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提出,酒店人才荒是一個偽命題。目前我國人力資源市場的現狀是矛盾的,大批就業無望的待崗者,企業卻經受人才荒。酒店行業也不外如是,2010年全國旅遊院校在校生首次突破100萬人,達到108.6萬人,其中旅遊管理專業在校生數佔在校生總數的48.3%,旅遊外語專業在校生數佔在校生總數的11.05%,其他專業在校生數佔在校生總數的40.65%。旅遊院校畢業生一直為「就業難」問題而煩惱,而在旅遊酒店扎堆的CBD地區,酒店人員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這種供需之間的矛盾是長時間存在,短期內無法消失的。從數據上來看,酒店人才荒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只是無法將這部分勞動力轉化成可用勞動力。
這種狀態對於酒店行業是否是件壞事?有部分業內人士並不認為,他們認為人才荒的出現,讓酒店有了危機感,適時地去關注員工,了解員工需求。在酒店行業一直是有這樣的理念,「顧客是上帝」,「顧客永遠是對的」等。酒店在強調為賓客提供高滿意度服務時,卻對員工的利益強調的並不夠,導致了賓客與員工兩個滿意度的失衡。還有一些行業的慣例也深深制約著員工的行為,侵蝕著員工利益。
前段時間,邁點網採訪了錢進,比起國際品牌國內品牌、中端酒店高端酒店這些話題,他更關心的是酒店人才:「酒店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行業水平,我認為不輸給任何行業。關鍵是,在此之前,你一定要過這個關——你要像學徒一樣,要在基層鍛鍊一兩年,然後再升上去。酒店應該針對千禧一代去做研究——怎麼樣去理解他們,搞清楚他們在想什麼,用什麼方法把他們吸引到我們這個行業裡面來,希望我們這個行業後繼有人。」
再之前,桔子酒店CEO吳海曾在個人博客發表「討賊檄文」,表示取消打不還手的規定,可以不接待很過分的客人,可以不保護涉嫌犯罪客人的隱私。該博文在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但也道出了服務行業一些員工利益以深受不合理規定地侵蝕。隨著酒店業人才匱乏問題的日益嚴重,酒店也開始重視員工的利益。
任何行業都有一個上升的過程,從基層做起必然是辛苦的,有時候甚至是難以堅持的,而跨過這些坎後,才算真正進入到酒店業。當然,把一生獻給一個行業,或者一生幹一份事業。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它將越來越是一份奢求,以至於後來會稀缺地成為「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何把握「千禧一代」員工,也將成為酒店思考的重要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