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投訴了我上司的職場霸凌行為之後……

2021-02-13 宇弦小敘

讀書  |  觀影  |  小說  |  遊歷 

我的上司霸凌我的同事半年了,這一周我終於寫郵件投訴了他的行為。

對這一場「小小的風波」,我有很多話要說。

>>「還輪不到你來教我做事情!」 

2014年,我剛開始工作一年多。我從大學的象牙塔走進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工作環境,良好到讓我以為這個世界總是這樣充滿著友好和善意的。

直到我遇見了一個同事,他似乎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中遇到的年輕女性,回復我的郵件時,他喜歡帶著敵意地提出反對意見,無視我的解釋和評論——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都只是正常的「意見不同」。

直到有一天,他來到我的辦公區域把我單獨叫到走廊上,用手指指著我破口大罵,「我在這個公司十幾年了」,「你以為你是誰」,「還輪不到你來教我做事情」。

對我的解釋充耳不聞的他怒氣衝衝地離開。然後我傻了眼,走回我的位置。我坐下後嚎啕大哭了起來,哭得震天響,整個樓都能聽到。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喪失了語言能力,心裡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委屈」。同事們圍在我身邊安慰我,雖然他們問我什麼我都聽不見了。

從事後項目高層找我談話的速度和頻率來看,我知道一定有一位同事並沒有停留在給我遞紙巾這一步,他(或者她)沒有選擇大事化小、不了了之,而是選擇代表我向上司反映了這個錯誤的行為。

事後那位吼我的同事來和我道歉了;我也接受了他的道歉。這是我職業生涯第一次、(很幸運的)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作為霸凌的直接受害者。


以前我聽說校園霸凌的時候,對受害者我總是有幾分」怒其不爭「的態度——為什麼不站出來反抗?為什麼要接受?但是現在的我很後悔自己當初的想法。對於受害者的這種指責,根本毫無益處,充其量是對他們造成了二次傷害。現在他們不僅要忍受霸凌的痛苦,在受到指責之後在內心更加看不起自己的懦弱——所以有些人會選擇自殺,作為他們最後的反抗。


原來,一直(以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會被欺負;原來很獨立、甚至剛強的我遇到霸凌行為也會委屈到哭、哭到說不出話;原來,成年人的世界也有這樣不成熟的行為。

>>一個玩笑是否合時宜 

只取決於那個被開玩笑的人 

曾經我寫過一篇文章吐槽日本職場裡落後的性別觀念。但是在發表之後,我反思自己那篇文章的意義所在。為什麼要選擇吐槽呢,因為我們心裡有不快需要紓解,但同時也是希望這個世界能有一些微小的改變不是嗎?可是我的吐槽卻只能被中國人看見,並不能被日本人看見。所以我決定,以後看見這種不恰當的行為,我應該當場儘量指出來。

不久前,當我的上司接連幾次評論我腿長以後,我實在覺得太猥瑣,就告訴他,「某某-san,這種評論是不恰當的,起碼在英國。」他臉一僵,問,這個是性騷擾嗎?我點頭說,是。他臉上笑容沒有了,他表情變得嚴肅,不是生氣的嚴肅,而是尷尬的嚴肅。

那一刻我很高興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如果他彼時他沒有惡意,我也沒有做錯。起碼他知道了,有些評論在工作場合要經過大腦過濾以後再說出來。也許這和他所習慣的日本職場不同,但是既然公司決心要做一個全球化的公司、已經敞開大門請外國人來工作,那麼我們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如果彼時他確實有惡意(在這種評論中得到某些莫名的快感),那麼我也表明了我對這種評論的容忍程度。

我覺得特別可怕的是,當一些受害者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甚至連旁觀者,也會為對方找各種正當化的藉口:「他可能也是沒有惡意的」,「他習慣了這種環境啊」,「是不是你太敏感了」,「大家都是這樣的」。

如果某些讀者覺得,你是不是太玻璃心了,不就是誇了你幾句嗎?不是同事之間開個玩笑嗎?誇你也不是好心嗎?

人與人之間相處,是一種藝術;不管什麼話,都要看語境。我也無法白紙黑字地定義哪些情況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情況不可以接受。但是,這幾年我給自己定的準則是,一個玩笑是否合時宜,只取決於那個被開玩笑的人。如果這個評論讓別人覺得不舒服——不管是」你今天穿得好風塵「,還是」我昨天晚上有想著你「——那它就是不合適。

我曾經試圖用一個很蹩腳的方式向一個朋友解釋(我知道,任何比喻都是不恰當的),如果你的女兒長大工作了,有一天她去理髮店剪了短髮,她的同事們說,「你的新髮型很好看!」你接受嗎?他說可以。我說,如果你的女兒有一天穿了一件修身的長褲,比她大二十歲的男上司從屁股看到腳,從腳看到屁股,然後說,「哇,你的腿好長」,這個你接受嗎?

他說,當然不接受,找死嗎?!

所以我想,如果真的不能區分「誇獎」和「性騷擾」,不妨做一下這個角色扮演吧。

但是這個比喻並不代表我默認男性是加害者,也不代表我認為男性無法理解被騷擾的女性的感受;我只是為那些覺得受害者太玻璃心、不能理解受害者感受的人提供一種視角而已。

>>日本的「Power Harrassment」 

日本的職場霸凌如此嚴重,嚴重到它有了專有名詞:パワハラ(即power harrassment的縮寫)。

在我寫給某高層的投訴信裡面,我寫下了我觀察到的霸凌行為,為什麼我覺得這種行為不可取,同時也提出了我的期許:在觀察到這種行為的時候,請你及時制止。之所以希望你能制止,不是因為你職位高、」有權力「來制止,而是因為這種行為和我們所共享的原則、價值觀格格不入。我們在面對這種行為的時候如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選擇什麼都不做,那我們和那些霸凌者一樣有錯。

在我和朋友們分享這個經歷時候,我的日本同事(一個曾經被霸凌的人)說,我謝謝你也欽佩你,因為每當(用日語進行的)霸凌發生的時候,那些日本人都聽見了、也看見了,卻沒有人出來阻止。還有一位同事說,曾經看見了一些也是霸凌的行為,但是她沒有及時指出來,這是一件讓她後悔的事情。

謝謝我身邊的這些人,讓我相信我做了一件對的事。

其實我在做的時候,並沒有擔心這件事對自己會有不利,我對那一位高層也有充分的信心。也許是自己曾經的經歷,我始終還是天真地相信,這個世界和我有一樣的是非觀、認同我的「正義感」的人還是佔了多數。

>>結語 

我知道,在「尊敬一個國家的文化、改變我的做事習慣」和「抨擊一種落後的傳統、堅守我的原則」之間,有一條模糊的黯淡的分界線。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引以為豪的文化和做事情的傳統方式。有一些差異我表示尊重和接受,因為沒有絕對的更好或者更壞:比如在日本總是有很多「事前」協商會議,雖然低效,但是確實充分協調「民意」的一個過程。

但是,價值觀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心中堅持的一些原則和價值觀,我並不指望所有人都同意;但是在工作上,我只會選擇那些和我有一樣價值觀的企業;否則,我無法與其為伍、亦無法為之奮鬥。

在歐洲的時候,我以為世界在」政治正確「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有「矯枉過正」的嫌疑。來了日本我才明白,很多問題要解決起來,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個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我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感更重了。我就是這個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對霸凌行為視而不見,那我就變相加強了這種惡習;如果我能夠做出一點點的反抗,也許就可以觸發一個小小的改變。

「從我做起」,真是一個爛大街的真理。

| 文章封面 |

來自sarahnaimi.com

我不是刻意要扮演一個知心大姐的角色

但是如果你沒有傾訴的對象

可以給我私信或者留言

你可能感興趣:

日本職場小敘 - 請別把我當女人

宇弦小敘 

讀書  |  觀影 |  小說  |  遊歷

長按二維碼關注

在本公眾號發表的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銳評:面對職場霸凌,是反抗還是順從?
    職場霸凌,泛指在工作場所裡,個人或團體對於同事或是下屬進行不合理的行為。包含言語、非言語、身體、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在職場中常常會遇到來自上司的各種要求,這時你就要對上司的要求的合理性進行一個判斷,上司的要求是否合理?合理的要求要做,而且要做好。那不合理的要求呢?
  • 你遭遇過職場霸凌嗎
    在職場中同事之間或上下級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衝突或不愉快,偶然的一次兩次不算職場霸凌。我們經常強調職場人士的職業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對事不對人,因某些事情發生衝突,事情解決之後下一次該怎麼合作還是怎麼合作。因此偶然的衝突並不能算作職場霸凌,那麼什麼樣的行為才能被定義為職場霸凌呢?
  • 這些職場霸凌行為,違法!
    吃死神辣條、被迫轉發朋友圈職場霸凌現象屢見不鮮上述事件只是揭開了職場霸凌行為的冰山一角。近年來,類似這樣的職場霸凌事件數見不鮮。員工業績不佳被逼吃死神辣條——據封面新聞7月報導,因業績不佳,成都某公司業務部7名員工接受了吃辣條的懲罰。結果,兩名女員工吃進了醫院。
  • 什麼是職場霸凌?被霸凌了怎麼辦?- Workplace Bullying
    優伶夫人雜貨鋪今天分享的#每日一片#系列視頻源自ReachOut,內容簡要如下:語言:英文(文末有中英翻譯)主題:職場霸凌
  • 職場老人告訴職場霸凌是什麼.
    是我最近2個月聽到最多的詞,弄的我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項目,我也需要提供一份證明材料,告知為什麼做這件事情。但最後往往是事與願違。你越告訴她客觀情況,她越和你扯其他。經常告訴我,我沒有聽明白她的訴求,但我後面她交代的時候,我都用筆寫下來了。情況是需求a希望得到b最後說的又是c,好話爛話都給她說了。最後變成了我能力不行,我在給她找麻煩。只提出問題,沒有想解決辦法。
  • 韓國上司搞職場PUA,如何破解?
    昨天我一個朋友向我述說了苦惱。說他們職場有一個上司,總想通過PUA試圖確立上下級控制。
  • 從《花吃了那女孩》到《刺》,從校園霸凌到職場暴力
    而職場時期遭遇暴力的是劉濤。十年過去,劉濤來到新世界旅行社應聘,卻不曾想遇到的頂頭上司是韓曉婷。劇情更新到現在,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韓曉婷雖看上去無情,卻處處都是在逼迫劉濤做出改變,督促她變得強大、變得更加適應職場和「新世界」。劇中這些細節足以證明。去島南縣考察時,劉濤用貝殼在沙灘上擺了一個海鷗的形狀,韓曉婷走過來,她原本想弄掉,可韓曉婷說「留著吧」。學生時代,韓曉婷的發卡被張蓓蕾踩碎,劉濤撿起來粘好,是一個小海鷗。
  • 被霸凌、公司薪水遲發...我該怎麼開口提離職?
    Andrea:「其實主管們都挺敏感的,在跟你提要為你升遷加獎金時,或許已經感覺到你想離職,這時可以多跟上司討論你的個人規劃和想法,好主管都會非常理解並給予幫助。」身為職場經驗者的 Grace 也說:「離職收尾的部分真的很重要,未來大家在職場上都還是有機會再碰到面,如果能把這部分做好,相信一定會有所幫助!」
  • 被客戶投訴如何逆轉?
    最容易讓客服人員委屈的是:被客戶罵了之後還要被領導責備;最容易讓客服人員費解的是:被客戶表揚的錄音卻被質檢扣分了;最容易讓客服人員鬱悶的是:明明聊的挺好的怎麼掛了電話就會投訴我呢?最容易讓客服人員心塞的是:我在努力為幫助你,你卻說要投訴我。今天我們只講後兩種問題,被客戶投訴。
  • 經濟學人 | 職權霸凌:日本「社畜」的悲慘生活
    20200613 期「Business」Japan’s bullying bosses: Anger management02 中文導讀 日本職場中,新人工作嚴苛到了極點,當上司的出氣筒、替罪羊是家常便飯,刻板的等級觀和約定俗成的終身僱傭制也讓「社畜」沒有反撲的權利。
  • VOL.242 | 你能拿我胖虎怎麼辦?
    「霸凌」是音譯英文「bully」一詞,指恃強欺弱者、惡霸,中文音譯同時也兼具了意義。
  • 」我的經理是個變態男,我快幹不下去了!「
    一位職場小白讀者給我留言,說她的經理如何變態,有意欺負她,讓她很是反感。但是我看後感覺更多的是這位職場小白自己的問題,或許初入職場的你也曾經歷過。作為職場老司機,今天我把她作為反面例子拖出來示眾,並講講我的看法。我把她的留言整理如下(她原來的文字寫得不是很順暢):顧兄,我是個文員,兩月前剛跳槽到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
  • 別噁心人了,這就是酒桌霸凌
    事情是一名從不喝酒的職場新人因為在酒桌上拒絕喝酒,之後被領導扇耳光教訓。而讓事情迅速發酵的關鍵詞,無疑是新人、灌酒以及銀行編制。甚至有人說,中國酒文化本身就是裹腳布,早就應該被時代拋棄了,現在禍害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讓這種糟爛的傳承竟然一直一直存在,不斷陷入我遭過罪,好不容易輪到我欺負人絕不放過的惡性循環中。潛臺詞就是:「今天終於輪到我欺負別人了,怎麼能放過你?」
  • 怎樣去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
    受理範圍:首先,前去投訴的事項必須在勞動監察受理範圍內,那麼受理範圍有哪些?籠統的講:任何單位、組織和公民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均有權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投訴。具體如:(1) 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發生在2年內的(必須要牢記這個時效期兩年的規定,很多勞動者的案件都是因為過了這個時效期而失去法律支持,順便提一下:勞動仲裁的申訴時效是一年。)(2) 有明確的被投訴用人單位,且投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所造成的;(3) 屬於勞動保障監察職權範圍並由受理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
  • 職場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二)
    32.對於投訴電話,應妥善處理——  透過電話來處理客戶的投訴,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因此,即使是資深職員,也會時常慘遭失敗。  在投訴的電話中,對方通常都會非常憤怒。但你不能受到影響,而變得意氣用事,應始終保持冷靜。不妨先告訴對方,「似乎是我們公司處理不當,在此我謹向您表示歉意。
  • 勞動局/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流程
    1、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發生在2年內的。
  • 如何說動上司幫你解決問題
    「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向他人尋求幫助」明明是積極的表現,可是很多人會把這種「尋求幫助」變成所謂的吐槽。上司聽了之後不僅不能幫你解決問題,反而認為你遇到問題只會一味的抱怨,不會思考也不會變通。如果上司是你目前唯一的「通路」,那你等於自己親手把路堵死了。
  • 勞動法:勞動舉報投訴什麼時候可以知道結果?
    ,勞動舉報投訴什麼時候可以知道結果?首先我們來看看勞動監察部門受理的勞動投訴案件1、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發生在2年內的;2、勞動者有明確的投訴用人單位,且投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