不知道什麼是 UX。UI/UX 設計師要懂的「互動」不是 jQuery 之類的程序代碼,而是講「使用者的行為」,輸入、輸出,操作流程、頁面狀態等等。說教 UI ,結果拿網頁技術充當「互動」、不提使用者的,要想清楚再報名啊。
  • 大問題 | 小回答 你問UX能做什麼,現在我來告訴你
    這一切只因為希望可以真正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做一些事情,這也是作為學生難得可以接觸到的真正的關乎落地的相關課題項目。BNUXer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使用了傳統的用戶調研等設計方法,由於很多項目涉及到了實際利益相關方的「撬動」過程,需要整個項目成為一個生態的閉環——例如如何協調醫生日常工作過於忙綠與罕見病誤診率高的問題,我們就必須設計出能幫助醫生減少誤診率的機制。
  • 在法國學習網頁設計然後成為UX/UI設計師是怎樣的體驗?
    很多同學都想了解UX/UI到底會學習什麼?學完之後能做什麼?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畢業於法國高等設計學院(ECV)的Anaëlle Ho Thanh的專訪,她現在就是一位UX / UI設計師。一起看看她的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吧!
  • 做一名島國女優是種什麼體驗?
    大部分人,都是為餬口。要考慮的,無非就是錢多不多,活重不重。享受不享受這份工作?跟家人的關係怎麼樣?以我們日常感受到的社會寬容度來論,這關係,要多糟糕有多糟糕。這讓她當場暈了過去。但它又的的確確是個問題,因為如果這樣做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就會下降。我們大部分人能給出的尊重,充其量,也就是覺得這是一個人的自由,與他人無涉。做出那個選擇的人,即便別人不說,自己心裡也會經受千萬種煎熬。
  • 從小白到資深UI/UX設計師的7個步驟
    在練習設計技能之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一些設計原則。網上有數百萬篇文章供我們了解設計新趨勢、實際使用案例和各類教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們。沒有什麼方法能比學習他人經驗更加有效、快速地提升自己了。所以,用一杯咖啡和一些鼓舞人心的文章來開始你的一天吧。早晨學習新東西會開闊你的思維,並在為你這一整天的創造力騰出空間。所以,時不時地,休息幾次,利用碎片時間多讀一些文章。
  • 不了解門店員工,你做什麼都是錯!
    比如他們好不容易由普通店員升為了店助,但是最後居然淪為了店長的小跟班,所有亂七八糟沒人做的事情都給店助做了,甚至有時候店長和店助明爭暗鬥,門店業績增長陷入困境。而原本,店助是一個很好的店員,銷售能力等很強,結果卻去幹雜活了,對門店來說毫無價值。店助角色發揮出來,門店增長會變得更加良性、可持續。在他看來,大店要放兩個店助,讓他們相互競爭,但是店長要協調好,做好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