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看懂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2021-02-20 拆書畫圖

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

作者:Simon Sinek|來源:TED


Simon Sinek,他是國際知名廣告專業人,而他出名的原因是因為發現了「黃金圈法則」,這個法則揭示了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影響力、為什麼人人都愛買蘋果的產品,以及為什麼你有的人當老闆就是比你當的出色。

上圖就是大名鼎鼎的「黃金圈法則」,看上去好像並沒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是Why, How & What。

但看完下面這個視頻,你就理解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憑藉這三個步驟成為偉大的領導者,而另一些人想盡了辦法,也不知道該如何鼓勵TA的團隊,更別提讓人花錢買他們的產品了。

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

人們的思維分為三個層次:"what"、「how"、"why",每個人都懂得"what",部分人懂得"how,只有少數人懂得"why"。大部分人是以"what"->"how"->"why"的層次思考的,但真正成功的、給人啟發與激勵的思考方式剛好相反。真正成功的、給人啟發與激勵的思考方式是"why"->"how"->"what「。



公司管理的理念

偉大的企業知道感召客戶、激勵員工。

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怎麼做」的,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唯有那些明白「為什麼」 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者,唯有那些明白「為什麼」 的企業,才能成為真正的領軍企業。

對於任何一個偉大的公司來說,他們要向消費者傳遞這個「why」;是否有勇氣改變這個世界,還是就是只是以賺錢為單一的目的而去做。這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其實這並不衝突,中國自古有句老話,叫做水到渠成,功夫到了,自然會出效果。

無論是個人或組織,我們追隨那些領導者,不是因為我們必須追隨,而是因為我們想要追隨。我們追隨的那些領導者,不是因為他,而是因為我們自己。也只有那些從 「為什麼」這個圓圈出發的人,才有能力激勵周圍的人,或者找到能夠激勵他們的人。


產品營銷的運用

大部分人在闡述自己產品的時候,採用的是這個圓圈形式的「由外而內」模式,例如推銷產品時:這是我們公司的X型產品,採用最先進的硬體,功能強大……,而真正成功的模式是「由內而外」模式,傳達你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業或者產品,讓認同你理念的人成為你的客戶。認同理念,才能激勵行動。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people buy why you do.

就像蘋果從不說自己是生產電腦和手機的,谷歌也不會說自己是做搜尋引擎的。蘋果說我們要創新和改變,最終做出來的iPhone、iPad、iPod等產品便讓你覺得無比自然。谷歌說我們要讓服務改善儘可能多的人的生活,因此我們不僅僅有谷歌搜索,如今還有改變世界的產品。

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運用此黃金圈,從WHY開始,再到HOW,最後再考慮WHAT。即先找到「為什麼」 ,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突出「為什麼」,鮮明個性、極致追求,並始終用WHY來檢驗HOW與WHAT!

蘋果公司的成功就是其一直在問自己:」The first thing we ask is what do we want people to feel."

個人職場成長的運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個人的職場成長亦可以遵循這個黃金圈法則。

開始的時候,是先觀察WHAT,自己的公司或是上級在做那些工作?還有哪些工作是他們做了而自己沒有觀察到的?這些工作的屬性該如何劃分?之間的關係如何?這些工作對既定目標有什麼作用?然後再考慮HOW,即這些工作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既定標準,如何才能精進提高達到卓越水平?從戰略到執行,又是如何保證落地實施的?最後,也是取得管理精髓和成長進階的關鍵處,就是考慮WHY,即為什麼做這些動作,而不是其他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說的就是外行或功力淺的人,只能看到做的工作的表面,而內行或有一定功力的人才能透過現象看到工作的本質,能夠掌握如何做出這些工作的注意事項乃至SOP流程,而高手則不僅能全面地看到WHAT的表象,還能掌握HOW的方法,更能參悟到做這些動作的背後的根本原因WHY!

任何一項事,只有先擁有了明確的價值觀,明白了「為什麼",才會知道」怎麼"做,才能真正做出「什麼」——能夠這樣思考,並帶領別人的,就是真正的「領導者」。

隨手點讚!


相關焦點

  • 黃金法則之《WHY-HOW-WHAT》
    最初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產品設計師,當我慢慢成為產品設計經理、產品設計總監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必須開始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管理者。我所學到的最棒的有關管理的內容來自Simon Sinek,他是國際知名廣告專業人,而他出名的原因是因為發現了「黃金圈法則」,這個法則揭示了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影響力、為什麼人人都愛買蘋果的產品,以及為什麼你有的人當老闆就是比你當的出色。
  • 黃金圈理論
    一、什麼是黃金圈理論 西蒙.斯涅克在《從「為什麼」開始》書中提出了一個黃金圈法則,這個黃金圈有三個同心圓組成。
  • 警惕Why-How-What黃金圈理論
    Simon 認為,任何成功的組織或個人都是先由「Why」出發,而不是先由「What」出發。他還列舉了蘋果公司、馬丁·路德·金、萊特兄弟等這些成功的案例。案例都沒問題,我也曾經背誦過「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那些波瀾壯闊的句子。噢,直到後來我知道馬丁·路德·金老先生他居然還嫖妓,我才開始理解「人」這個「東西」是多維度的了。
  • 學習中的why、how、what、who及網絡價值
    2020是很懶的一年,看的書加起來不到10本,但今年對學習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概括為幾個關鍵詞:why、how、what、who。每天背單詞10分鐘,堅持一周便放棄,每天運動30分鐘,練兩天覺得太累便作罷,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為什麼?因為沒有明確這件事的why,我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也就是說,做這件事只是你覺得應該做,而不是你想做。
  • 黃金圈法則
    《從「為什麼」開始》的作者西蒙·斯涅克發現了一種思維方式,世界上最簡單的法則----黃金圈法則。一般的大眾思維,都是從做什麼開始,然後如何做,最後才問為什麼,從外向內思考。黃金圈法則,卻直指問題核心,從為什麼開始,然後是如何做,最後才是做什麼,這是內向思考。
  • 【思維】黃金思維—Why、How、What
    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運用此黃金圈,從WHY開始,再到HOW,最後再考慮WHAT。即先找到為「什麼」,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突出「為什麼」,鮮明個性、極致追求,並始終用WHY來檢驗HOW與WHAT!我們個人的職業規劃也可以用這個3W法則上面這種「逆向思維」的確能夠最大程度的影響人。傳達好這個「為什麼」才能讓人從心底接受和跟隨。
  • What How Why法則
    這個來自銷售領域的法則在營運管理中一樣適用。常見現象是很多人都覺得很忙,又讓他們做一些新的事情,人們覺得累、迷茫和委屈。如果告訴他們背後的原因、目的或帶給他們的價值,他們的態度會大有不同。這些Why需要有人傳遞給他們,這個人可能就是推動人;如果他自己也不知道,那他必須通過其它途徑獲得。
  • 思維工具之【黃金圈法則】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黃金圈法則」,所謂黃金圈法則是指把思考和認識問題畫成三個圈:最外面的圈層是 What 層,也就是做什麼
  • 看懂了,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置頂全球CEO部落  每天第一時間與你不見不散如果孫悟空自己去取經,不就少了很多麻煩嗎?後來才明白,原來唐僧領導孫悟空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這樣,取經這項偉大的事業就不能成功了。那麼唐僧究竟有什麼東西,是孫悟空沒有的呢?究竟是什麼因素讓唐僧是一個領導,而孫悟空只是一個打工者呢?
  • 黃金圈法則:高手是怎麼提問的?
    本文就高手如何提問這個話題,和你一起探討~黃金圈法則示意圖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就是「黃金圈法則」,這個法則很多職場人士也聽說過。本文這裡就不囉嗦。簡單而言,「黃金圈法則」,就是針對事物的3個提問,通過提問來探索和洞察事物的本質。哪3個提問呢?
  • 周公解夢:夢到這些場景,預示著「榮譽和財富」,你離成功不遠了
    周公解夢:夢到這些場景,預示著「榮譽和財富」,你離成功不遠了1、夢到信封信封是用來裝信的,是用來傳遞信息的,象徵著人與人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在夢中出現也是一種吉祥的徵兆。一個夢中的信封通常是一個提醒,做夢的人必須珍惜他或她的資源和信息,並保持他們的安全。如果一個商人夢到信封,這意味著他已經收到了客戶的有效反饋,他應該及時調整他的業務,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 黃金圈法則的案例運用
    「黃金圈法則」這是一種不錯的的思維方式,如果你經常關注國外的企業描述與國內的就有點不同。圖文翻譯如下:黃金圈是有三個圓圈,裡面那個叫WHY:為什麼,是指「目的」;中間的圓圈叫HOW:如何做,是指「方法」;外面那個圓圈叫WHAT:做什麼,是指「執行」。
  • 領導者如何激發行動:WHY-HOW-WHAT黃金圈
    顧客買的不是你的產品,而是他們自己的信念,產品只是載體。有相同理念的人才是你的核心客戶,所以一個組織為什麼要做的定位,決定了你的客群大小和可持續性,故公司定位很重要,故別把自己定死了。組織能做多大,取決於這個人群的消費能力。 人們關心的是他們自己。他們需要自己掌控生活,故他們需要參與感(宜家自己裝、星巴克杯子上寫名字、年輕人不服管而願意被大神虐)。
  • Why,How,What
    為什麼別人做的好,為什麼別人成功,為什麼別人失敗。結合自身的發展,推導出經驗、方法等用於指導「What」,幫助是很大的。如果僅僅關注「How」,而沒有「What」形成反饋閉環,不免紙上談兵。也就是說,我100%的研究清楚了Google、Facebook等所有牛逼公司的成功法門,落不了地,也沒什麼卵用。
  • -- "黃金圈"法則!N0.4-TED演講
    Some know how they do it, whether you call it your differentiated value proposition or your proprietary process or your USP. But very, very few people or organizations know why they do what they do.
  • 「吸引力法則」的5個秘訣
    雖然吸引力法則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但我們當中大部分人都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那主要是因為多年來我們的行為和信仰與我們的意識創造不一致。為幫助大家更容易掌握吸引力法則的應用,以下是5個大家應該時時刻刻謹記的秘訣。See if you can use these secrets to your advantage.
  • 什麼是5why分析法?5why的起源價值以及關鍵
  • 啥是「know-how"?
    前幾日開會有人提到「know-how"一詞。啥是「know-how"?我之前對這個詞也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