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你信誓旦旦的決定從明天開始早起鍛鍊身體(或幹其他事情),然後把鬧鐘調整到了6:30,告訴自己明早鬧鐘一響一定馬上起床,結果7點過去了、8點過去了、9點過去了.你還在睡。
首先,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是行為決定態度,還是態度決定行為?
正常的理解是:態度決定行為。這個毋庸置疑,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過我們了。但是在鬧鐘這件事情上,可不是這樣的,是行為決定了態度。
當我們被鬧鐘吵醒,幾乎是本能地去關掉鬧鐘。這時,你的大腦通過觀察你的行為來推測你的態度,把你關鬧鐘的行為解釋為你被吵醒,還想繼續睡覺。就這樣,你就又倒頭睡過去了。
上面針對的是一般情況,很多時候,我們晚上已經把第二天的計劃制定好並反覆念叨,使大腦印象深刻,到了第二天早上,結果你還是沒起來。關於這個情況的原因,說的簡單點就是:你把昨晚的計劃、誓言忘記了。為什麼會忘記呢?這是個專業的問題,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決心、計劃等的想法,是發生在你的大腦皮層的前腦額葉,這是人類大腦最高級的大腦分區,控制著你的認知、自我意識、學習、性格、高級思維等等。當第二天鬧鐘響的時候,在你迷迷糊糊醒的那一刻,你的大腦皮層還沒有清醒,而這時清醒的是你的大腦中低級的大腦分區,比如控制基本生理需求及本能的爬行腦部分(腦幹、小腦)和控制情感及記憶的邊緣系統(杏仁核、下丘腦、海馬狀突起)。
這就是為什麼你晚上制定的宏偉計劃、強烈的決心,在早上鬧鐘響起的時候沒有及時起床,從而導致你關了鬧鐘繼續睡,等你想起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
1、最基本的:養成早睡的習慣,不要熬夜。導致早上起不來的直接原因就是昨晚睡晚了。
2、把鬧鐘放在手夠不到的地方。只要你起來關鬧鐘,身體脫離了床基本就清醒了。
3、放大賴床的後果嚴重性。如果起遲了,就趕不上那趟車,趕不上那趟車就會遲到,遲到就會被老闆、老師罵,受到處罰(罰錢、解僱、打掃衛生等等)。
4、把起床和一些基本欲望捆綁起來,形成一種慣性思維。鬧鐘一響就是訊號,鬧鐘響了你就可以美美的吃一段早餐,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或者就像士兵一樣,集合哨一響,立馬起床迅速整理。
早起也是一種習慣,任何習慣的養成,剛開始都是需要時間去堅持的,等你養成了習慣,到那個點你自然而然的就能起來。習慣的培養關鍵在前三天,重在一個月:關鍵在前三天說的是萬事開頭難,重在一個月說的是養成一種新的習慣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的堅持。
最後祝大家都能克服賴床的習慣,迎接美好的一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