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緊張,實現有效社交?

2021-02-13 羅輯思維

今天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

如何克服緊張,實現有效社交?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我們在今天這本書裡,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無壓力社交》

作者:【英】吉莉恩·巴特勒

譯者:程斯露

出版:中國華僑出版社·後浪

1.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有社交障礙,只是在與人交往時會遇到緊張、不自在等小問題。據統計,12%的人都會在一生的某個階段,表現出過度關注別人的看法、習慣性閃避他人視線、不願意去人多的場合、與人說話時心跳加快等情況。幾乎所有人,都會在特定場合感到緊張,比如,當眾演講。

2. 關於社恐這個問題,每個人的表現形式可能會不一樣,但大多數人都能歸結於一個原因:過度關注自我,忽略外部世界。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很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比如,開會討論時,總是在擔心「我剛剛說的話是不是很蠢」,當你的心思全在自己身上,就很容易忽略周圍的信息,對事情無法做出準確回應。一旦事情辦砸,又會反過來譴責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3. 怎樣才能戰勝社交恐懼症呢?給你幾個方法。

重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遇到上述情況,你可以在日常談話中,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記錄下感受。比如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或者完全放在談話對象身上。對比不同的分配方法,對心理帶來的影響。多試幾次,你就能找到合適的注意力管理辦法,在交流時,表現得更自然。

 

4. 分清楚事實、感覺和想法。很多時候,感覺社交壓力大,很可能只是自己想太多了。比如,「我和朋友打招呼,他沒理我」,這是事實。「我感覺很失落」,這是感受。「他肯定對我有意見,不喜歡我了」,這是想法。你看,如果分不清楚事實、感覺和想法,就很容易產生焦慮。

 

5. 對自己的想法提出質疑。繼續剛才和朋友打招呼的例子,提出質疑的意思是,你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感受?我的想法對嗎?有沒有其他可能呢?」「或許朋友只是沒看見我而已?」想到這裡,面對「和朋友打招呼他不理我」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只顧著焦慮,而是考慮直接詢問朋友原因,或者再和他打一次招呼,讓他看見你。這比沉浸在猜測和焦慮中更能掌握主動權,內心更加堅定。

6. 設置進階目標。如果你平時和人說話都緊張,那最好不要在嘗試改變的初期,就要求自己成為能在公共場合談笑風生的人。太困難的目標,很容易失敗,讓自己喪失信心。所以最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做起。比如,先和餐廳服務員來一個友好的微笑,再嘗試和同事討論對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循序漸進效果才好。

7. 提前做好準備。要明確一點,沒有人能做到完全放鬆,哪怕是再厲害的人,也會有緊張的時候。緩解緊張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準備,列出應對方案。你可以把最常產生的焦慮想法記錄下來,比如「我不知道要怎樣和人打招呼」,再在後面寫上應對方法,比如「不如先對同事說一句『早上好』試試?」,當具體方法呈現出來後,也就更有信心照著方法去行動。

 

8. 無論成敗,都要堅持。克服社交壓力,是一個長期過程,成功需要鞏固成果,失敗要總結經驗重新嘗試。不要成功一次,就覺得大功告成;不要失敗一次,就覺得「我就是這種人」沒動力再改變。這兩種都不是好心態。不管你使用什麼辦法,都要告訴自己:至少堅持兩三個月,才能看到成果。

 

9. 嚴重時要就醫。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努力已經無法緩解情況,就應該及時諮詢專業的醫生。切忌隨便吃藥,一方面會讓你產生抗藥性,後期可能很難控制病情;另一方面,對藥物的過分依賴,會減弱你依靠自己克服問題的信心,一旦停止服藥,病情可能會復發。

 

讓我們對《無壓力社交》的作者吉莉恩·巴特勒、譯者程斯露、出版方中國華僑出版社·後浪,說一聲感謝!

最後與你分享金句:

戰勝「社交恐懼症」,最重要的一點,是多關注外部世界,不要過度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克服「社恐」的技巧,推薦你查看《無壓力社交》電子書。

感謝出版方特別提供的優惠:原價27元,特價14.99元

▽ 戳此了解更多

公眾號又又又改版了,為了不錯過推送消息,建議你按照圖片的提示,將「羅輯思維」設為星標(安卓用戶設為「置頂」)。

相關焦點

  • 演講緊張怎麼克服?克服緊張的3個方法
    ,一種是假裝不緊張的。」 由此可見,上臺演講會感到緊張是很常見的現象。 適當的緊張感,會有利於演講的現場發揮。但緊張過度了,就會發展為「焦慮」,這時反而會阻滯人們演講時的發揮。 演講緊張怎麼克服?這裡分享3個克服緊張的方法。
  • 怎樣克服上臺演講的緊張
    你是否在上演講臺之際緊張的不要不要的,那麼怎麼克服上臺演講的緊張呢,下面小穎老師為你整理克服上臺演講緊張心理,希望能幫到你。
  • 如何消除緊張心理,都有哪些有效方法?
    但是,怎樣才能克服這種緊張的心理呢?很多職場中的人都避免不了當眾講話,開會發言的場景,面對緊張,很多人都會出現緊張焦慮的心理問題,生理表現為手抖,身體抖,聲音抖,臉紅,心跳加速,大腦空白,不知道說什麼,出汗等。那麼,面對如此尷尬的場面,自信心肯定會受到嚴重的打擊,我們該怎麼去面對這些場合出現的緊張問題呢?下面介紹幾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助生活中的你。
  • 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
    以及過度的緊張。緊張到臺下的我都開始緊張擔心起來。是太久沒回學校,生疏了,還是上臺前想得太多,我不能確定。可我能確定的是,在未來的學習生活,在職場上,每個人都避免不了「上臺演講」這件事。上臺演講,也是職場能力的必備項目。大多數同學都說:上去好緊張。
  • 上臺演講緊張的根本原因及克服方法
    緊張怯場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幾乎每一位演講者都需要逾越這一道障礙。美國演講學家查爾斯·格魯內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脅論,以此來解釋人們為何會有緊張怯場心理。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理性的、社會的、性別的、職業的自我形象,當人們進行演出或演講時,其自我形象會完全暴露在公眾的面前,由於害怕自我形象遭到破壞,因而讓人們產生了窘迫不安的緊張怯場心理。
  • 上臺緊張如何克服,該怎麼緩解
    其實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或在陌生人面前,他們本能的會因為害怕而引起輕微的緊張恐懼的心理,這些心理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為這種害怕、膽怯影響了正常的發言,一到當眾發言就害怕,這就顯得不正常了。如何克服緊張,就需要在上臺剛開始之前,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自信起來,時刻充滿正能量,這樣就可以徹底的讓自己不在出現緊張,自然就沒有了緊張手抖的表現。
  • 如何克服害羞,提高社交能力
    可以說,害羞或多或少都會對我們的社交產生影響。那怎樣克服害羞,提升社交能力呢?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在《不再害羞》這本書裡,提供了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下面給你介紹一下。第一步,重新認識自己。很少人能做到真正了解自己,因為我們並沒有花時間去問自己喜歡什麼,也很少系統地梳理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等。
  • 究竟怎樣才能不緊張
    包括考證,考學,考工作…… 都需要面試,一緊張,全完蛋。 所以,究竟怎樣才能不緊張?我結合自己的案例,跟大家聊聊。以前我是特別容易緊張的一個人,上學期間,甚至一個小考,就能把我打敗。 一進考場就想上廁所,手心出汗,渾身哆嗦。 後來我發現,這是因為我包袱太大。 我總在考慮:「如果考不好怎麼辦?」
  • 如何治療社交恐懼症
    如何治療社交恐懼症又到了一年畢業季,又有一大批學長學姐即將步入職場,面對各種社交,是不是開始各種擔心了呢?
  • 四辯如何克服辯論質詢和陳詞時候的緊張情緒?
    問題節選:結辯的時候我基本都沒有辦法表述清自己想說的東西,會不自覺的加快語速,甚至念自己之前準備好的那部分稿都會很緊張,磕磕巴巴。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上臺緊張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是如此,那這是為什麼呢?既然如此我們想想,怎樣才能不緊張呢,或者說什麼時候我們不緊張呢,比如你給你的弟弟妹妹講東西,或者給你群小朋友講東西,你就不會緊張,為什麼?因為第一弟弟妹妹是親人講錯了也沒關係,這個錯誤的成本你付得起,第二小朋友得認知絕不會超過你的認知,所以你很自信能撐起這個場面,故而就不會緊張。
  • 王策|所謂有效社交
    王策在大一時也加入了學生會,作為一名得力幹事,與部門的人相處融洽。王策打開自己的微信通訊錄,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幾百號聯繫人。但是現在還在聯繫的有多少?很多人連贊友都不是了。但是回想大一的時候一項重要的社交活動就是,與剛認識的人互留微信和qq。越來越多的聯繫人讓自己感覺擁有了所謂的「人脈」——他們都是隨時能獲取幫助的資源。
  • 這四個建議幫助你克服社交焦慮
    今天推薦的書籍是《如何克服社交焦慮》,作者:[
  • 【心理】社交場合學會克服恐懼
    對於社交,「克服恐懼」永遠是第一要素。你不妨問問自己,到底擔心什麼?擔心說錯話?擔心旁人覺得你膚淺?還是擔心那位高高在上的前輩不搭理你?如何在社交場合如魚得水?下面提供幾個小技巧——你說什麼和說得正確與否並不重要,重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別人是否認可也不重要,因為你在呈現你自己。
  • 如何制定有效的社交媒體營銷方案?
    社交媒體營銷在數位化的時代,任何企業都不能忽視社交媒體營銷。
  • 李丹推薦書:《容易緊張的人,如何說話》
    在線閱讀當眾講話為何會讓你如此緊張不安很多人害怕當眾說話,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夠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沒有辦法消除內心的緊張感,導致自己在公眾場合不敢說話、不願說話、不會說話。我認為大家當眾說話緊張的原因有這幾種:一、過去失敗的陰影造成的影響;二、環境的改變;三、追求完美的心態;四、沒有經驗,缺少專業的訓練。當眾講話感到緊張的多方面原因害怕當眾講話其實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種表面現象。
  • 上臺演講緊張怎麼辦
    上臺演講緊張怎麼辦。緊張怯場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幾乎每一位演講者都需要逾越這一道障礙。美國演講學家查爾斯 •格魯內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脅論,以此來解釋人們為何會有緊張怯場心理。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理性的、社會的、性別的、職業的自我形象,當人們進行演出或演講時,其自我形象會完全暴露在公眾的面前,由於害怕自我形象遭到破壞,因而讓人們產生了窘迫不安的緊張怯場心理。簡單來說,害怕自我形象遭到破壞就是怕出醜、怕丟臉、怕沒面子、怕出洋相。害怕和緊張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環境先讓人有了不安全感,產生了害怕心理,才會導致緊張的出現。
  • 克服恐懼是你必須要過的關
    還有的說:「我因為擔心無話找話,陷入尬聊,乾脆不出去社交了。」我在Google上搜索「fear of networking」(社交恐懼),有5600萬條信息跳出來。很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對社交感到恐懼,有的人因為性格內向,不習慣主動社交,更喜歡宅在家裡;有的人因為社交陷入過窘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的人總覺得低人一等,根本不敢去主動社交;還有的雖然有心社交,但是擔心自己笨嘴拙舌,懷疑自己的能力;有的因為對社交場合不熟悉,所以產生焦慮;有的因為沒有事前做好充分準備,見了該見的人卻不知道說什麼好;有的人不喜歡也不擅長和陌生人搭話,所以寧可獨處。
  • 上臺演講緊張怎麼辦?
    電影《國王的演講》講述了英王喬治五世逝世,將王位留給了患有嚴重口吃的兒子艾伯特王子,這讓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中出醜,後在語言治療師的幫助下克服緊張障礙的勵志故事。如果沒有看過此電影的讀者可以抽空看下,會收穫良多。心理緊張是很普遍的一種生理反應,每個人在經歷上臺演講、會議主持,面對眾多人說話,或是參加國際重要比賽時,都會或多或少出現緊張心理。
  • 社交恐懼的人,如何調整自己?
    我們先來理解一下社交恐懼。就是不知道,各位談戀愛的時候會不會有恐懼?見到心動異性的時候會不會有緊張?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見到越是喜歡的異性,有時候內心會越是緊張。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太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太在乎他對我的這個人的看法了,太怕他不喜歡我了,患得患失,所以就會緊張。
  • 克服自卑
    有很多事情不是不可能,而是我們認定那些事情不可能了, 而放棄去實現這種可能性。做任何事情, 最怕的是對自己沒信心, 否定自己的能力, 當挑戰來臨時, 首先否定自己, 結果當然是一事無成了。」 自卑就像天空中的烏雲, 只有撥開它, 我們才能享受到燦爛的陽光, 擁有人生的快樂。每個人在某個階段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卑感, 如果能採取積極的措施克服自卑感, 那麼我們就能從失敗和絕望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