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就好

2021-02-22 你是人間花飛月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打不完的工。祝好,今天是上班的第三天。

仿佛假期對人的修復能力越來越弱,已經用意志力麻痺自己好多天,終究還是回到工作崗位上,就像一個洩了氣的球,被吹進緩緩的風,整個人洩了下來。

從上周開始,學校各個工作群已經開始陸續沸騰起來,一系列的收到謝謝,瞬間罷了屏。還沒正式上班,已經感覺到壓力。

這學期會很忙,隨時推門聽課,選修課活動,各種比賽,挺讓人頭大的。在滿屏的工作布置當中,體內煩躁分子一湧而出,真怕抓下兩把頭髮。

見到了熟悉的同事,從她們的眼神中,我知道我胖了好多,整個雙下巴出來了,以前可是稜角分明。回來學校,離開家的每一頓飯,都是減肥餐,晚上八點半已經開始餓了,肚子咕咕作響。

告訴自己,不能吃。就這樣用意念熬了一個晚上。你能想像我一個冬天,養了整整將近十斤嗎?我簡直不能相信,體重達到了這麼多年的巔峰,必須,狠下心來減肥。

又是一個新的學期,我前兩天在給孩子們選新年禮物,想著開學要給他們買點什麼,奈何我想買的卡片胸章,都已經沒貨;今天一看這學期任務繁重,課程任務的多,又想早早把他們帶完。這種心情真是無比複雜與矛盾。

我愛教師這個行業嗎?

它讓我整個人變得成熟,變得更加自信,但同時也變得更加犀利,甚至苛刻,吹毛求疵。因為工作結識了三兩好友,也因為工作更加討厭這個社會環境。但我知道,當你沒能力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只能適應世界的改變,也就要習慣周遭改變了你。多麼可笑的想法,事實如此。

好幾個同事離職了,才知道我是多麼後知後覺。在這個還能勇敢闖的年紀,那就跟隨自己的內心。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感嘆世事的唏噓和虛假,在利益面前,沒有任何條文規定可以遵循,有的只是雜無亂章,正如飲料罐上的說明,「本產品擁有最終解釋權」。

記得暑假和同事聚會聊天,他們說到,哪怕是人到中年,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內心,我做這份工作開心嗎?我得到了該有的報酬和讚許嗎?而在做出一切改變的前提是,你得有承擔一切風險的能力和底氣。

我時時告誡自己。

一個個體在想要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時候,就會遇到不得不面對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人生的課題。而人生的課題很廣,包括「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

在每個課題當中,你都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當你某天不再帶著感情色彩去看待每一件事情,而是冰冷的、膚淺的,沒錯,你已經成為了工作的機器。

每個人的痛點都不一樣,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求一種平衡?

在時間饑荒蔓延的工作中,誰也不敢慢下來。新的一年,繼續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其位謀其職。不祝你愉快,但希望你保持清醒。

希望得到多一點肯定

相關焦點

  • 合理就好,明白這一點,才算會做人
    合理就好,明白這一點,才算會做人情商的最高境界,就是懂得把握分寸,合理就好。比如別人問你打麻將好不好,有的人說好,有的人說不好,說好的人,別人可以懟「你是不是好賭之徒」,說不好的人也可以懟「你是不是輸光了,再也不敢上桌了」。
  • 習慣的小改變,人生的大成就.
    l 好習慣養成的底層邏輯就是找到你想成為的人,用一點點的行動去養成好的習慣, 讓好的習慣去改變你的身份,成為最想成為的人。當養成好習慣的「道」已經建立好了, 咱們來聊聊「術」的問題。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四步驟模型。通過研究習慣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再研究怎麼培養好的習慣。下圖就是習慣養成的四步驟。
  • 設計執行一個「習慣配方」,讓習慣成為你最好的僕人
    七嘴八舌論「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地增值,而人在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每一次獲得利息的獲得就是好習慣的收穫矛盾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而習慣則寓於平時各種行為之中;另一方面,運動是絕對的,所有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而習慣也是會變的,人們可以通過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改變不良習慣,養成好的習慣。同時,習慣是平時行為重複多次的結果,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便會發生質變,好習慣的最終養成則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 習慣成自然......
    這種事情也見怪不怪了,畢竟彼此都習慣了這種頹廢的生活,直到前幾天我早上起床的時候都看到這跟想養成的習慣完全不一樣吧...果然養成習慣了啊
  • 要是你還做我的神就好了
    然後心灰意冷把個性籤名改成要是你還做我的神就好了,也沒人會注意到也沒人會懂,我再默默把籤名換掉,不知道是在難過什麼,就是單純泡在裡面。 後來我意識到初期我最欣賞他的那些點,可能到了後期正是我想離開的原因,因為我意淫過剩了,我似乎是在把從小到大得不到滿足的需求,投射到他身上了,認為有了他這些需求就會得到滿足了。
  • 淺談桌面管理習慣
    根據你的崗位特點、辦公需要,按照日常的工作需求和習慣及管理要求將電腦、電話機、文件筐、文件夾、圖紙、資料等進行分類、分區擺放。使用頻次最高的物品,定位在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使用頻次低的,放辦公桌左右上角。做到拿、取乾淨利落,精準無誤。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重複的無用功。
  • 不論對比,合適就好
    事實上,這兩者並沒有對比性,都需要達到專業標準才能上崗,所以,不管是全職翻譯,或是自由翻譯,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模式就好。那麼,無論作為哪種翻譯,都需要做什麼準備呢?
  • 真正有錢的人,有哪些習慣
    在上周話題中,我們討論了#真正有錢的人,有哪些習慣#,發現有錢人們除了有錢這個共同特性之外,還有著許多相似的生活習慣和個人品質,讓我們一起來羨慕嫉妒順帶學習學習吧
  • 「你還年輕」,這種話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
    但我想說的是,「你還年輕」這種話聽聽就好了,千萬不要當真,這只是別人對你的關心和鼓勵罷了。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01 很多人過的不好,就栽在這句話上為什麼說「你還年輕,慢慢來」這些話聽聽就好了,別太當真呢?
  • 6條可以讓習慣成自然的方法
    我不想否定這種說法,但是事實卻真的不是這個樣子。其實真實的情況是,我覺得我自己平時是一個混亂無紀律的人。但是我還是能成功是因為我有6條特別的方法幫助我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是它們讓我的新習慣牢牢紮根在我的生活裡。如果你也在嘗試培養新習慣,但是結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的話,那麼著6點對你來說應該會有所幫助。
  • 把銷售變成一種習慣!
    9、把銷售變成一種習慣隨時隨地都在銷售,把銷售變成一種習慣。成長永遠比成功重要,能接受不成交,但千萬別接受銷售中不成長。10、銷售人員的乞丐精神提起乞丐,人們往往想到了乞丐的一無是處和一無所有。這裡說的乞丐精神,是一種堅持鍥而不捨,放低姿態(放低姿態不是捨棄尊嚴,千萬不這樣想)的精神。
  • 培養自信心的6大生活習慣
    思考:如何讓員工明白培養自信心的6大生活習慣?
  • 思辨與質疑,分享一些個人的習慣
    轉眼2020就要過去了,感覺今年特別快,分享下最近個人的一些思考以及習慣吧。習慣1:善用筆記工作中領導在分派任務的時候,有時候並不會在意你目前工作的多少,直接丟一個任務過來了。任務多時,人很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 《改變工作方法習慣的高密度工作術》
    古川武士/著書籍總頁數:208頁出版社:かんき出版(2017/10/12)ISBN-13: 978-4761272920【主題・內容】  工作方式是一種習慣,加班是習慣的結果。   對於工作的高效,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縮減加班時間的工作技巧上,卻忽略了個人的習慣。   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僅僅依靠一時的技巧,不僅不能持久,而且只能縮減加班 時間,卻無法獲取好的成果。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ichards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工作習慣系列之一:To do list
    同時,雖然這裡以財經界作為切入點,但這些特質,我稱之為「底層作業系統」,其實適用於各行各業,裡面包含的不僅僅是好的工作習慣,裡面有更加重要的認知能力。這些東西就像蓋房子打的基礎,基礎越牢固,這房子能蓋得越高,擴展性越強。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工作習慣開始講起。好的工作習慣千萬條,能把事情做好第一條。有那麼幾條根據我個人的感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 反覆練習,養成習慣,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學習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即養成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您的習慣得到了發展,您將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習慣的形成很簡單,這只是不斷反覆訓練的過程。即,重複訓練以形成習慣學習就完成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
  • 局內人,如何擺脫慣性思維——你所習慣的,正在慢慢毀掉你
    換句話說,就是「習慣成自然」。慣性思維,是人的一種本能,也是慢慢毀掉企業的禍根,更是管理者必須消滅的毒瘤。今天,我先給你講一個心理學裡關於慣性思維的經典故事,然後再來說說擺脫慣性思維的具體方法。故事:王經理在晨會上給員工講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五金店裡面來了一個聾啞人,他想買一個釘子。他對著服務員左手假裝拿釘子,右手比劃成錘子。服務員給了他一把錘子。
  • 最成功動物醫院領導人的7個習慣
    你需要具備以下7個習慣。習慣1:認識到自己醫院事務的輕重緩急並且清楚的表達出來你的診所團隊需要一個堅固的基礎,就像建築需要地基。方法如下:習慣4:在困境中依然能堅持下去堅韌不拔是在即使有困難、挫折和沮喪的環境中也能持之以恆的做事,它可能是所有成功的領導者應具備的習慣中最重要的一個。事實上,就算你缺乏其他所有的習慣,擁有堅定的意志你最終也能成功。每一個動物醫院都會遇到困難、挫折和沮喪,然而這也意味著堅持下來的領導者必然是足智多謀、樂觀和自信的。
  • 成功和失敗,都源於你所養成的習慣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常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是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會變成你的信念。    習慣的形成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頭1~7天左右,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