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吹」是一個極為常見的開場遊戲,操作簡便,適用性廣,在培訓領域被廣泛應用。這幾天,來自廣州的偉峰老師到上海進修一門課程,我們在見面時聊到了這個遊戲,這一篇,將我在操作這個遊戲的一點變化呈現給大家,共同探討。
有關「大風吹」的規則不再贅述,建議的人數在15-20人之間,場地要求開闊、平坦,適於參與者跑動。在剛剛開始的1-3輪,可以不變換遊戲的主持人,幫助參與者進一步熟悉規則。
我在操作中常用的變化有兩個:
1、增加「小風吹」,即所有不符合條件的參與者跑動著變換自己的位置。例如當我喊「小風吹」,團隊回應「吹什麼」,我說「吹所有戴眼鏡的夥伴」,此時所有戴眼鏡的夥伴不動,不戴眼鏡的夥伴跑動變換自己的位置。
2、將吹的主題由服飾、性別等外部可見的特徵變化為參與者內在的、外部不可見的主題,並與當次課程的主題進行結合。例如課程的主題是溝通,那麼我們可以吹「擅於面對面溝通的夥伴」、「習慣了在網絡上與他人溝通的夥伴」、「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的傾聽者的夥伴」...
將「大風吹」與「小風吹」結合使用,可以增加項目的趣味性,將「吹」的主題變化,可以增加項目的深度,我個人更偏好後一種。
「大風吹」是一個適合用於開場階段的項目,它調動了參與者的身體參與,結束後通常不需要過多的分享、解讀,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只能「熱身」不能「破冰」。操作者完全可以結合課程的主題,使「吹」的主題向內走,鼓勵參與者成為主持人時,把自己的想法、觀點、願望拿出來「吹一吹」,藉此機會看看他人的想法、觀點,一起吹出些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東西!我相信在體驗學習的道路上,任何一個「小」項目,只要你願意,都能發掘出新的玩法、新的價值!
謹以此小文Mark一下與偉峰老師的交流,願從事體驗學習的同行、夥伴們多多交流,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進步!我在上海隨時恭候各位大駕光臨
我:體驗學習培訓師/團隊教練/終身學習者
如果你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亮「在看」,多多轉發,讓更多熱愛學習的夥伴看到。有關體驗學習的任何想法、觀點、疑惑,歡迎留言或直接添加我的微信~sheltonzxq,通過這個平臺,我已經收穫了好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
培訓師:基於體驗學習理論&工具執行培訓系列課程:打造高績效團隊
團隊教練:基於體驗學習理論&工具幫助團隊獲得發展
2020年9月7日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