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做了哪四個決策讓貝爾公司一直處在時代前端?| 過年讀點書(純享版)

2021-02-18 i黑馬

以下是向你推送的第一篇書摘——《費爾做了哪四個決策讓貝爾公司一直處在時代前端?》,選自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

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決策。他們所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他們重視的,是分辨什麼問題為例行性的,什麼問題為策略性的,而不重視「解決問題」。他們的決策是最高層次的、觀念方面的少數重大決策,他們致力於找出情勢中的常數。

所以,他們給人的印象,是決策往往需要寬鬆的時間。他們認為操縱很多變數的決策技巧,只是一種缺乏條理的思考方法。他們希望知道一項決策究竟涵蓋什麼,應符合哪種基本的現實。他們需要的是決策的結果,而不是決策的技巧;他們需要的是合乎情理的決策,而不是巧妙的決策。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麼時候應依據原則做決策,什麼時候應依據實際的情況需要做決策。

在美國商業史上,有一位不大為人所知的企業家,他也許是一位最有效的決策人。

他就是20世紀初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費爾擔任該公司總裁,是在1910年之前,直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前後將近20年。在這段時期中,費爾創造了一個世界上最具規模、發展得最大的民營企業。

電話系統應該民營,在今天的美國看來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在世界發達國家的電話系統中,只有貝爾公司經營的北美洲(包括美國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和安大略兩省)不是由政府經營。儘管享有壟斷,而且原有市場也已飽和,但是作為一家公共事業公司,能經得起風險並能在風險中飛速成長的,只有貝爾公司。

貝爾公司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成就?絕非由於幸運,也絕非由於所謂「美國人的保守作風」。主要的原因,在於費爾擔任該公司總裁將近20年之內,做了四項「戰略決策」。

起初,費爾看清了一個電話公司如果想保持其民營形態,自主經營,必須有突出而與眾不同的局面。當時,歐洲各國的國營電話公司都經營得很穩健。費爾想,貝爾公司如果也認為「平安就是福」,就能不被政府收歸國營,那是靠不住的,遲早難以避免政府的接收。他認為僅採取防守政策,最後結果肯定是失敗,防守政策將麻醉管理層的創造力。

因此,費爾有了第一個重要觀念:貝爾公司雖是民營企業,但是應該比任何政府機關都更加照顧社會大眾的利益,而且更為積極。出於這樣的考慮,費爾做出了第一項大決策:貝爾電話公司必須預測並滿足社會大眾的服務需求。

所以,費爾擔任公司總裁後,提出了「為社會提供服務是公司的根本目標」的口號。在20世紀初期,這是絕難為人接受的口號。而且,費爾並不以提出這句口號為滿足,也不以管理層應確能兼顧服務與盈利為滿足。

他還制訂出了用以衡量管理人員及經營水平的統一尺度,用以衡量服務工作的好壞,但他從來不強調利潤完成的情況。經理只對服務情況負責,至於公司的管理和資金的籌集,那是公司高層的任務,他們要負責把公司的最佳服務轉化為適當的收益。

與此同時,費爾還有一項新認識:一個全國性的電信事業,絕不能是傳統的自由企業,換言之,絕不是一個無拘無束的事業。他認為如果想避免政府的收購,唯一的方法便是所謂的公眾管制。所以,一項有效的、公正的和有原則的公眾管制,是符合貝爾公司的利益的,而且事關公司的存亡。

所謂公眾管制,在當時的美國雖然不是個生疏名詞,但在費爾先生提出這項結論時,公眾管制並無力量。當時企業界堅決反對,法院方面也不支持,所以有關公眾管制的法律條文無法實施。公眾管制委員會的人手和經費都不足,所以委員一職都成了第三流政客無所事事的閒差。

但是費爾先生卻決定把實現公眾管制作為貝爾公司的目標。他將這一目標交付各地區的子公司總經理,責成各子公司設法恢復各管制機構的活力,倡導管制及等級審定的觀念,以期能有公平合理的公眾管制,一方面確保公眾利益,另一方面又能使貝爾公司順利經營。由于貝爾公司的高層管理成員包括子公司的總經理,所以整個公司及其所屬每一子公司,都能朝向這一目標而努力。

費爾先生的第三個大決策,是為公司建立了貝爾研究所,並成為企業界最成功的科學研究機構之一。他的這項決策,也是以一個壟斷性民營企業必須自強不息才能保持活力的觀念為出發點。他在做這項決策時,曾經自問:「像貝爾公司這樣的壟斷性企業,應該如何永保其雄厚的競爭力?」當然,他所說的競爭力,並不是通常在有同業競爭情況下的競爭力。

但是他知道,一個壟斷性的企業如果沒有競爭力,就很容易變得刻板和僵化起來,無法適應變化,無法謀求自身的發展。

在費爾看來,一個壟斷性的企業雖然沒有對手,但是應該以將來作為對手。電信事業以技術最為重要,有無前途,都視其技術能否日新月異。貝爾研究所就是在這一觀念下成立的。老實說,貝爾研究所絕不是企業界所設立的第一個研究機構,但卻是第一個以更新現有產品為己任的研究機構,儘管那些產品當時收益還不錯。

貝爾研究所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正式成立的時候,確是當時企業界的一項令人迷惑的創新。即使在今天,恐怕也沒有多少人能了解所謂研究,其實是「舊世界的破壞者」和「今天的否定者」,目的是創造一個不同的明天。大多數研究機構都進行的是防禦性的研究,但求能維持「今天」,而貝爾研究所一開始就放棄了防禦性的研究。

最近十多年來,費爾的觀念已由事實證明了其正確性。貝爾研究所第一步發展的通信技術,已使整個北美洲成為一個巨無霸的自動通信網。後來更發展到連當初費爾本人也沒有夢想到的領域中了,例如電視節目的轉播、電腦資料的傳送,以及通信衛星等等,都是最近幾年成長最快的通信技術。今天種種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包括信息處理的數學理論,以及諸如電晶體、電腦邏輯設計等的新產品及新方法,大部分都得歸功于貝爾研究所之首開其端。

在費爾任期的最後階段中,他又做了第四項重大決策。那已是20世紀20年代初了,他開創了一個大眾資本市場。這項大決策的出發點,依然是為了要貝爾公司作為民營企業能繼續生存下去。

許多企業之所以被政府接管,多半是由於無法取得所需的資金,而非由於社會主義。在1860~1920年間,歐洲的許多鐵路公司被政府接管,主要就是由於這個原因。英國的煤礦和電力公司由政府收歸國營,也是因為缺乏推行現代化所需的資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通貨膨脹期間,歐洲大陸的許多電力公司也是因同樣的原因被政府接管。當時各公司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不能提高電費,結果弄得雖然有心改善經營,可是卻無法籌措資金。

費爾做這項大決策時,他本人是否已看了這個問題,現已無法查證。不過,他確實已經了解到貝爾公司需要大量資金的供應,而這些資本又不能從當時的資本市場取得。20世紀20年代的資本市場只是投機者的市場,當時許多公用事業尤其是電力公司,都曾經設法發售股票,以期吸引投機者。他們組成了控股公司,設法使公司普通股具有較佳的股息,但公司所需的營運資金,仍要按傳統方式從保險公司之類的金融機構來獲得。

費爾認為,把企業的資金來源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風險是很大的。

費爾的構想,是發行一種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普通股。但他設計的這種股票,與當時的投機性股票完全不同。他的設計著眼於社會大眾,尤其是當時新興的所謂「莎莉姑媽」的中產階層的主婦。「莎莉姑媽」手頭擁有遊資,想投資,但卻擔不起風險。費爾設計的AT&T普通股,正是針對「莎莉姑媽」的意願:這種股票股息有保證,完全符合她們的需要。而且,這又是一種普通股,能享有資產增值帶來的好處,還可免於通貨膨脹的威脅。

但是嚴格說來,所謂「莎莉姑媽」型的投資人事實上尚未完全形成。擁有資金有購股能力的中產階層當時才剛剛出現。他們仍沿襲傳統的習慣,有餘錢都存入銀行或購買保險,敢於冒風險的,就進入投機股票市場。當然,這並不是說費爾創造了「莎莉姑媽」。這只是表示他誘導當時的「莎莉姑媽」成為投資人,動用她們的儲蓄,符合她們的利益,也符合貝爾公司的利益。這一決策使貝爾公司在近50年來,一直有充裕的資金來源。

直到今天,AT&T普通股仍舊是美國和加拿大中產階層投資的對象。

而且,費爾也設計了自己的一套實施辦法。那些年來,貝爾公司一直沒有依賴華爾街,而由公司本身成為股票的承兌人和包銷人。當初費爾的財務助理季福特是這一制度的主要設計人,在後來他接替費爾出任貝爾公司的總裁。

費爾先生的四項重大決策都是有針對性的,都是為了解決公司和他當時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大決策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決策。

我是驚喜的分割線

從此刻開始

i黑馬(ID:iheima)正式開啟春節假期模式

品質依舊 驚喜更多

留言區寫下自己的「讀書感悟」

我們將精選10條最走心的留言

送出10本書摘原著

(回復留言的形式通知獲獎者)

今日活動圖書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魯克

機械工業出版社

除此之外

i黑馬已備好價值10萬元的新春大禮

不定時送給最愛我們的你

關注i黑馬,第一時間進入福利通道

微信ID:iheima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一天不看i黑馬(ID:iheima)
仿佛錯過了全世界

相關焦點

  • 做技術的四個層次,你處在那一層?
    先讀基礎書,然後多讀專業書,多去現場見識各種設備。一般最遲這樣10年,你就可以進入小康生活了,工作不會太累,在公司受人尊重。2005年我在西安找工作,因為之前是在全國最大的氣動元件廠設計閥,西安做機械系統的公司不要我,有的因為我CAD不熟悉,有的因為我沒有做過機械系統。最後,進入一家液壓系統公司,學做液壓系統。那個公司的總工是航天二院一個退休老師傅不會計算機畫圖,他做好的方案拿到技術部找人幫他輸入電腦,我就立即幫他出電子版原理圖。
  • 僱主一直遲發工資是否合法?
    在公司沒有取得收入時,他的僱主聲稱自己可以延期至正常發薪日五天後再支付員工工資。該名讀者稱自己居住在新斯科舍省,勞工局對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答覆。僱主一直遲發工資已經導致這名讀者的許多同事被迫支付空頭票費用(NSF fee),他想知道僱主的這種做法是否合法?
  • 小書也值得讀一讀
    大書講道理,小書講方法。
  • 《Apache Kafka實戰》臺版書出版
    今天收到了《Apache Kafka實戰》的臺版書。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臺版技術書籍長什麼樣子。
  • 在浮躁的時代裡,做一個認真的人
    難免認真的人會難過,人們都開始追捧圓滑,卻又各自刻薄;人們說要真相,卻不過吃個瓜當成談資。我記得有一次演講的時候,一個讀者說,他因為講原則,被整個部門的人討厭。原本只需要敷衍了事,現在卻得認認真真,就因為這,他在部門裡被孤立了。 難免失望,難免失落,難免懷疑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 公文寫作讀摘寫學習法,能快速提升大家寫作水平的小技巧
    ,筆者反問他,「你想寫好公文,做功課了沒有」,他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我天天在尋好老師,看你發了好多精品文章,做了很多功課,終於找著你了」,筆者耐著性子再問,「那你還做了什麼努力」,他很無奈地說,「等啊,等老師有時間幫幫我,我就能提高了」。筆者無言以對,真不知道還能不能愉快地聊天。公文寫作是自己的事,等著別人去搭救,永遠不可能。
  • Web前端面試官會問什麼,不懂性能優化的前端不是好前端
    金三銀四臨近,馬上又到了要為跳槽面試做準備的時候。面試是每一家公司招聘流程裡面必不可少的環節,一個人求職能否成功,很大因素就看面試時候的表現了。一般來說,HR面試官會拋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這些:1、進行一下自我介紹;2、簡單說一下對面試公司的了解;3、談一下對應聘崗位的看法;4、針對崗位,簡單考察一下求職者的崗位技能;5、談一下上份工作職責內容及工作結果;6、說一下目前薪資要求;7、談一下離開上家公司原因以上關於HR問的問題結束以後
  • 第1版記事本圓夢計劃來了
    在兩年前我都已經不知不覺的加入了豆瓣記事本圓夢計劃小組,早半個月我讀了深夜書桌一篇關於圓夢計劃的書評,今天無意中又在豆瓣看到,看來我和它有緣啊,看了下這個圓夢計劃的模板,我覺得和我自身的價值觀還是很相符合的,這相當於一個自我管理系統,我也一直想做一個自我管理系統,而且最近也定了年目標,發愁怎麼一步一步的去執行,這個圓夢計劃真的可以幫上我的忙。
  • 前端工程師的工資有多少,你真的了解嗎?
    就目前來說,WEB前端工程師的整體趨勢是越來越好的,近些年來,前端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前端工程師的技術能力也越來越被認可,不再是被調侃的對象!個人能力這一點恐怕不用我說了吧,你能做什麼事拿多少錢,肯定是你的能力起重要作用!都做一樣的事,你做的更漂亮;別人做不了的事,你能做;別人遇到問題,你能快速幫別人解決。
  • 做過十幾套workbook,它們的區別到底在哪?
    一直想寫寫作為用戶(的媽),對每個不同的workbook感覺如何,區別在哪?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推送。        中文也有很多workbook,比較出名的就是一課一練和金三練。總的來說中文的workbook好玩性不強,但內容還挺紮實的。大家如果有好的中文workbook,麻煩評論裡來推薦下哦。
  • 合夥做生意長久的原則(不管做哪一行都要讀一讀)
    合伙人最忌諱相互猜疑,要相信,不管任何時候。自己多吃點小虧,讓對方多佔便宜。要知道,沒有絕對的公平合理。只有多為你的夥伴做奉獻。親兄弟要明算帳,不要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後都是一些無原則糾紛。【最適合做合伙人的10類人】1、彼此是談得來的朋友。2、有共同的人生價值觀。3、彼此能充分了解信任。4、遇事彼此易溝通。
  • 知識經濟時代的公司概念
    根據我的觀察,日本學界戰後整體偏左,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大學一直擁有不菲地位,同時日本文化也使得道德論在商業實踐與分析中尤其突出,典型就是澀澤榮一提出的「義利合一」,他不僅是日本明治時代成功商人,更是被譽為日本企業創辦之王。
  •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讀書要選好領域選好書!
    前段時間各大平臺被四本「神書」席捲--《狼道》、《鬼谷子》、《墨菲定律》、《羊皮卷》。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這四本書我也粗略讀過。讀的時候感覺非常有道理,有種在讀人生成功寶典的虔誠感,但事後細想對自己有似乎沒什麼用,反而浪費了大量有意義且寶貴的時間。
  • 德國BWL專業博士應該在哪讀:大學?研究所?還是企業?(加強版)
    首先就是只要在企業讀博不管哪個專業的問題, 公司的目標跟大學的研究目標永遠不一致,大學要的是研究領域的contribution,公司要的是商業價值。我們領域的話就是大學可以接受invention,公司只要innovation,然後企業博士就要在這兩者裡面夾縫中求生存。
  • 學歷低參加Web前端培訓,靠什麼和別人競爭?
    很多同學想要學習的同時,也在擔心培訓完工作好不好找,也有很多人非常困惑,學歷低參加Web前端培訓,靠什麼和別人競爭?說到底,學歷只是候選人在求職時企業關注的一個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考察專業能力是否達標。相比其他行業而言,IT行業一個重要的標識就是輕學歷、重能力。
  • 銷售入職新公司別著急聯繫客戶
    三公司的成功案例/競爭對手了解嗎?三售前資源能調動嗎?四渠道代理熟悉嗎?五價格體系都清楚嗎?六內部下單流程清楚嗎?往期精彩文章老銷售跳槽如何順利通過試用期有了目標,如何做一個計劃?2021年你要完成哪些目標?
  • 做SWOT分析一定要問的28個問題
    你可以做的就是退後一步,從更高層次的視野來看待局面。這就是SWOT的用武之地,會幫助你分析公司如何走到現在,又如何安排下周,下個月,甚至明年的工作。在這篇文章,我將向你展示怎樣使用SWOT,並提供一個SWOT問題清單,總計28個問題,可以讓你獲得自己的SWOT分析結果。
  • 前端新手教程!如何快速入門web前端
    心態和個人的一些學習方法先說心態問題,經常看到網上很多說前端容易,所以想來學習的。其實,目前隨著前後端分離,前端也逐漸趨向工程化,並不是嵌套在後端項目中寫寫htmlcss就可以的了,需要學習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希望大家能保持一直學習的心態和對前端的興趣,在入門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即使是最簡單的代碼也多敲多練習。
  • 2021新一輪的前端面試題
    馬上就是元宵節了,過了元宵節新的一年也就正式開始,過年的心就要收一收了。
  • 讀《曹操傳》有感
    讀《曹操傳》有感    曹操傳,是《中華歷代帝王傳》其中一本,購於寧波天一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