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技術的四個層次,你處在那一層?

2021-02-19 機械工程師精英

我們公司機械組很多人是靠關係進來的,當然其中有挺努力的。他們對我的看法不太好,主要是因為我不教他們液壓。我不教他們的原因是,他們不讀書老問溢流閥是怎麼工作的這類問題。

         其實,沒有高深的技術,絕大多部分的技術都可以從國內外的教科書上找到基本原理。先讀基礎書,然後多讀專業書,多去現場見識各種設備。一般最遲這樣10年,你就可以進入小康生活了,工作不會太累,在公司受人尊重。


           好的技術人員就像好的醫生,什麼病輕重到什麼程度,該用什麼最基本有效的藥品就是名醫。2005年我在西安找工作,因為之前是在全國最大的氣動元件廠設計閥,西安做機械系統的公司不要我,有的因為我CAD不熟悉,有的因為我沒有做過機械系統。最後,進入一家液壓系統公司,學做液壓系統。那個公司的總工是航天二院一個退休老師傅不會計算機畫圖,他做好的方案拿到技術部找人幫他輸入電腦,我就立即幫他出電子版原理圖。一個月後,我就能指出他方案中的不 足,並照貓畫虎的學會了做液壓系統原理圖並成為畫液壓站的主設計。之後半年,我看完了省圖書館所有液壓系統的書籍。和我一起進這個公司的都比我大3歲的兩點個學液壓的本科生,一個不會畫圖,一個看不懂減壓閥怎麼工作。學習成就了我學會工業液壓站設計,雖然後來中斷幾年,現在每天看10頁專業書。

            中國的國企就是技術的墳墓,那裡的人下班就回家,基本不看書,也不教徒弟技術,只讓徒弟跑腿。我爸爸是國企退休的,每天晚上阻止我看書,認為在家不應該看,這註定國企必亡。記得,在濟南華能時,看到某處室的大姐拿著買書的發票找領導報銷,我就很歧視她。一個技術人員如果連買書的錢都捨不得的話,就不可能有大做為。

          現在我帶了幾個員工,對自己的員工都是說你最近趕快看完哪本書,先看我們產品上有的元件,工作你自己做方案,你確定沒有問題拿給我看,有什麼問題大家一起討論。這樣,他們的成長主要是靠自己,他們自學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他們以後成長的好了,也不會覺得欠我的,他們是靠自己努力幹的好,我 只是協助他們。我給他們將998大俠說的,28歲4000米,願意學習,現在不晚,正當時等等。最近他們都很努力看書,進步很快。

          簡單來說,選個減速機,要到廠家的英文樣本,按照樣本上的步驟選,核算壽命,讓廠家出壽命報告確認壽命,OK 就不會出問題。有合作公司曾經用世界上最好的減速機,工作點選的不合適,故障率很高,他們就給老闆說那家世界上最好的美國減速機工廠的減速機質量不好,現在我也不能說破。比如用馬達,以前那種場合不能用某種馬達,他們非用,機子1000多小時馬達就出問題,然後換馬達,清洗系統。其實,就算你是一個外行,叫來幾個主流馬達廠家,讓他們幫你選,你自己校核一下或找液壓專家校核,也不會出問題。但是有很多中國混混工程師,以為自己了不起,瞎選,最後成批量出 事。老闆不懂機械,他們就把責任推給元件廠家。


           深一點,要一個剛畢業的基礎好的學生,認真學一遍機械設計手冊齒輪部分,看本液壓書,一個月時間,讓他做液壓系統元件選型和減速機選型,都不會出大問題。

            技術第一層次:認真,不懂或沒有把握就請教專家;


            技術第二層次:讀書,自己弄懂那是怎麼回事;


            技術第三層次:把讀的書結合工作,深刻理解了。


          技術第四層次;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認識和改進寫成論文或專著,來一次知識升華。
     
           中國工業之殃,就是因為混混工程師太多,不讀書,整天打怪,還強行要求整天看書學習的技術大拿教他們技術。

           技術不是別人教的,是自己自學的,是自己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思考,改進的學習中得來的。整天躺在大樹下,要等一個大師給他本《九陰真經》看一遍就成為武林高手是不可能的。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你在哪一層?
    馬斯洛的人生五大需求層次,依次從最低層次到最高層次,看看你到哪一層了?如果全部達到,恭喜你的人生己經很圓滿,如果還沒有達到五個層次,還需更加努力,當然,排除對人生根本沒有追求,安於現狀的人。  1.生理需求: 包括維持生存的需求,諸如食、飲、睡眠、性慾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求。
  • 【秘密吸引力法則-四個層次】寫給有緣人
    【秘密吸引力法則-四個層次】秘密吸引力法則 初級的 就是朗達拜恩的6本書和一個視頻,
  • Java程式設計師不同層次的薪資對照,你在哪個檔口?
    第二層境界:世界如此之大,要學的東西很多修煉第二層境界的程式設計師,他們往往是從事了Java開發好幾年了,從第一層境界進階上來的好手,即,沒有被優勝劣汰掉的那批人。之所以說「沒有被優勝劣汰」這麼「殘酷」的用詞,並非危言聳聽,我們經常看到,在這一關掉隊的人們,由於志向偏離,或者吃不了苦,或者對困難估計不足,甚至是身體原因放棄軟體開發職業。
  • 恐懼的三個層次
    之前也有聊過,我們創業做的是供應鏈整合包括之前聊天大家也能感受到做這個事情 很重要的就是整合資源  你要整合客戶的資源 要整合供應鏈的資源但其實兩樣事情的主動權,都不在你手裡你只能讓大家儘量配合你,但畢竟不是你手裡的槍,你想指哪打哪,那還是不行的。
  • 費爾做了哪四個決策讓貝爾公司一直處在時代前端?| 過年讀點書(純享版)
    以下是向你推送的第一篇書摘——《費爾做了哪四個決策讓貝爾公司一直處在時代前端?》
  • 家庭記帳的四個層次 看看你達到了第幾層?
    今天,我們就接著記帳這個話題繼續聊,來談談記帳的四個層次。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954年,人本主義大師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5層的需求層次論
  • 做人,九層境界,你在第幾層
    不論你信,還是不信,這種明顯的差距,都有!做人,共分九層境界,來看看,你在第幾層境界。第一層: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沒有自己的主張。這類人,其實就是大家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韭菜!也是最為可悲的一個人群,人家拿著鐮刀,最先收割掉的,就是韭菜,就是小白了。
  • 這才是完整的馬斯洛需求層次,我們知道的都缺了一層---Z理論
    超越自我的Z理論1959年以後,他越來越多地涉及東方的觀點。對東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經創建的人性觀,結合他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
  • 提問新分享|如何使用邏輯層次提問法?
    你一定是你們公司的專家!諮詢行業的引領者!2. 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3. 你完全體現了專業主義精神!4. 看得出你專業能力很強!5. 你做的這個報告很不錯!6. 這個報告真漂亮!其實,這6句話基本體現了羅伯特·迪爾茨的邏輯層次模型。
  • 高手的自我成長路徑圖,4個層級,看看你處在哪一層?
    有人看問題永遠都只能看到因果,殊不知那其實只是相關關係。有人看問題永遠都是一個面甚至一個點,殊不知那是一整套系統。有人是別人說風,他就會說雨;但有人就能區分事實與觀點,能用批判性思維去思考。有人做起報告來條理清晰,重點分明;有人則用自己的演講將所有聽眾置於雲山霧罩之中。
  • 《怎樣解題》:解決問題的三個層次
    如果你曾經做過類似的問題,並會應用數學歸納法(參見第 43 頁),那麼這一題對於你來講也僅僅是一個「練習」而已了。但如果我們從沒見過這類題型,那麼這一題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問題」而不是「練習」了。我們可能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嘗試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該問題,問題越難,需要花的時間越多,第一次嘗試通常會失敗,而有時多次嘗試都會失敗。
  • 【工具】層次分析法(AHP)
    它的特點是把複雜問題中的各種因素通過劃分為相互聯繫的有序層次,使之條理化,根據對一定客觀現實的主觀判斷結構(主要是兩兩比較)把專家意見和分析者的客觀判斷結果直接而有效地結合起來,將每個層次元素兩兩比較的重要性進行定量描述。而後,利用數學方法計算反映每一層次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通過所有層次之間的總排序計算所有元素的相對權重並進行排序。
  • 你的圈子決定你的格局!進而影響你的層次!
    前幾天,小編看到一篇文章《你的格局決定著你的層次》,深有體會。主要講的是擁有什麼樣的格局決定了你會做什麼樣事。然而我想說的卻是,真正決定我們格局的,是我們的圈子。 在一個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一位發言人給現場聽眾做了這樣一個小測試,他說:「請大家每人拿出一張紙,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個人,也可以說是與你關係最親密的6個朋友,記下他們的月收入,然後算出他們月收入的平均數。這個平均值便能反映你個人月收入的多少。」測試的結果讓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 這是我給你最真摯的建議
    本文是我對你想轉行IT行業前最真摯的建議。任何事情,身處在外面,都有很多困惑和疑問。身處在內,都有很多無奈和憋屈。換個角度看世界,或許我們所面對的每一段經歷都是選擇與博弈的糾結與快樂,人生本來是不容易的。只不過多數時,你是感受不到不容易的。
  • 你真的會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嗎?
    簡單來說,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了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需求層次越低,動機越強,而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古人遇到饑荒時甚至會易子而食可見它給你帶來的動力有多強,但一旦你吃飽穿暖,就會想要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理想,也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問,你現在處在那個需要層次,你的答案是什麼呢?別急著回答,今天,檸檬要從一個新的視角跟你來聊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技術帖 | 關於SPM第二層的flexible factorial的一些看法
    本帖作為《用Matlab和SPM批量處理被試的經驗總結》的一部分目錄貼請見閱讀原文SPM第二層的
  • 用「產品經理方法論」打造一個成功的你
    雖然產品經理是一個相當專業的職業,但產品經理思維卻是任何人都需要的思維方式,從「產品」的角度,你更能理解,做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必須用不同的方法。如果用產品思維去看待上面的這些問題,答案就是四個字:用戶體驗。
  • 新解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在去年的3月份,有個朋友一臉困惑地來找我,說她在2018年底招聘了一個1995年出生的行政文員,女孩子形象氣質非常好,工作上也很敬業,從不挑三揀四、挑肥揀瘦,老闆很滿意。就這樣,原本3個月的試用期,老闆給她半個月就轉正了,而且薪酬比同崗位的人員多600元。老闆對我朋友的這次招聘非常滿意,年底還特意給了他一千元的紅包作為特別獎勵,我這位朋友也認為這次招聘是撿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