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場人的悲哀:一生懸命、名校效應、扭蛋玩具……

2021-03-01 helloPD

  2019.09.25 WED  


浮世繪 (Ukiyo-e)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的民間藝術。

在當時,浮世繪是一種很便宜的藝術品,就像報刊雜誌一樣,一方面既是裝飾物,另一方面又傳遞故事和信息。

幾百年來,以美人畫、武士畫、風景畫等為主題,為日本世世代代留下影像紀錄

但由於西方文化、攝影技術等傳入日本,曾經使浮世繪一度失傳。

葛飾北齋 神奈川沖浪裏 江戶時期 1832年

而對於日本新一代浮世繪畫師三巴屋(うきよゑもん)來說,浮世繪可以更為細膩入微地傳遞時下人們的生活現狀,所以他的畫作多以現代職場生活為背景,特別能引人共鳴。

三巴屋曾經在工地打過工,後來進入電視臺工作超過 10 年。他兢兢業業,感到每一天都逐漸失去自我。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有同事自殺結束生命,也有人成了痴漢。

在前輩提點開導之下,三巴屋決定重新提筆,追尋對繪畫的興趣。

其代表作品《Salaryman》系列真實記錄了屬於這個城市的光影與職場百態,不僅贏得日本上班族的好評,更讓世界各地的「打工仔」及「職場新人」深感共鳴,一炮而紅,成為當代藝術的後起之秀。


上班族就是「現代武士」


職員就好像以前的武士,西裝變成了他們的盔甲,職場就是現代人的戰場。每天上班都像出徵一般,必須分秒必爭眼明手快。從前的武士為了君主拼命,可能好幾年不回家。現在的上班族為了公司和老闆賣命,即使前一天工作到半夜,隔天還是照樣上班,日復一日,雖然活著但毫無生活可言

「一生懸命」的民族精神

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也要一直向前,堅持準時到公司上班。三巴屋認為,這反映了上班族對工作的堅持和忠誠,尤其能與日本民族「一生懸命」拼命努力的精神相呼應。


即使風雨再大也要使命必達

學歷至上的「名校效應」

十多年的上班族經歷,讓三巴屋觀察到職場的陰暗面,他也在畫作中,控訴日本職場的「名校效應」。名校畢業的學生,能夠輕鬆升到管理層。反觀其他大學畢業,年紀、資歷更深、更有能力的人,卻總是因為學歷不足而不被提拔。而且,因為日本有著強烈的階級文化,對上司必須要絕對尊敬服從,甚至要時時刻刻奉承上級,所以他特意將兩位武士放在東大武士的下方,希望帶出現在日本職場上的問題。

宛如「扭蛋玩具」

三巴屋還將日本上班族比擬為「扭蛋玩具」,在公司為了顧全大局必須放棄部分自我,使每個人都變得一模一樣,像大量生產的扭蛋玩具。

因受到環境的壓迫,使身心變得扭曲,最後只有離開公司才能恢復自我。

除了上班族系列之外,還有嘲諷政治的作品。

這些充滿諷刺的浮世繪畫作,讓我們在會心微笑的同時,不禁開始反思職場生活的真正意義。

相關焦點

  • 窮忙,是人最大的悲哀!
    窮忙,是人最大的悲哀。
  • 臨在當下的極致就是一生懸命
    正如《弓和禪》裡有一句話說的,如果一個畫家十年去畫竹,去觀察竹,最後他就會把自己變成竹子,然後竹子自己就會把自己畫出來。她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家,14歲時就被認為患上了精神病,然後去美國學畫,回到日本後在精神病院裡住了50年。她非常有錢,把精神病院前面的樓買下來,作為自己的工作室,白天在裡面畫畫,晚上回到醫院,醫院就是她的家,護士就是她的家人,她身邊不能離開人,否則她就想自殺。
  • 孫陶然: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有眼不識泰山
    另一方面就是貴人相助,所謂貴人,就是那些能夠讓我們的人生上臺階、上境界的人,至少是能幫助我們解決重大問題的人。我們能否結識貴人並且獲得貴人的相助對我們的人生同樣至關重要。       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遇到貴人卻不知道,有機會相處卻沒有主動的去認識和結納,與你的貴人失之交臂。
  • 職場中的「鯰魚效應」!
    在任何一家公司裡,沒有哪家公司願意招聘一個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更沒有一個老闆願意重用一個情緒低落、整日牢騷滿腹的員工,身處職場,就算再苦再累,也要保持自己對工作的熱情,這對於你以後的職業生涯也有非常大的幫助。當然,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沒了工作激情,或許會影響個人的收入。你或許什麼都不會影響,只不過是感到意志消沉,情緒低落,但是這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心理輔導來糾正這些。
  • 什麼是 「馬太效應」 ?
    小灰所在學校的教學質量很一般,大學畢業後,由於技術學得不夠紮實,又沒有名校背景,小灰找了好久才入職了一個初創小公司。大黃享受著高質量的的教學資源,大學畢業後,由於技術過硬,又有名校背景,大黃輕輕鬆鬆拿了10個offer,選來選去,選了一個最有錢途的大廠。
  • 人的自我參照效應
    人,都是社會性動物,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與他人在一起。
  • 劉吉人:現代三十的悲哀
    現代三十的悲哀劉吉人遺憾的是只有少數人意識到這個世界的殘酷,多數人卻沉浸在道德評價和自我麻醉中,我想到了曾經朋友圈風靡一時的一句話」多數人25歲就死了,到75歲才埋-尼採「--三十而立--從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到磨滅內心,只為生活而賴在溫泉中的職場」老幹部「,從」天之驕子「到」廉頗老矣「……         前晚和一個在某一行業工作紮根多年的朋友聊天,談到目前企業的一些」無契約「行為,讓她身心俱疲,也無力改變,他唯有改變自己,尋找30歲之後的一番新天地,我很佩服她的勇氣。
  • 日本職場「撒謊」指南
    有人常說,在職場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謊言。在這個以利益為主,彼此充滿利害關係的環境下,懂得保護自己、如何讓公私分明,是每個在職場打滾的人必備的基本技能。在職場上,說謊並不是不好,反而有時候,某些善意的謊言,可以讓你的職場生活更加滿意與順遂。
  • 日本女性的理想男友職業,看來哪都一樣:錢才是王道!
    日本綜藝節目《今夜比一比(今夜くらべてみました)》,日前進行調查訪問,票選女性的理想男友職業,但網友看到前三名職業後,不禁感嘆「錢才是重點啊!」。 日本雜誌《anan》在1990年,曾調查女性最想交往的行業,當時前五名分別為「上班族」、「醫生「、「律師」、「自僱人士」和「公務員」,日本周刊雜誌《AERA》2012年再次調查
  • 日本缺工人?只因「家裡蹲」的年輕人太多!
    等到上了年紀,身體變弱了,卻沒有充分可支配的金錢,也得不到周圍人的尊敬,在被人輕視中過日子,那真是非常痛苦的。要獲得金錢、地位和名望,最有效的方法是從事『適合的職業』。」村上龍從每個人都渴望的金錢地位入手,看似是要講「成功學」,接下來卻話鋒一轉,讓那些沉浸在虛浮中的年輕人好好看清現實。  日本缺工人?「家裡蹲」的年輕人太多!
  • 日本職場女性被教「一不做二不休」
    前不久日本推特上掀起廢除「女性上班期間必須穿高跟鞋」運動,相關人等還向日本政府提交了請願書。
  • 【創業分享】兒童玩具店的經營策略
    若想經營好一家兒童玩具店,不妨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好的店名給自己的玩具店起一個好名字,不僅能讓來店裡的顧客容易記住,還能在某種程度上,為玩具店省去不少的宣稱費用和時間成本。因此,為兒童玩具店取個與玩具賣點相結合的名字是低成本建立品牌經營的第一步。
  •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有譯「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
  • 日本神廣告!出軌、私生子、職場暗鬥,比電視劇還精彩!
    作者 | 黃毅來源 | 公關界007(ID:PRCN007)職場暗鬥、企業併購、出軌、私生子
  • 他是傳奇,卻一生赫赫無名!一段演講震撼無數人……
    撒貝寧說,這是他聽過最震撼、最讓人心情久久無法平靜的演講。  他的一生既赫赫無名,又滿是傳奇,他講的故事當時就聽哭了不少人,但也有很多人還沒有聽過。  他的這段演講,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為了他,也為了所有默默無聞做貢獻的無名英雄們!  視頻長約43分,以下是大致內容的時間軸:4:38  黃旭華揭秘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 《逃恥SP》劇中對白揭日本職場辛酸!金句讓打工人產生共鳴!
    劇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除了兩位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之外,還有編劇如何運用故事情節,用輕鬆手法巧妙呈現當下日本社會的議題,讓觀眾在看劇之餘,也會開始思考關心自己身處的社會2021年,《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特別在新春期間推出特別篇《人類加油!新春SP!!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新春特別篇 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 ガンバレ人類! 新春スペシャル!!》
  • 開家兒童玩具店月賺3萬元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奇幻玩具谷平臺」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了解更多玩具資訊、母嬰育兒、教育培訓等新聞和原創心得。每天都有分享哦~~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她說,兒童玩具檔次有高中低之分,現在的家長不在乎價格,講究安全,價格是次要的,所以她選擇的是中高端玩具市場,在很多人眼中,中高端兒童玩具店的投資成本並不低,因為動輒幾百元一件的兒童玩具,進貨費用從那擺著呢,郭麗四萬元的進貨費用夠嗎?
  • 職場感悟|為什麼日本很少有人用LinkedIn
    第四篇啦,今天的主題是職場感悟。
  • 樂高成為玩具界精品的秘訣
    成立於1932年的樂高(LEGO)公司,其所生產的積木幾乎讓全世界大小朋友都玩過,樂高不僅伴隨著許許多多孩童成長,它所代表的文化、教育、藝術、設計意義,在玩具史上也有著劃時代意義
  • 廊坊銀行玩具圖書館
    廊坊銀行玩具圖書館我們是河北省首家融合財商教育的兒童主題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