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日本報紙發行量第一的日本第一媒體《讀賣新聞》對車庫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採訪關於早期創業者來到中關村以及車庫之後的創業故事。13年5月來到車庫的搭配師創始人陸海峰表示有話說,陸海峰目前在做搭配師。人員6名。新上線了一個小應用好玩的叫小鮮肉。安卓客戶端已經可以在各大產品市場下載。團隊人員已經搬到新的辦公室,融資進行中。
以下是被訪問者搭配師的創始人陸海峰接受採訪時的感想,相信也代表了一些從車庫開始的創業者。
陸海峰:「車庫帶給了我對創業的全新看法,以前認為創業是一件很複雜的事,需要安排好很多或準備很多,但來到車庫才發現創業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要你有一個想法一臺電腦坐在車庫就開始你的創業之旅了。我剛剛來到車庫的第2天就靠一份ppt拿到了一份種子投資,而且入選了中國加速孵化器的第3期學員,創業遠比想像的困難但是在車庫已經有了很好的起點。特別是以蘇哥(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為主的車庫會員服務團隊,在創業的過程中給了很大的幫助。在車庫你可以認識很多人,每個人都是有創業的夢想,這裡就是一家人。你在任何方面上需要幫助了,只要在車庫群裡喊一句馬上就會有人幫助你。在車庫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咖啡廳但是這裡聚集了中國最活躍的創業大腦,在這個環境下整個人的思想都跟著飛躍了。我的合伙人跟我的整個團隊都是在車庫裡召集的,雖然整個團隊都是90後,很多人稱不靠譜。但是在車庫我們相信我們是未來的締造者。」
以下為讀賣新聞報內容:
北京西北部的中關村附近,有北大和清華等高校,也有很多電器店和IT企業集中於這裡。其中的一處是年輕創業者實現夢想的聖地--車庫咖啡。
約800平方米的樓層,通常活躍超過100人以上的年輕人乾貨十足。
wifi隨便使用,牆上有各種招聘信息,常有各種創業論壇在這裡舉辦。很多人把這裡當作自己的辦公室。
美國矽谷的很多企業就是擁有技術和夢想idea的年輕人從車庫裡走出來的。於是,出身於投資公司的車庫老闆蘇薛(35歲)把這個咖啡店命名為中國版的車庫。
6月剛剛開始創業的陸海峰(24歲)就是常來的一個人,他主要通過智慧型手機拍攝的照片。。。。(抱歉日文小編實在是翻譯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