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惡老闆和操蛋上司?【商業評論談上司管理】

2021-02-13 商業評論

【編者按】對員工傷害最大的,不是老闆的無禮言辭,而是他們不拿員工的時間當回事。惡老闆都有控制欲。

調查顯示,多達一半的美國員工在工作中感到意氣消沉,部分原因應歸咎於糟糕的管理層。他們期望下屬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並且要求員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趕做一些幾乎不可能如期完成的任務。等到員工累死累活交差之後,老闆卻把它壓在手裡很長時間都不理睬。這只能說明最後期限完全是隨意而設,給員工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為儘量減輕惡老闆造成的不良影響,公司方面能做的是:

一、確保業績評估依據客觀標準而非主觀標準做出;

二、檢查主管們給下屬安排的任務是否有的放矢,工作量是否公平合理;

三、提供培訓,教導主管們學會尊重下屬;

四、公司還可以監察性騷擾行為,並把彈性工作制視為員工的一項權利。然而,對惡老闆的正規約束措施也就僅限於此了。員工們常常發現,如果按公司的正式渠道投訴,結果對自己可能更糟。

對付惡老闆最有效的一招,是建立多維的人際關係和團結協作。在同事之間培養起強大的多維度關係,專制老闆的獨裁控制便被削弱了。惡老闆的劣跡也更容易暴露,讓有能力阻止他們的人及時發現。此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專注於自己的使命,並幫助身邊的人取得成功,讓惡老闆孤掌難鳴。

在惡老闆統治下苦不堪言的員工群體可以團結起來,專注於特定目標,並相互給予同情和慰藉。積極心理學運動的領軍人物、密西根大學的簡·達頓(Jane Dutton)告訴我們,只需擺出簡單的關懷姿態,就能讓工作場所充滿人情味,提高工作績效。

作者:Rosabeth Moss Kanter

翻譯:石小竹

全文《如何對付惡老闆》刊登於中國管理第一刊《商業評論》2012年1月號。

猛戳下端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如何說動上司幫你解決問題
    如果你想繼續做的話那就不該純粹吐槽和抱怨,掌握正確的方法,讓上司助你一臂之力吧。本文會針對「如何向上尋求資源幫助解決業務推進問題」提出一些小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老大,我現在在做xx,和xx談xxx,他說因為xx所以不可以。我認為他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原因有二,一是xx,二是xx。
  • 如何和老闆談加薪
    你的目的是加薪,而不是離職,所以無論談判成不成功,都要含蓄地表達出對企業的忠誠,不要用辭職來威脅老闆,除非你的確已經找好了下家。2、如果沒有勇氣直接找老闆談判,不妨採用迂迴戰術。比如巧妙地將獵頭、其他公司正以雙倍薪水挖你的消息送進老闆耳朵。3、要開門見山,不能拐彎抹角,表達願望要明確。既然決定提了,就不要猶豫不決,用最直接,最明白的方式表達你的想法。
  • 怎樣和上司提離職
    有些小夥伴礙於人情和各種原因,不太好意思提離職和離職原因,這在我這裡不覺得是個問題: ✨直接發個郵件給自己上司
  • 韓國上司搞職場PUA,如何破解?
    說他們職場有一個上司,總想通過PUA試圖確立上下級控制。他實在是忍不住差點湊上司一頓,好在平時經常閱讀本平臺的文章,取消了差點兒要放出來的大招。職場PUA指的是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使被PUA的人受到自信的打擊,最終被上級完全控制的方式。簡單的說,職場PUA就是欺負人,那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解決呢?
  • 【留學】可以用LINE和上司談工作嗎?日本SNS使用三準則
    如果想避免麻煩,就不要在SNS上發布任何和工作相關的信息。雖然這對自己來說是十分美好的回憶,但在與工作相關的人看來,其中就可能隱藏著 重要信息,因此要特別注意。照片中可能照到了某些重要文件,或是在評論中也可能暴露工作內容。工作業務自不用說,工作後的喝酒、聚餐等也最好不要發上 SNS。」(良村老師)問題2 可以用LINE和上司聯絡嗎?
  • 別把老闆和上司當傻子,他裝傻不等於真傻!(精闢)
    2、別把老闆和上司當傻子,他裝傻不等於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記得,只是他給你機會去磨練,你的這些小伎倆他早就比你耍的專業幾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這個位置。請你記住,苦勞是企業的一種負擔,它會讓企業慢慢消忘,功勞才是你存在的條件和價值。
  • 上司對下屬的真正期待究竟是什麼?
    為了改善上司和直接下屬之間的關係。但是為什麼選在那一天?因為那一天正好是她父親的生日,她認為自己的父親就是個好上司。 把時間快進到55年後的今天,從美國到澳洲、印度、南非和其他六個國家,人們都在表彰自己的上司(或至少假裝如此)。目前,賀曼公司(Hallmark)在旗下各家分店提供超過50種「全國上司節」(National Boss’s Day)賀卡。
  • 跟孔子學處理上司與下屬的關係
    有朋友發信息過來:「在職場中,如何搞好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關係,上司與下屬之間到底保持怎樣的關係才是理想狀態?」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孔老夫子《論語》中關於同學間關係的一段話:「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 陳瑋:如何管理你的老闆
    我發現,很多中高管的不開心主要來自於自己的頂頭上司,在這裡簡稱老闆。於是有一個問題就出來了,怎樣與老闆相處?甚至更進一步,怎樣管理自己的老闆?有些人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管理自己的老闆,只知道管理好自己的團隊就好了,處理好與同僚的關係就好了,還需要管理與老闆的關係啊?為什麼?我想,首先你工作的好壞,主要是你的老闆來定義的。
  • 如何跟上司談加薪?
    三天過去了,小鐘沒有主動給我任何匯報,我問她情況如何。她告訴我,她不知道去哪裡找競品的社群。我提醒她可以通過關鍵字在QQ群查找,或者從微信公眾號文章去尋找微信群。一周過去了,我問她情況如何。她說加了幾個QQ群,群裡沒人說話,不知道怎麼了解他們的運營情況。
  • 上司和下屬建立合作關係的十條建議
    要發指令,必須有人記錄成書面,並且要有人監督執行,執行必須有結果。決不可有頭無尾或不了了之。否則就會出現「狼來了!」的情況。望您三思。5、要深入基層但不越級指示經常深入現場巡查,去與供應商和客戶交流,了解實情,您可以把您看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告訴他/她的上司。但是千萬不可越級給出指令。這樣會嚴重影響下屬主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 最新喜劇,頑固上司變手下,笑到胃抽筋!
    和以往偶像路線不同的是,這部劇搞起了的「鬼畜喜劇」風格。口碑還不錯,一經播出就力壓同時段其他韓劇,獲得收視第一。它就是——《老伯實習生》主要講的是好不容易才進入公司的職員,被最糟糕的部長離職後讓上司成為部下痛快復仇的故事。這個職員就是賈燦烈。
  • 公司裝屏蔽器禁止員工玩手機,結果害得大客戶接不到上司電話被罵
    來看看網友們的故事:網友1:我公司老闆作,為了禁止員工上班玩手機,裝了屏蔽器,結果大客戶來廠視察,客戶上司打不進電話,出廠上司把客戶罵了,結果大客戶取消訂單,不出幾個月工廠倒閉了。網友2:強迫員工買東西,下班沒點兒,小領導兒一個一個牛逼哄哄的,想正常離職門兒也沒有,去上班就跟賣給他們似的!
  • 在我投訴了我上司的職場霸凌行為之後……
    我從大學的象牙塔走進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工作環境,良好到讓我以為這個世界總是這樣充滿著友好和善意的。直到我遇見了一個同事,他似乎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中遇到的年輕女性,回復我的郵件時,他喜歡帶著敵意地提出反對意見,無視我的解釋和評論——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都只是正常的「意見不同」。
  • 【職場英文】給上司留下好印象的9大方法
    給老闆留下好印象,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給老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或她很可能會給你更多的職責。相應地,這可能讓你得到晉升和加薪。如果你能和你的同事一樣遵守辦公室禮儀,那麼,你的老闆將會欣賞你。比如,你應該合適地使用個人手機,具備良好的餐桌禮儀,知道如何為商務信函寫電子郵件,以及在工作中使用電話。
  • 發現上司有辦公室戀情,你會怎麼做?
    我的朋友小濤,就碰上過這樣的情形,他的領導已婚已育,日常還會教育他要愛惜妻子和兒女。結果有一天部門聚餐,領導帶來了一個美女,他跟大家說,那位美女是他的女朋友。小濤和同事們是見過這位領導夫人的,領導帶了這個所謂的「女朋友」出現之後,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選擇了安靜。
  • 9月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國際版):員工管理哪裡出了錯
    佛商業評論的前世今生:      《哈佛商業評論》(目前,HBR在全世界有10種語言的11個授權版本,除了原版英文版,我店還有在臺灣地區發行的繁體字版和2012看看別人如何評價它的       「《哈佛商業評論》的信徒是世界範圍內公司發展的原動力 」——《紐約時報》       「多年來填補了商業學術和實踐管理之間的鴻溝,通過卓越的編輯將學術議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 ——《金融時報》
  • 當老闆或上司問你忙不忙,怎麼回答?
    source=1940ef5c"/>其實老闆或上司在問下屬忙不忙的時候,有可能是真的有事找你,有新的工作任務想派給你,比如在辦公室,老闆專門找到你問這個問題;另一種情形,老闆只是順便問到這個問題,並沒有過多潛臺詞。
  • 別再說這些日語刺激上司的神經了!
    在家人、朋友之間使用是沒問題的,但用在上司、長輩身上,會給人一種看不起對方的感覺。特別是對方只是做了一件符合常理的事情,用「さすがですね」進行評價會讓對方覺得你在嘲笑他,是非常失禮的。拜託朋友做某事時經常用到的「〜してもらえると助かります」、「おかげで助かりました」,是不適合對上司長輩使用的。
  • 十日談 | 「不作惡」有多難
    17年過去,谷歌發展成了當年根本想像不到的商業巨獸,卻也發現那時的自己可能過於天真。一個月前,谷歌更新了自己的員工行為準則。這是一次靜悄悄的改變,但人們還是發現了,在「最後更新於2018年4月5日」的谷歌行為準則頁面上,前言中的「不作惡」已經消失。現在改名叫Alphabet的谷歌公司,有一條新的行為準則——「做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