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切切celia,在東京生活的社畜~今天我想和大家來談一談與日本人相處的問題~
大家肯定都會使用手機上的聊天工具和社交軟體,像我每天能花幾個小時在手機上。三年前,我剛去英國留學,就非常憧憬能交到外國友人,下載了messenger、line、whatsapp等APP就為了能交換聯繫方式。我的確成功了,但也出現了一個非常困擾我的問題。
很多聊天工具,像line,messenger都有已讀功能,能知道對方是否閱讀了你的消息。然而,我遇到了很多日本人,他們不願意回消息,回復非常的慢。而且不是由於對對方的厭惡等等,這是一種常識和社會現象。
對於我這個在中國生活了20幾年的人來說,朋友來微信了,打開手機就順便回了,更別說「在嗎」這種用法,在日本環境下更加不適用。
然而接觸了日本人之後我才發現他們經常半天、一天甚至幾天不回復,哪怕即讀了,哪怕他們在線(Messenger有在線功能,打開app即在線,可被好友看到)。日本是一個非常克己的民族,不可以麻煩別人(迷惑かけない),不可以打擾別人(邪魔をしない),懂事理(空気を読む),替人著想(思いやりを持つ)。對於他們來說,對方什麼時候願意回是對方的自由,應該體諒對方,耐心等待。有時候自己不知道怎麼回復的時候,會拖著,等自己想好了才回,這都是很正常的表現。
等待回復是有禮貌,在當時的我看來覺得很驚訝,我覺得既然都看到消息了,不回復就是無禮呀,然而他們不同。
切切與日本朋友的聊天記錄
且不說這個文化到底是好是壞,到是真的讓我適應了很長時間。現在在使用line聊天的時候,我也學會了先在鎖屏或者下拉菜單看消息,能回復的回覆,不想回的等之後再點開窗口,避免對方看到即讀。
其實大部分日本人都普遍沒有非常沉迷手機,年輕人們當然一樣會經常玩手機,但是有時在聯絡的時候甚至會刻意拖長時間造成一種我很忙我不是那麼在意你的錯覺,尤其是男女朋友間會有這類現象。俗話說誰先喜歡上誰就輸了,日本人是很喜歡爭這個贏家了。
在日本文化裡有一個概念叫做「間」,簡而言之就是空間,不僅僅指三維立體物理上的空間,也包括距離,時間等等是一個抽象德概念。
他們講究人與人之間留有「間」,互不幹涉互不侵犯,距離產生美。在回覆信息上也是如此,為自己留有餘地,考慮周全的回答。這也導致了他們經常一次性打一大段話,讀起來很吃力,但信息量大。
順便一提,很少有日本人會用語音發消息,他們都說這太害羞了。
日本是一個變革很慢的民族,回復消息的文化說不上是好是壞。入鄉隨俗,希望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著急,你並不是被對方討厭了哦~
感謝切切小姐姐的分享,看完她的文章,小編終於知道亮叔為什麼總是不回我的微信了
你還有什麼關於日本的問題想要問切切的呢?請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