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讀大學真的沒影響嗎?

2021-03-03 大學生勵志網

一、

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用人時候,其實是沒有「憑據」的。
你發來的自我介紹,你的作品,你前面上班過的公司,你的實習單位,都有可能是假的。
唯一一份比較不會是假造的玩意,就是你的文憑(當然,也可能是假的)。

不讀大學,而能成功的人,你用個比較大局觀的眼光去分析,
你就會發現,大部份都是「創業者」(包括其它的特殊技藝職能的師匠,也包括運動員一類)。

除非你真心創業,而且,一下子就能衝破界限,到達成功的彼岸,
不然,若是要像如同常人一般在社會「謀職求生」,去「找工作」,找個「願意用你」的單位,
相信我,「讀不讀大學」,有沒有「那張文憑」,是一件極重要的事。

為什麼?

二、
請你去想像,你是一個老闆,面對一個謀職的人,他提供給你的所有資料,都可能是假的。
當然你可以試用兩個月,但,試用一個員工是有成本的,得花時間氣力的。
若是有那麼一張文憑,至少,你用人的底氣會大很多。

一個現代的年輕人,從小被父母呵護長大,吃喝拉撒睡,全憑父母供養。
他從出生到現在,二十來,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就是「升學」。

若是連考個高中,考個大學,他都作不好來?
那麼,請問一點,這個人是個人才的機會,該有多高?

上面這幾段文字,很抱歉誠實說出來,這就是老闆們的想法。

為什麼?

三、
你若是國際大企業,你的 HR 部門,不可能招一堆沒「資格認證」的中下資質人力進來。
即使你有充份的資源去培育新人,你也不會這麼作來,只因,老闆會把你罵到臭頭。

你若是中小企業,更不可能,中小企業的老闆用人,就是要上戰場打仗。
沒有一個中小企業,可以承受「人員培訓」的壓力(除非特例)。

所以,說回正題:「讀不讀大學」到底重不重要?

你可能有一千萬個理由,說服自己,那張文憑不重要。
但,你就必需面對整個社會「懷疑的眼光」:連大學都考不上,讀不完,你還能作啥?

四、
學校教的,能不能學以致用?
你讀的專業,是不是就能找到對口的工作?

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大問題。

但,請和「讀大學」三個字分開來看。
專業對口,是一回事。
專業不對口,你至少還有張像話的大學文憑,又是另回事。

請試著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

至少,我讀了個大學」。

五、
若有可能,再用另個眼光,提醒自己一件事:
相信我,你不是比爾蓋茲,也不是賈伯斯。
而且,他們放棄大學學業的那個時代,是在半個世紀前。

六、
最後說一點,不讀大學,是不是在社會上就無路可走了?
當然不是,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相關焦點

  • RAZ讀了沒效果,worksheet用了嗎?
    剛開始給娃啟蒙的時候,沒想過用worksheet,也沒有專業老師指點,只想快快刷,好在朋友圈裡賣弄一下娃有「多牛」,讀到XX級別了。但是....臉除了拿來「刷」的,也是能拿來「打」的。因為現實中,很快就被「打臉」了。Raz刷到後面,孩子閱讀理解能力不見長,quiz錯誤率連續攀升。一問Macy老師,才知道worksheet這個大寶藏沒用起來,娃的英語基礎不紮實。
  • 已讀不回溝通不應該給人壓力
    女主把耳朵捂住,頭搖得像個撥浪鼓:「我不聽我不聽。」2、iMessage、line以及陌陌均有這項功能。當對方點開你們對話框看完你的訊息後,系統自動會由「已發送」變為「已讀」。我有時會想,這個功能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似乎和「對方正在輸入」大致相同——顯示溝通進程。
  • 遇到「已讀不回」怎麼辦?
    國外比較流行的通訊軟體whatsapp,有一個很tricky的功能叫「已讀」,就是你可以看到對方是否已經查看了你的消息。但是這個功能也由此衍生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已讀不回」。你明確地知道對方已經收到了你的消息,並不是沒有看到,但是他就是沒有回覆。如果是一些比較敏感的消息,發信人不免陷入內心的百轉千回,內心戲寫足千字小作文之「他為什麼明明看到了但是不回」。
  • 讀博士不需要B計劃!人生也如此!
    我說你輕手利腳都沒寫出來論文,還期待著輔導員日理萬機的工作之餘能寫出論文?他沮喪地想了想也對,他說那我幹點別的呢?我說你專心寫論文不行嗎?為啥總要幹別的,你現在要做的工作就是繼續努力。他說我的同學都工作了,我也結婚了現在壓力很大,想考慮別的出路。這種情況比較多見,還有的同學看到別人畢業或者別人賺錢之後也著急,手裡的博士遲遲不畢業就萌生了去意,要謀劃所謂的B計劃。
  • 小書也值得讀一讀
    有別於市場上勵志類、投資類暢銷書,草根創業人士的書也很有意思,比如這本《輕創業》(作者施有朋),非常適合想開闢第二職業或初創業的人讀一讀,草根創業人士用他們的實踐經歷告訴你如何選擇輕資本、小規模、低風險的輕創業方法,實現從0到1的轉化,快速實現創業夢。早上,瀏覽微博,看到一位博主說「有了網際網路之後,懷才不遇的比例直線下滑」。深以為然。
  • 讀一讀Shoe Dog
    Shoe Dog的作者Phil Knight出身於俄勒岡州一個普通家庭,前二十幾年的人生平淡無奇,直到大學畢業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他在創業過程中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跑步只是一項很小眾的運動,美國人對運動鞋的需求也不像今天那麼高。為了打開市場,作者只能一開始挨個向跑步愛好者推銷,然後逐步打開市場。公司的運作資金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那時候還沒有VC的概念,企業要融資只能向傳統銀行借錢,但銀行家們並不看好公司這種高速增長現金流吃緊的模式,這導致他們一直很難借到錢。就連日本的運動鞋供應商也經常問題不斷。
  • 【一周話題】「已讀不回」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已讀不回)同事:「明天下午3點部門開會哦」(已讀不回)朋友:「我今天碰到一個特別高興的事」(已讀不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有遇到過給對方發信息對方「已讀不回」的情況嗎?(當然也有可能是你常做「已讀不回」的事)對於小編來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消息一定是「已讀不回」,沒有之一。
  • 到底要不要讀個MBA再創業?
    關於「到底要不要讀個MBA再創業?」這個問題,就我目前的經驗來說,它的答案可能會讓你覺得我不看好現有的教育體系。你會覺得我在其中看不到任何價值,因為我是個壞學生,是一個F等的學生,然而卻受邀去哈佛、耶魯、斯坦福等高校去做演講,這真是令人稱心如意的諷刺事件呢。學校從來就不對我的胃口。
  • 微信有了已讀之後,也太可怕了吧!
    不止一個朋友和我說過,聽到手機不停震動、消息湧過來的時候真的很想把微信卸載,但臨到頭了卻不敢按下那個刪除鍵——畢竟,我們有太多親密或重要的關係依託在上面了,就算刪除了微信也只是短暫的逃避,甚至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所以怪不得有人說,幸好這次微信更新沒有「已讀」功能,因為那真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了。
  • 讀《放空的科學》
    這本書是我在臺灣收穫的,作者很會寫書,是我今年讀的所有書中,第一本要寫讀書筆記的。內容是關於「彈性思維」的,從很多搜集的科學的研究和論文裡面,去總結究竟什麼是彈性思維,什麼是洞見,什麼是禪修冥想帶來的想法。
  • 親身感受告訴你,如果你迷茫建議你讀一讀《菜根譚》
    然而第一次同事見面會卻讓我傻眼了,自我介紹環節,一個同事:「大家好,我畢業於廈門大學,金融學碩士……"緊接著另一個同事,暨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大學……好傢夥,合著就我學歷最次,頓時連準備好的發言詞都給忘了,真是不愉快的一天。回到出租屋後我安慰自己,公司能要我這個普通二本畢業的,說明我還是有過人之處的嘛,嗯,想想又心滿意足地睡著了。
  • 日本生活二三事09|喜歡「已讀不回」的日本人,真的不是故意的麼?
    很多聊天工具,像line,messenger都有已讀功能,能知道對方是否閱讀了你的消息。然而,我遇到了很多日本人,他們不願意回消息,回復非常的慢。而且不是由於對對方的厭惡等等,這是一種常識和社會現象。 對於我這個在中國生活了20幾年的人來說,朋友來微信了,打開手機就順便回了,更別說「在嗎」這種用法,在日本環境下更加不適用。
  • 好習慣從「三讀」做起
    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好習慣首先要從嚴格要求自己做起,從我們每天早讀,午讀,晚讀的「三讀」做起。
  • 德國BWL專業博士應該在哪讀:大學?研究所?還是企業?(加強版)
    首先就是只要在企業讀博不管哪個專業的問題, 公司的目標跟大學的研究目標永遠不一致,大學要的是研究領域的contribution,公司要的是商業價值。我們領域的話就是大學可以接受invention,公司只要innovation,然後企業博士就要在這兩者裡面夾縫中求生存。
  • 你真的會學習嗎?讀《大腦喜歡這樣學》(又名《學習之道》)
    你真的知道如何學習嗎?你的大腦擁有驚人的能力,只可惜沒賦上使用手冊,但你將在這本書裡找到這份使用壽命,從新手到專家,都能從這本書裡學到絕佳的方法,幫助你提高學習能力與技巧,尤其對於數學和自然科學等相關領域。本書會幫助你事半功倍,並且更有創意,不只是在數理上,而是對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能有所助益,讓我們開始吧!
  • 讀《曹操傳》有感
    讀《曹操傳》有感    曹操傳,是《中華歷代帝王傳》其中一本,購於寧波天一閣。
  • 日讀 | 《說謊者的撲克牌》你知道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嗎?
    麥可·劉易斯,美國超級暢銷書作家,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曾任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債券交易員,後來為《紐約時報》撰稿,並擔任英國《觀察家周刊》的美國版編輯。他的成名之作《說謊者的撲克牌》被公認是描寫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文化的經典名作,書中的精彩片段被各種媒體廣泛引用,對美國商業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說謊者的撲克牌」是華爾街上金融家們玩的一種休閒遊戲,以最善於瞞騙他人而實行心理欺詐者為勝。
  •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在職讀MBA,來一場人生突圍!
    缺乏知識和眼界的人,越不懂得寬容,總喜歡批判和否定別人的優秀。研究生屬於教育金字塔的上層建築部分,不是人人都能達到這個位置的。研究生比本科及以下學歷的人擁有更多再學習和到更高的平臺,去接觸更上層次的人,開闊視野的機會。那些沒能力讀研的人,當然不願意看見你可以讀MBA。
  • 【薦讀】「站到巨人中間」之後
    「跟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婆跳大神」,此之謂也。然而,倘若與「巨人」站到一起,就以為自己也算成功了,這無疑是自欺欺人。有一種觀念叫「稻草定律」,即路邊的稻草如果沒人搭理,它永遠是一根稻草。若賣白菜的拿去捆白菜,這根稻草就是白菜價;如果賣螃蟹的拿去綁螃蟹,這根稻草就有了螃蟹的身價。
  • 有一種等待,叫已讀不回
    結果,一個說看到,就是沒回;一個覺得是小事,妍妍特意打個電話是小題大做。 還有一個同事連電話都沒接。 「我就一直擔心那個沒接電話的同事第二天會不會沒穿正裝,到時候領導又覺得我沒有通知到,第二天看到他穿著正裝來上班才鬆一口氣。」 妍妍說,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發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