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黃金思維—Why、How、What

2021-02-20 每日關鍵詞

著名的營銷顧問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個「黃金圈」理論:三個同心圓,最裡面的一個是Why,中間一層是How,最外面一層是What。一般人的思維習慣是從外面的圓逐漸推到裡面

而創造了偉大作品、引領了偉大運動的人們,其思維習慣則恰恰相反。以蘋果為例,其他很多電腦公司在以這樣的思維順序勸服人們進行購買:我們生產電腦。它們性能卓越,使用便利。快來買一臺吧!

而蘋果傳遞信息的順序恰恰相反:我們永遠追求打破現狀和思維定式,永遠尋找全新的角度。方式是我們會設計出性能卓越、使用便利的產品。電腦是我們的產品的一種。想要買一臺嗎?

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運用此黃金圈,從WHY開始,再到HOW,最後再考慮WHAT。即先找到為「什麼」,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突出「為什麼」,鮮明個性、極致追求,並始終用WHY來檢驗HOW與WHAT!

我們個人的職業規劃也可以用這個3W法則

上面這種「逆向思維」的確能夠最大程度的影響人。傳達好這個「為什麼」才能讓人從心底接受和跟隨。對於公司也一樣,首先必須對自己的內在核心價值定位清晰,才能由內及外的吸引員工認同公司並長期服務公司。

下面看TED西蒙斯.涅克本人的演講可以更能加深理解。

因為是從騰訊視頻連結過來的所以有廣告,但我討厭廣告:

相關焦點

  • 【價值】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看懂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人們的思維分為三個層次:"what"、「how"、"why",每個人都懂得"what",部分人懂得"how,只有少數人懂得"why"。大部分人是以"what"->"how"->"why"的層次思考的,但真正成功的、給人啟發與激勵的思考方式剛好相反。
  • 黃金法則之《WHY-HOW-WHAT》
    但看完下面這個視頻,你就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憑藉這三個步驟成為偉大的領導者,而另一些人想盡了辦法,也不知道該如何鼓勵TA的團隊,更別提讓人花錢買他們的產品了。這是TED歷史上排名第三的最受歡迎視頻,時長18分。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people buy why you do.
  • 學習中的why、how、what、who及網絡價值
    2020是很懶的一年,看的書加起來不到10本,但今年對學習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概括為幾個關鍵詞:why、how、what、who。每天背單詞10分鐘,堅持一周便放棄,每天運動30分鐘,練兩天覺得太累便作罷,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為什麼?因為沒有明確這件事的why,我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也就是說,做這件事只是你覺得應該做,而不是你想做。
  • 設計思維與ATDD--DT體驗@Agile1001課堂筆記(第二篇)
    聽完了設計思維實踐的課程後,在和同學的討論時,發現設計思維的工作方法,和ATDD中的4Ds(discuss、distill、develop、demo)
  • Why,How,What
    持續積累產生指數效應堅持思考構建思維框架積極分享帶來意外驚喜時時醒覺真正活在當下(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愚者千慮)
  • 思維方法論:5w1h、2w1h、麥肯錫空雨傘
    不同思維的人想法不一樣,其行為更是大相逕庭。行為由思維驅動,但很多時候這種驅動是無意識的,只有認真反思總結才能發現其中的規律。
  • 心理|「準星聚焦」——又一精英思維模式來了
    導讀Front-sight focus思維模式由去年12月新出版的同名著作提出,最先引入這個概念的是美國著名的海豹突擊隊,他們在訓練中推廣這個思維模式,不僅成就了軍事上的成功,更成為戰場下人生各個方面都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還沒有出現中文對應的名詞,我們暫且把它叫「準星聚焦」吧。通過這篇文章,看看我們可以怎麼利用這種思維模式吧。
  • 談 WHAT HOW WHY 三部曲
    所謂「切中要害」的問題,就是那些會把你引向該事物本質的問題。  肯定有人要問,如何才能直接提出切中要害的問題?老實說,這沒有捷徑。只有經常思考的人,才能逐漸掌握這種「直接命中要害」的思維能力。  一旦提出 WHY 問題,接下來自然就是尋找答案。
  • 三步教你如何改正不良思維
    So how can you 「change」 your thoughts? Well...actually its not so much about changing individual thoughts as about changing patterns of thinking.
  • 啥是「know-how"?
    前幾日開會有人提到「know-how"一詞。啥是「know-how"?我之前對這個詞也是一知半解。
  • 警惕Why-How-What黃金圈理論
    這個 Golden Circle 理論和 Simon 的演講視頻瘋傳了很久,這個黃金圈理論也火了很久,以至於前幾天吃飯的時候我的一個曾經的95後下屬也還在和我提及。
  • 思維工具之【黃金圈法則】
    二、黃金圈法則有啥好「豪橫」的!大家可以通過以下的優酷連結觀賞: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cwMDQyMDcy.html  最後,繼續我們的送書時間,今天給大家分享兩本關於「黃金圈」的書,一本是「從為什麼開始:賈伯斯讓Apple紅遍世界的黃金圈法則」;另外一本是「如果啟動黃金圈思維」,作者都是西蒙·斯涅克。
  • 領導者如何激發行動:WHY-HOW-WHAT黃金圈
    WHY-HOW-WHAT視頻其實只是講了認知層級、思維邏輯及其關係,以及信息傳遞順序背後的原因,主要內容是講WHY的意義,並未涉及複雜的HOW和結果的WHAT以及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WHY-HOW-WHAT與WAT-HOW-WHY的區別,或者就是偉大組織與平絨組織的區別。是這樣嗎?
  • What How Why法則
  • 思維方式 跳躍性思維=創新思維
    做的越多,行的越遠;行的越遠,眼界越深;眼界越深,才會有跳躍性思維。跳躍性思維並不是一朝一夕就養成的,我們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我們沒有一生下來就有的敏銳,也沒有一生下來就有的機智,當然,每個人的悟性是不同的,也許有些悟性我們永遠也學不會,但至少在生命中我們需要的是努力。努力使自己過的更好,努力給自己創造價值,努力讓自己有跳躍性思維,才有創新想法。
  • 自動化思維與直覺思維
    而認知理論中常常談論比較多的認知就是自動化思維。那麼什麼是自動化思維?如何理解自動化思維呢? 在認知治療中,治療師常常會詢問患者「你當時在想什麼或者腦海中出現了什麼畫面?」或患者詢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患者往往會說「我什麼也沒想」或「我沒想什麼」。如果治療師再接著說:「你的情緒反應之所以能夠出現,一定是因為你出現了某些想法導致的,所以想想當時你腦海中的想法是什麼。」
  • 平行思維與垂直思維的碰撞
    在這個極具特色的卓瑪咖啡館,聚集了二十位家長和教育者,大家為學習和交流不同的思維模式走到一起。談論的話題從上班遲到,各自的優缺點,到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大家積極運用自己掌握的很多思維工具以及思維理念,嘗試找到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如何成為思維大師?批判性思維的六個階段 | 高瓴 Recommend
    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和所獲得的學歷並不成正比。心理學家指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可以訓練的will power。投入時間和必需的努力可以使一個人在批判性思維的金字塔上攀登高峰。那麼,如何煉成一個批判性思維者呢?心理學家們開發出了一個關鍵性的思維架構,幫助我們學習一些在當前時代尤其必不可少的思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