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心想事成,來試試轉念思維吧

2021-02-27 言閱言行

今天的文章是復盤拆書幫無錫太湖分舵的一次線下學到的知識,感謝無錫太湖分舵三級拆書家採薇老師的精彩分享,讓我找到了一個心想事成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一起來應用,完成自己的夢想清單。

一個人不成功是因為什麼?

沒目標,沒動力,還是沒資源,沒教練,沒自信?

不,都不是,而是不相信自己的潛能有多大。

在電影《面對巨人》電影裡面有一個片段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學員布洛克和教練約定進行球場的死亡爬行,布洛克覺得自己的極限是50碼,教練讓布萊克蒙住眼睛只管爬,爬到自己真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再放棄。

50碼,60碼,80碼,布洛克在教練的鼓勵下不斷的往前爬,直到最後他真的沒力氣了,打開蒙眼布一看,發現自己竟然爬完了整個球場,110碼。

布洛克爬了他自以為極限的2倍的距離。一個人潛意識的能量是無限的。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更多的潛意識能量,幫助自己心想事成呢?在《底氣》這本書裡面提到了2個模型,幫助我們心想事成,一起來看看吧。

想要做到心想事成,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大腦的運作方式。

我們的大腦思維模式有兩種,分別是有意識思維和無意識思維。

有意識思維是我們能感受到的大腦活動的一部分,比如思考問題,計劃,等等這些我們知道的。

無意識思維是指我們信仰的東西,也就是我們相信的那些理念。

比如我們覺得自律的人都會成功,那麼我們的大腦就是相信努力會帶來成功這個信念。比如我們會譴責那些在孕期出軌的丈夫,因為我們內心秉持的信念是忠誠。

忠誠,努力這些就是我們無意識的思維。這些思維指引著我們的思想,以及帶領我們的行動。

在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心理學中發現,很多病人的病因並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能夠做到一些事情,這些信念讓他們真的做不到那些事情,也就是自我證言的實現。

值得慶幸的是,研究結果表明,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學習和實踐來開發新的習慣或者改變舊的無意識的習慣,讓我們在有意識的思維指導下快速成長,做到心想事成。

在知道了無意識思維和有意識思維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怎麼有意識地去學習和開發新的習慣呢?首先就是識別自己的信念,思想和行為。

信念:指的是我們相信的東西;

思想:指的是我們的想法;

行為:就是我們的行動。

信念決定思想,思想引發行為。

比如說,我覺得我不是一個自律的人,所以我今天不想運動,然後行動就真的是沒運動。

在這句話裡面:

我不是一個自律的人——這是我的信念

我今天不想運動——這是想法

真的是沒運動——這是行動

再比如說,我覺得我在工作上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員工,所以領導要求發表演講,我不想參加,然後演講比賽報名,我就沒有報名。

在這句話裡面:

我覺得我在工作上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員工——這是我的信念

我不想參加演講——這是想法

我沒有報名——這是行動

識別自己的思維模式,積極轉念也就是我們心想事成的第一步。

通過轉念,讓我們潛意識裡面告訴自己的大腦「我可以」「我行」,大腦接受到指令之後,就會積極開始行動。

有的人說在這一步我無法轉變自己的信念怎麼辦呢?

比如說我真的覺得是一個普通的人,的確不適合演講。或者說我就覺得我不自律,難以堅持運動,那麼我要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呢?

在這裡有轉念四問供大家隨時使用:

這百分之百是真的嗎?

我能找到反面觀點嗎?

當我持有這個信念時,我會如何反應呢?

當我沒有這個信念時,我會怎麼去做呢?

比如說,我覺得我在工作上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員工,所以領導要求發表演講,我不想參加,然後演講比賽報名,我就沒有報名。

我希望轉變這個念頭的話,我可以怎麼做呢?利用轉念四問轉一轉。

這百分之百是真的嗎?

我的這個信念,我是一個普通員工,所以演講不好,這個信念是真的嗎?我覺得可能是真的

我能找到反面觀點嗎?

思考這個信念反面觀點,上個月我做了客戶演講PPT,領導表揚了,同事也說我講的特別清晰。

當我持有這個信念時,我會如何反應呢?

如果我覺得我不會演講,那麼我就不會報名需要演講的項目,比如PPT宣講等等,這樣子我就少了很多當眾表達的機會,以後離我想自由職業當講師就更遠了。

當我沒有這個信念時,我會怎麼去做呢?

如果我秉持的是「我即使不會演講,但是我可以先講一個邏輯清晰的演講,慢慢練習」這個信念的話,我就會報演講,然後練習模仿,就踏上了培訓師的第一步,習慣當眾表達自己的觀念,分享。

這樣的轉念四問是不是特別簡單呢?

通過轉念四問,不斷循環問自己,每次察覺自己做事有問題,或者陷入到思維怪圈的時候,就可以用轉念四問來轉念。

在通過轉念四問,在日常練習積極思維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以終為始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轉念四問是在我們的思想層面上去轉變自己,從而帶來行動力。而信念決定了我們的思想,想要持續不斷的行動,我們就需要轉變自己的信念。

信念是從我們小時候就開始形成了,不那麼容易改變。那麼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捷徑來讓信念往積極的方向轉變,就是BE—DO—HAVE思維。

BE—DO—HAVE,也可以稱為富人思維,就是知道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按照這個狀態去做事情,最終我們就擁有了這樣的狀態。

很神奇是不是?正如前面提到的轉念四問一樣,BE—DO—HAVE思維是幫助我們心想事成的終極利器。

和BE—DO—HAVE思維相反就是我們常常持有的HAVE—DO—BE,就是說我們有什麼(資源,能力),才能做什麼事情,最終才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狀態)。

當我們持有HAVE—DO—BE狀態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可能是我沒有,我不行,行動就是我不去做,不去行動,這樣子就真的永遠都不會有。

所以,心想事成的第三步,就是成為一個BE—DO—HAVE思考方式的人。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思考我最終要做成什麼樣的事情,為了做成這件事情,我現在可以做成什麼行動,找到什麼資源幫助我行動,最後我們就能持續行動啦。

在有了轉念四問,開始形成積極心態;再通過BE—DO—HAVE幫助我們開啟以終為始的富人思維之後,我們就要好好設定目標行動啦。

在這裡目標設定,《底氣》中提到了四步法,從BE—DO—HAVE中延伸出來,就是目標四問。

為了成為BE那樣的人或者擁有那樣的狀態,我行動的方向是什麼?

這個方向我是可以100%達成嗎?如果可以的話,那進一步80%才能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樣的呢?60%可以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樣的呢?

當我達成這個目標的時候,我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我當下採取的第一步行動是什麼?我打算什麼時候去做?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BE】我想成為的是能夠讓更多的人愛上閱讀的講師。

為了成為BE那樣的人或者擁有那樣的狀態,我行動的方向是什麼?

為了成為講師,我的行動方向是成為拆書幫的三級拆書家,練習我的表達技巧和分享能力。

這個方向我是可以100%達成嗎?如果可以的話,那進一步80%才能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樣的呢?60%可以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樣的呢?

100%可以達成的是三級拆書家的目標,這個是只要花費時間就可以。

那80%我需要跳一跳才能做成的是什麼呢?就是除了自己可以分享之外,還能夠組織一群熱愛閱讀的人定期舉行活動,可以是做自己的線下工作坊。

那60%的目標是什麼呢?

對自己的能力評估之後,我發現這個線下工作坊已經是我需要做很多努力,才有可能會做到,就是屬於60%的機會能做成的目標,所以這個線下工作坊就是我要實現讓更多的人愛上閱讀的講師的最終的實現方法。

當我達成這個目標的時候,我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當我開啟了線下閱讀工作坊的時候,

【看到】是小夥伴很歡迎我講一些閱讀的方法;

【聽到】小夥伴討論說我解決了他們的閱讀困惑,他們也愛上了閱讀。

【感受到】自己能夠給小夥伴賦能,滿滿的成績感。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當下採取的第一步行動是什麼?我打算什麼時候去做?

我當下的感受就是要立刻馬上開始三級拆書家的升級打怪活動,然後多參加幾次全國共拆,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行主題領域的拆解,然後小步嘗試線下工作坊。

通過目標四問,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激發內心真實的想法,有種想要馬上行動的衝動呢?這就是內驅力,就是BE—DO—HAVE的力量。

想要心想事成,最重要的就是擁有BE—DO—HAVE的思維,引發內驅力,持續行動。在行動過程中,充分利用轉念四問,幫助自己克服行動的困難,向著目標勇敢前進。

相關焦點

  • 心想事成
    黑著的走廊,看到門上的兩個對聯齊刷刷躺在地上,都在慶幸老大哥今年的來的遲。等到全部結束剛好來開了總結會。嗯…無法描述的員工大會,那優秀員工也算是到位了。趕鴨子上架列印優秀員工證書,自己給自己列印還怪尷尬的呢uh-huh和老闆閒聊最愛問的就是你們什麼時候放假,聽到6號的時候驚訝那麼遲,我說我朋友他們比我還遲耶,那也算早了。
  • 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則,到底是怎樣的秘密?| 免費直播
    你想擁有心想事成的點金術嗎? 我們真的有無限潛能嗎?心靈真的能給我帶來成功和奇蹟嗎? 金錢、健康、人際關係、幸福和快樂,這個秘密都能給你!     同時我們的每個情緒、思維、念頭也都伴隨著這些能量的振動,萬事萬物都是能量而已。所以能量是吸引力法則動力來源,能量無處不在。 這就好比你是一座思維的發射臺,你的思想就像發射出去的無線電波。當這些無線電波發射出去,你這個人就像磁鐵一樣,把這個宇宙中與這個思維、能量相關的東西吸引到你的生活中。
  • 神奇的「吸引力法則」:每個人都可以吸引來自己想要的
    我們的內心都渴望自己過的更好、擁有更多精神或者物質上的財富,那麼怎樣運用吸引力法則來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願望呢?當你聽到金錢、成功、財富這三個詞的時候,你會聯想到什麼呢?也許你內心渴望和期待,這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同時去想像當你要去追求這些東西的時候,你想到的又是什麼呢?
  • 吸引力法則:去成為你最想成為的人,心想事成是真的
    導語:吸引力法則:去成為你最想成為的人,心想事成是真的Everything that happens in your life is attracted to you ,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當我們確定一個目標,並為之努力的時候,會發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會越來越順暢,最後心想事成;但是當你的信念發生動搖的時候,就會發現,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針對你
  • 《心想事成》連載2:野球拳
  • 兩個靠逆向思維賺錢的小故事,很有啟發性,來精進一下你的思維吧
    因為受到思維定式的束縛,人們往往習慣於順向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逆向思維則能明顯增強思維能力,非常有利於創新的產生,當然也有利於賺錢。以下就分享兩個靠逆向思維賺錢的小故事,很有啟發性,送給想賺錢的你!來精進一下你的思維吧。
  • 【思維】黃金思維—Why、How、What
    一般人的思維習慣是從外面的圓逐漸推到裡面而創造了偉大作品、引領了偉大運動的人們,其思維習慣則恰恰相反。以蘋果為例,其他很多電腦公司在以這樣的思維順序勸服人們進行購買:我們生產電腦。它們性能卓越,使用便利。快來買一臺吧!而蘋果傳遞信息的順序恰恰相反:我們永遠追求打破現狀和思維定式,永遠尋找全新的角度。方式是我們會設計出性能卓越、使用便利的產品。
  • 《秘密》吸引力法則國語視頻讓你心想事成
    你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是你頭腦中所想像的圖像吸引來的,那些事情都是你的思想導致的。理解吸引力定律最簡單的方法,是假設自己是一塊磁鐵。我們知道磁鐵會吸引鐵。簡單地說,吸引力定律就是「類似的吸引類似的」(同類相吸)。秘密的揭露吸引力法則說「同類相吸」。因此當你有了一個思想,你也會吸引同類的思想過來。
  • 你想要的諮詢Case Book、商業思維訓練等資料都在這兒了 | 獨家資料
    ▌每一個想要進軍諮詢行業的小白,問的最多的問題:◆ 零經驗開始,想要進諮詢公司
  • 心理|「準星聚焦」——又一精英思維模式來了
    導讀Front-sight focus思維模式由去年12月新出版的同名著作提出,最先引入這個概念的是美國著名的海豹突擊隊,他們在訓練中推廣這個思維模式,不僅成就了軍事上的成功,更成為戰場下人生各個方面都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還沒有出現中文對應的名詞,我們暫且把它叫「準星聚焦」吧。通過這篇文章,看看我們可以怎麼利用這種思維模式吧。
  • 思維模型:Inversion 反轉
    今天說一個思維模型,反轉,英文是 inversion 。這個思維模型其實很簡單:弄清楚你不想要什麼,然後避開。有時候問題正著來不好解決,但反過來看看就變得很容易了。比如,你想要幸福,想要快樂,想開心,那你只要避免所有那些讓你痛苦的事情就好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通常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容易一些。想讓自己變得聰明過人有點難,但反過來,少做些蠢事就容易得多。有些問題反過來看更清楚一些。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工作效率,與其尋找各種軟體,鼓搗各種工具,茫然不知所措,不如先少刷點兒微博,少刷幾下朋友圈。
  • 打開左腦與右腦思維的屏障,學學九宮格思維法吧!
    通常人們在沒有使用任何思維工具之前都是處在淺思考的狀態,在一件事情上你也許能想到一個點就不繼續想了,而九宮格思考法是讓你自己強迫自己想到8個點,這當中所花費的時間也是正相關的,在平常的狀態下你不會花那麼多時間盯在一個點上發散思考那麼多,我想王芳芳找不到工作方法估計也是沒有進入「深思考」的狀態吧?
  • 吸引力法則《秘密》:心想事成的步驟
    創造的過程以三個簡單步驟,幫助你創造出你想要的:要求、信息、接收。向宇宙要求是個機會,讓你理清你想要什麼。當你心中清楚要什麼的時候,要求已經完成。 相信是指你的所行、所言、所思,都有如你已經接收到你所要求的事物。當你發出已經接收的頻率,吸引力法則就會驅動人、事件和情境,讓你來接收它。接收是指去感覺你的渴望一旦實現時,你所會有的感受。
  • 能改變一生的思維方式
    再通過小時候對於物理的學習來結合到生活,槓桿思維其實需要兩種東西,一是這個支點要足夠的結實,二是這個杆要足夠的長。舉個例子:就拿過去幾年的房地產來說,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都是大概率增長的。因此很多人藉此機會,開始去貸款買房,從而獲得了財富的增值。這就是最簡單的槓桿思維。
  • 學會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管理信用卡帳單
    今天早上我們智遊會的標兵哥在我們的分享會裡面對我們進行了項目管理的一個分享,學會用一個Excel表來管理任何一個項目。
  • 【行動吧免費公開課】思維導圖那點兒事 • 溫蒂|6月23日下午2點 • 第50期
    思維導圖的熱風吹了快1年了,最近更是人人都在講思維導圖,那行動吧的溫蒂,有什麼不同呢?
  • 強迫思維反覆該怎麼辦
    今天想要跟大家交流的是關於強迫思維的反覆問題。根據後臺大家提問的頻率來看,強迫思維的反覆情況是目前比較多的。強迫思維不僅體現在想法的反覆,更多的是因為想法而造成的心理活動,也就是因為負面想法出現,而導致內心動搖和矛盾衝突的一種感覺。
  • 孫易新心智圖法(思維導圖法)案例詳解
    哪三個層面呢,就是我們剛才講了半天了解釋了半天了,所謂的再思考當中來什麼組織我們的想法所以的思維,除了思維之外,還包含的信念、還包含的意象。所以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從這個圖表當中可以去理解到,心智所涵蓋的範圍是比較寬比較廣的,而他當中包含的思維,那從四維的定義我們也知道思維是真的很重要,因為他涵蓋了我們所有的分析跟歸納的一些功能,它對於我們周遭世界去認知我可以去理解去詮釋他對吧。
  • 想要輸盡你的人生,那就請事事前功盡棄
    一篇文章就可以漲粉二十萬;一個公眾號風投可以拿五百萬;一間鴿子籠,就能賣一千萬,這架勢,不出幾年,人民幣一定要趕超越南盾啊,要用億來計算!我們活在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每個人都焦慮無比。我們總是聽到別人賺了多少多少億,我們總覺得低頭我錯過一整個億。我們焦慮,我們緊張,我們亢奮,我們恐懼,我們氣火攻心,我們眼高手低。
  • 自動化思維與直覺思維
    而認知理論中常常談論比較多的認知就是自動化思維。那麼什麼是自動化思維?如何理解自動化思維呢? 在認知治療中,治療師常常會詢問患者「你當時在想什麼或者腦海中出現了什麼畫面?」或患者詢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患者往往會說「我什麼也沒想」或「我沒想什麼」。如果治療師再接著說:「你的情緒反應之所以能夠出現,一定是因為你出現了某些想法導致的,所以想想當時你腦海中的想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