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知道,由「為什麼(Why)」「怎麼做(How)」和「做什麼(What)」這三者所組成的同心圓,Simon Sinek 稱之為「黃金圈」(Golden Circle)。這個 Golden Circle 理論和 Simon 的演講視頻瘋傳了很久,這個黃金圈理論也火了很久,以至於前幾天吃飯的時候我的一個曾經的95後下屬也還在和我提及。
(Golden Circle 圖例,出處不詳)
我想聊這個話題,是因為大家可能忘了,這個 TED 視頻的主題叫作《How Greater Leaders Inspire Action》,中文翻譯為《偉大的領導如何激發行動》。我從騰訊源視頻上帖過來,如果沒有看過這個演講視頻的,可以了解下 Simon 這位勵志演講家的口才。
Simon 認為,任何成功的組織或個人都是先由「Why」出發,而不是先由「What」出發。他還列舉了蘋果公司、馬丁·路德·金、萊特兄弟等這些成功的案例。
案例都沒問題,我也曾經背誦過「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那些波瀾壯闊的句子。噢,直到後來我知道馬丁·路德·金老先生他居然還嫖妓,我才開始理解「人」這個「東西」是多維度的了。當然嫖妓的還包括胡適、陳獨秀、鬱達夫……這些名人,當然今天不是談名人的。
我要談一個大家都應該警惕的問題。
Why-How-What黃金圈理論,Simon 非常明確的傳遞了邏輯關係、認知表象、信息傳遞的順序……這個是非常無價的。但是,後面的 How 和 可以呈現結果的 What,以及這兩者如何操作,完全沒講了。被抹殺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
請看下圖,叫《如何畫一匹馬》 。如果有人告訴你,畫一匹馬很簡單,首先你要先問問你自己為什麼畫一匹馬,要知道為什麼畫好素描,畫好了有什麼用對你個人和對這個世界有多麼重要的影響,然後再告訴你畫些輪廓再加一些細節就可以畫出來了:
(上圖來自百度圖片搜索,原始出處不詳)
笑了吧?Why 重要嗎?是,在驅動下屬向前衝的時候,我認為是有價值的,特別是你想給你的員工畫大餅的時候。但如果你不能講出What 和 How,更不能給員工合理的薪水和加班工資,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員工996,黃金圈理論應該值得反思了。
你要的是 Why 嗎?如果你真的需要 Why,那麼你的收藏夾裡,你的印象筆記裡,你的硬碟上,一定不是《招聘人才的5個要點》、《員工管理的三種關係》、《管理的八大要素》、《扼殺溝通的四個因素》……等這些具體的 What 和 How。
那麼我究竟要說什麼?我想說的是你應該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你真的想知道 Why,應該先去 Do,然後再去 Find,最後才是 Why。讓我把這個模型叫作 Do-Find-Why 吧!
Do-Find-Why,適合現在的各種網際網路產品。你可以回憶下,現有的網際網路類產品,都是快速的 Do,投到市場中先去「試錯」,不斷的試;根據試錯的結果,最終 Find 這個產品是不是對的;進而,才有了Why(為什麼用戶喜歡)。這個 Why,實際上是一個解釋。過幾年後各位可以看看,抖音會對會什麼切入 B 端市場做一個合理的解釋 Why。(多說句我認為:這是因為抖音在平臺化的演進,進化,這也是 Do)
這個模型,也適合你找到你喜歡的東西。通常的,大家會認為你應該先了解你自己,然後去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方向,最後才是行動。但是,通常認識你自己是很困難的,在每個時期的自己都不相同,不僅如此,你還要做各種評估測試(才能了解你)。那我們用 Do Find Why 理論來套一下,如果你要找一個滿意的工作,應該先開始行動 Do(不斷的有針對性的投遞簡歷),根據行動的結果發現自己不太適合 Find,最後才知道自己適合這個工作,而不適合那個 Why。到這時,你才能真正的認識你自己。
Why,不是最核心的東西。Why-How-What黃金圈理論,只適合特定的場景。
比如你現在看到的文章,就是我一邊寫一邊測試來完成的,在寫作之前,我根本不知道Do-Find-Why。
感謝各位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