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市場上的行業千千萬萬,但是大多數都離不開人們的衣食住用行,市場中的店鋪主要是這些類型,人們的生活同樣也是圍繞這幾點展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5點中的「衣」,人們都有穿衣需求,所以現在服裝行業是越做越大,你看現在很多人都走上了直播帶貨賣衣服之路,衣服的種類多了,人們也開始講究起來。有的衣服只能手洗,有的衣服不能機洗,但是現代人又閒手洗麻煩,於是很多洗衣店鋪就應運而生。
與其他的行業相比,只要衣服洗得乾淨,價格收費合理,服務態度好,就會有不少回頭客,但是大家都說現在生意難做,各個行業的競爭都不小,洗衣店真的能夠賺錢嗎?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保證100%賺錢,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中年女任開洗衣店的案例,看看大姐是如何通過一家洗衣店做到年入百萬的?
案例背景
這家洗衣店是一個45歲的中年大姐開的,張大姐自從結婚生子之後就過上了全職媽媽的生活,丈夫負責家裡的全部開銷,而自己則負責家裡面所有的家務,洗衣做飯照顧孩子,在外人看來只不過是在家裡面帶了一個孩子,又不用上班,而在張大姐的眼裡,自己等於失去了生活的自由。
全家人現在靠著丈夫一個人養著,再加上車貸房貸,別提壓力有多大了,時間長了夫妻倆時不時就會因為生活的一些瑣事爭吵,說白了還不是因為沒錢,都是錢引起的一些爭端,這樣下去,把夫妻倆的感情都要磨沒了,張大姐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等孩子不吃奶了,就把他送回了老家讓父母帶,自己尋思著去上班還是做點小生意。
每年一到冬天,張大姐家就要額外多出一筆開支,就是羽絨服,穿兩次就要洗一次,現在一次的價格還不低,至少得60元,如果是長款那麼價格就還得往上漲,一個月至少得花好幾百元,張大姐就心想,要不趁著現在洗衣店還沒有遍布大街上,自己也開家洗衣店試一試。
說做就做,張大姐向父母借了10來萬,就盤下了周邊一張正在轉讓的門市,經過簡單的裝修之後就做起了洗衣生意,本來親戚朋友對他這個做法都不贊同,大家都支持他產後復出工作,幫家裡減輕負擔,而不是現在這樣還要家裡投資10來萬,萬一打了水漂,父母的養老金都沒得著落。雖然說張大姐是半路出家,但是沒過半年她就把洗衣店的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壟斷了周邊好幾個小區的訂單,每天客流不斷生意好得不得了。那麼張大姐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具體操作
1、與物業達成合作
現在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激烈的競爭中,洗衣店雖然不如餐飲行業競爭那麼大,但是也不小,而洗衣店面臨的顧客其實就是小區的居民,其實每個人都是有洗衣需要的,就看如何去找到這部分人,說服他們到你的洗衣店來消費。
而與小區居民接觸最多的是誰呢?就是物業公司,他們不僅要負責整個小區平時的大小事物,還要幫住戶解決各種困難,而物業公司主要就是靠著收取物業費生存的,但是啊每個月的物業費又沒有幾個住戶會按時上交,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延期繳納,這就成為了物業公司老大難的一個問題,而現在張大姐找到物業的負責人,告訴他們他有一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保證能行?不行自己直接給物業公司5000元的保證金,於是就和物業公司直接達成了合作。
2、送居民200元的現金券
和物業公司合作的內容就是:居民繳納xx元的物業費,就送給居民xx元的洗衣卡,憑此卡就可以到店享受免費洗衣。居民只需要繳納自己本該繳納的物業費,就能額外獲得相應的洗衣卡,這不就是白撿的便宜嗎?所以很多居民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都裡面去物業那繳納了物業費,拿著洗衣卡就高高興興來到了張大姐的洗衣店。
物業公司能夠按時收到物業費、居民能獲得免費的洗衣卡,他們倒是非常開心,可是張大姐的洗衣店送出去那麼多洗衣卡要靠什麼實現盈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