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不高?你是不是上班的時候沒聽音樂?!

2021-02-23 面子精選

你試過在上班的時候聽歌兒嗎?插上耳機,一邊敲擊鍵盤一邊徜徉於自己喜愛的音樂當中——輕輕鬆鬆把錢賺。

但是,一邊聽歌一邊工作,有效率嗎?

2012年《時代》雜誌有一篇文章指出,在工作中聽音樂會使「接收和記憶新信息」變得困難。

如果一首歌突然亂入——比如和你目前舒緩的心境很不搭的重金屬音樂、搖滾樂,或者一些洗腦神曲,你還能淡定地專注於工作嗎?估計思維很快就被帶跑偏了。

另外,研究顯示,在做困難的或者不熟的工作時聽音樂,也很難保證效率。邁阿密大學音樂教育和音樂治療副教授Teresa Lesiuk認為,「如果對於這項工作來說你是一個新手,工作本身已經讓你應接不暇,聽音樂就讓你更難穩住心情專心、高效地工作。」

那麼,邊聽歌兒邊工作這件美事就這麼涼了嗎?當然不是。

雖然聽音樂可能會分散一些人的注意力,但那畢竟是少數情況。如果對一項工作不熟,音樂可能會妨礙你,但如果是駕輕就熟的工作,音樂就是很好的助力劑。

Lesiuk認為,工作的時候聽喜歡的音樂是有助於改善心情的。大約「90%的時間」裡,聽喜歡的音樂會獲得積極的體驗,並產生積極的情緒,在這種心情下工作當然更有效率。

Lesiuk還說:「研究表明,當你處於這種情緒狀態時,你會有更多選擇,但不會影響你的關注點,這有利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聽喜歡的音樂可以激活大腦中的快樂中樞,Lesiuk說:「連接邊緣系統和額眶皮質(人腦的思維區域)的特殊通路會被激活。」這種刺激的效果類似於靈感閃現。

有意思的是,一些公司打算利用這種神經效應,創造出真正的「音樂興奮劑」。這種音樂的旋律將非常適合聆聽,可以用來改善情緒和工作壓力。一個名叫Focus@Will的應用致力於這項研究,並把這種音樂稱為「流線型音樂」

Focus@Will「利用聲音在大腦內成型的特點,使大腦避開分心和習慣性這兩個不利於工作的狀態。」這種流線型音樂會影響大腦的邊緣系統,從而提高人們專注能力。

ArXiv(收錄論文預印本的網站)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流線型音樂確實能改善一個人的「注意力、耐久力、預判性、創造性思維以及總體的情緒」。

另外,非常人性化的一點是,流線型音樂並不單一。雖然Focus@Will並沒有提供具體的音頻,但面子君覺得,各位一定知道自己的「音樂興奮劑」是哪一首。

最後,有了這份研究,你以後上班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戴耳機聽歌兒了。如果老闆來找你麻煩,你可以說:「聽音樂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因為我要成為最優秀的員工……」

相關焦點

  • 上班沒精神、工作沒幹勁?試試這個效果絕佳的方法
    這本書是由高潛能心理諮詢公司董事長伊恩•麥克雷和世界上最知名的心理學家之一阿德裡安•弗恩海姆所寫。作者結合前沿商業和心理學研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各組織的現實案例,揭示了趨勢中人們常常踏入的選擇誤區,具體分析了職場中的固有思維,和工作、管理中「想當然」的錯誤理念,最終總結出了27個財富增長的邏輯。
  • 職場英語:七種科學方法幫你提高工作效率
    聽音樂:你最喜歡的音樂能增加你的效率,因為聽音樂會幫助你的大腦分泌多巴胺,而這會帶來一些好處。簡單地說,它能夠改善你的心情,從而讓你在更積極的情緒下工作。邁阿密大學的助教Teresa Lesiuk的一項研究發現,聽音樂的員工相比那些在寂靜的環境中工作的的員工更有創造力,也會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 在家辦公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給你這三個方法
    在家辦公最大的挑戰,就是遠程之下,管理和溝通的效率會大幅下降。接下來,我們就來拆解一下這個問題,先說管理和溝通效率為什麼下降,然後再講怎麼辦。為什麼在家辦公會導致管理效率下降?這是因為你見不到員工,沒辦法快速地調整節奏、安排工作。員工在做什麼工作,遇到什麼問題,也沒辦法及時地向你請示,得到你的指導,協同上就會遭遇挑戰。
  • 自由職業賺錢平臺不上班打卡在家做自由職業者是不是更容易抑鬱
    撒克遜人,我是不想間歇性地工作。但我知道 不, 我還能做什麼 當我不工作和待在家裡時。一個朋友, 誰在家自由職業者?是tig 最近有請嗎?找一份全職工作。問了他, 為什麼他請想回去工作他說:因為他被診斷出患有輕度抑鬱症。他告訴我們心理學家告訴他:由於我長時間獨自在家工作,他與人缺乏聯繫充滿情感 哪個不及時凝結?st是k?
  • 員工不上班的時候,老闆才知道這個工作多麼重要
    最近老婆即將生產,我的人生大事將全部了卻(如果不再生二胎的話)。小孩出生,我休了一個星期陪產假,然而在我休假這幾天,老闆那邊基本是發瘋的狀態。寶寶出生的第二天,老闆就發信息問我,什麼時候能回去上班。通過群裡的各種溝通,我也能夠看到,老闆現在的內心狀態。
  • 我每天上班的工作都做不完,該怎麼提升工作效率?
    @慢半拍你的困惑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效率跟不上的問題,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大家都是一天只有24個小時。為什麼別人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做好工作,而你就算很努力也不能按時完成呢?其實你和別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就在於時間管理。
  • 七條建議幫你立刻提高工作效率
    ·某天/可能事項清單——所有還需考慮的任務。以後可能還會想到別的項目,只需把它們簡單添加到清單上即可,不要擔心主次排序。總清單的規則:總清單每周寫一次即可筆記要記得詳盡而簡短,以便你能一眼就分清優先次序。這樣就能保證清單的靈活性,因為你每天的工作和相應的優先次序經常會發生改變。
  • 採訪了47個不上班的人後,我想與你聊聊自由職業
    在2018年5月份的時候,我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開始了採訪100位不上班的人計劃,目前已經進行到了第47人。一年半之後也就是2019年,基於上述採訪出版了一本書《只工作,不上班》。 2020年7月份,我開始針對全國的自由職業者組織線下沙龍,基本上都會圍繞「自由職業」和「斜槓青年」這兩個話題展開,目前已經連結了超200位自由職業者以及青年創業者。
  • 你是不是窮忙族?
    辛辛苦苦一年,除了吃的花的用的,沒攢下來什麼。「感覺自己就是瞎忙,又虛度了一年。」她嘆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衡量成功的方式,變成了存款的位數、房子的套數。如果那一年掙了大錢買了房,就是有收穫的一年。否則,就是被虛度的一年、毫無成就的一年。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大事。結婚生子,升職加薪,買車買房,或許算是大事吧。
  • 那些你以為不上班了就會做的事情
    你在這個城市生活很多年了,每天上班下班,朝九晚九,周末大部分時間就在家躺屍。沒看過幾次日出,也沒見過幾縷晚霞。想著不上班了隨興出發,去探索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發現屬於這個城市的特有風景。現實:你依舊很忙,忙著給自己的日常任務添磚加瓦,買菜回來,做一頓飯,洗碗,收拾一下家裡。小半天過去了。
  • 用5W1H工作分析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生產是在哪裡幹的?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地方幹?換個地方行不行?到底應該在什麼地方幹?例如現在這個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麼時候幹的?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幹?能不能在其他時候幹?把後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何人(who):應該由誰來從事這項工作現在這個事情是誰在幹?為什麼要讓他幹?如果他既不負責任,脾氣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換個人?有時候換一個人,整個生產就有起色了。
  • 「工作做不完,事情理不清」:注意這4個效率殺手
    造成忙碌且工作堆積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工作難度太高,領導安排的工作太多,或是人員不足所導致。今天在這裡,為大家總結出了以下4個最影響工作效率的四大「殺手」,讓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情況是不是你!1、 通訊類軟體,將時間碎片化
  • 不上班也能賺錢的方法,偷偷教你幾個~
    據說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躺在家裡不上班也能賺錢但也有很多人會告訴你:
  • Work with 主任——怎樣真正神清氣爽地提升辦公效率
    工作中最喪的事情,就是剛剛還看見過的東西,要用的時候卻東翻西找怎麼也找不到。多個項目來回切換後,資料滿天飛,焦頭爛額手忙腳亂。
  • 上班第一天,因為沒叫「姐」,我被拉黑了...
    這你就錯咯,公司和學校能一樣嘛。上班第一天如果你直接喊同事名字,那可就和段家寶犯的錯一樣了。這樣不僅不會顯得你們很熟,還會讓人覺得你沒禮貌,上班第一天就「沒大沒小」。有的領導比較親切,平時能接受不太正式的稱呼。比如叫姐,或者是其他暱稱。但懵懵懂懂的實習生同學,可能會因為叫順口而改不了稱呼。
  • 大學生文憑還沒初中文憑工資高?
    自己作為大學生,工資還沒有其他初高中學歷的同事工資高!讓大家千萬別去這個公司。以下是原帖內容:我大學文憑還怕找不到工作?我要曝光你,我看你怎麼招人,我給你們說啊,我上上個月一號開始上班的,然後我有大學文憑,別人那些都是初中畢業,然後工資還比我這個大學生高,雖然底薪那些都是一樣的,然後這個月發工資,答應帶我們出去旅遊的,然後就跟你說什麼疫情,去不了,疫情過了再去,就給你發了一千塊獎金,說等疫情過了才出去!
  • 讀不讀大學真的沒影響嗎?
    你發來的自我介紹,你的作品,你前面上班過的公司,你的實習單位,都有可能是假的。唯一一份比較不會是假造的玩意,就是你的文憑(當然,也可能是假的)。不讀大學,而能成功的人,你用個比較大局觀的眼光去分析,你就會發現,大部份都是「創業者」(包括其它的特殊技藝職能的師匠,也包括運動員一類)。
  • 《橘色咖啡館》樂在不工作系列02-該好好上班 還是辭職創業?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想法,要是能創業當老闆一定很有錢很帥?或者要當老闆才能自由地實現夢想?第一杯咖啡》職場各角色按所得恩賜,彼此成全、一起達成目標。我曾經在朋友開的梨子咖啡館上班,負責福音相關工作,這是一家很有愛的連鎖餐廳。
  • 有句話叫「上班不要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在職場有句話叫「上班不要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上班無非就兩件事,幹活和想辭職,幹活的動力來自哪裡?不必說太多,價值付出的等價交換是最好,否則,那就需要激勵了。激勵是一種有效的領導方法,它能直接影響員工的價值取向和工作觀念,激發員工創造財富和獻身事業的熱情。眾多多員工總會想:為什麼還沒到下班時間,收拾東西準備下班了啊?
  • 上班是來掙錢的,墊錢上班是幾個意思?
    所以是沒法期待對方念著你的好,良心發現[賺錢是上班的第一原則]你要做的就是出賣你的時間和勞動來換取收入。一般來說,工作越少,錢就越多,這是符合自己利益的第一原則。俗話說「出門不撿東西就算丟」,但這種上班還沒怎麼樣,就先墊進去半年多工資,什麼時候才能收回來?萬一收不回來怎麼辦?這種預付款的做法嚴重違反了這一原則。[還有更多可能的風險]在一些職場和崗位上,有預付款等微妙的操作,但這也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