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習慣系列之一:To do list

2021-02-24 Carol姐的會客廳

今天開始寫一些工作中常用的好習慣。我呢,是打算把這個寫成一個系列,先來幾個所有人都能想到的開始,然後隨時想到隨時寫出來,是分享也是積累。

為什麼要寫這個呢?記得以前寫過一個關於為什麼四大是很好的職業起點的文章,我在裡面也提到過,很多人覺得來四大是因為能積累財經知識,是財經界的黃埔軍校等,這些都對,但我認為不是核心。大家如果仔細想想,離開四大之後,到底哪些品質才是我們受益終生的?是當年學習的那些財務知識,還是其他什麼?

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我跟很多人聊過,發現是共通的,那就是在四大練就的各種本領,比如做事有條理,抗壓,耐操。看到這些詞,覺得熟悉吧。。。

同時,雖然這裡以財經界作為切入點,但這些特質,我稱之為「底層作業系統」,其實適用於各行各業,裡面包含的不僅僅是好的工作習慣,裡面有更加重要的認知能力。這些東西就像蓋房子打的基礎,基礎越牢固,這房子能蓋得越高,擴展性越強。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工作習慣開始講起。好的工作習慣千萬條,能把事情做好第一條。有那麼幾條根據我個人的感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咱們先從這裡練起。

 

這裡只講實操型的乾貨,因為每個習慣後面其實都有更深層次的理論框架。我不講書裡的理論了,但我很建議大家有機會去讀讀這些書。

 

To do list 

 

這恐怕是做專業人士最必須要培養的習慣。我自己,還有我周圍很多的人,也許做不到完全的自律,比如早睡早起,或者定期運動,但每天一早做to do list真的是我們這群人共有的,而且都是一直保持的習慣。

 

為什麼是必須呢?其實這後面的原理是各種大小目標的具象化。無論是要大型項目分拆到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還是每天必須要做的雜事,甚至給誰回個電話或者回個電郵都應該放在上面。當你一天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時候,唯一能保證自己不忘記的方法就是寫在紙上,然後一項一項完成。

 

很多人也會熟悉當你有個to do list之後,然後把這些事件按照一個四分象限的方式進行評估。橫軸是事情的重要性,縱軸是緊迫性。理論上最重要且緊迫的事情要先做,其他幾個象限,比如重要但不緊急,或者緊急但不重要的,再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做。當然那種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估計就不做了吧。。。

 

理論歸理論,我覺得了解和理解確實很重要。但跟其他很多好的事情一樣: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怎麼破?

 

說說我自己的做法吧,不一定是最佳實踐,但至少能保證想做的事情可以做完。

首先,每天早上起來,伴著一杯香濃的咖啡和可頌麵包,拉一個長名單出來,這是為了保證需要做/想做的事情至少能都想到;

第二步,把今天必須做的劃出來;說白了,就是今天不做,天可能真的會塌的那種;

第三步,在今天必做的事情上,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方法和重點不一定相同。我就說我的,我是從簡漸入難的過程。我會先花半個小時,把最簡單的事都做完,比如給某人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跟蹤一下某個信息,發幾個電郵出去把該安排的都先安排出去。之後,給自己一段集中的時間完成比較難的事情,這個時間段是屬於「心流」時間。每做完一個,就劃掉一個。看到一行一行的事項被劃掉,尤其是頭半個小時,一下能劃掉好多項,那份成就感,就是及時的正向反饋,會更激勵你繼續下去。

 

如果下午晚一點一看,今天必須做完的都做完了,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把剩下的單子裡的事項開始做了,怎麼選?看重要性,看心情!萬一沒完成?那也不用擔心,喝杯咖啡,接著把今天必須要做的事往下做唄,反正干著急也沒卵用啊。。。

無論用多自律或者不完全自律的方式,但只要做,而且是堅持做,那麼你就能看到最終的成就,我堅信任何成就都是在每一天的to do list上慢慢搭建起來的,雖然每個人因為方式或者際遇的不同,這條路有些人可能走了1年,而另外一些人走了3年,甚至是5年,但只要做,你一定就會到!

 

我不太好的習慣是做完之後,把劃完的to do list都扔掉了,就像考學結束的學生一樣把所有的書都扔掉的感覺。多年以後,已經幾乎不記得自己走過的那些路了。所以,我這個系列中還有一篇關於記工作日誌的文章,用一個方法把每天的工作記錄下來,是記錄也是復盤,況且有那麼多好看的手帳本,正好藉機買起來!

我並不推薦那些只談時間管理的書,雖然有很多,但我認為那些方法多是表象或者工具類,解決不了更深層次的、驅動力的問題,也就是「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問題。」

最後,還是推薦幾本書,這些人都是心理學界的大家。很多現象,在我們眼裡是現象,是客觀存在,在他們眼裡,是科學。這些書是:《終身成長》,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堅毅》,作者是安吉拉·達克沃思,《驅動力》,作者是丹尼爾·平克。

我最近迷上了把電視當作投屏,一邊放著壁爐和雪景或者是行駛在雪原中的列車,一邊捧著熱茶看書。。。有空各位也試試?

相關焦點

  • To do list
    如果一個task 在你的daily to do list 上,那麼就必須完成。重要的事情當然要多花時間,但一個習慣的保持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更何況,誰也不能否認寫一篇公眾號對於心情的調節作用,對於思緒的正向反饋。這一周基本上沒看盤,大概是從周二開始,不曾看過一眼。股票不重要,先放一邊了。
  • 「堅持半年每天寫「To-Do List」,我終於把生活搞砸了」
    每天早上,當我開始一天的工作時,我首先看的是我的To-Do List。我會開始打勾,卻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工具完全是錯的。這是一個壞掉的作業系統,我很高興我已經更新了它,以下是原因。你有沒有注意到,在你的to-do list上添加事情,比真正去做事容易得多?
  • 推薦 l 更好的To-Do List:1-3-5法則
    1-3-5法則:假設你一天只能完成一件大事(big),三件中事(medium),五件小事(small),這樣你在這一天的To-do List上就只有9件事要完成。你可能認為9件事根本不夠啊,如果你每天的to do list有20幾件呢?是的,你必須刪掉一些。把精力集中在這1-3-5件事上,意味著你完成的是最必須完成的,你默認給出了他們完成的優先級。第二,它很彈性。如果今天浪費太多時間在娛樂上(男生打遊戲、女生看電視劇),夜幕降臨時,你猛然發現今天還什麼都沒做呢。
  • 【工作日誌】真正決定兩個人之間差距的,是工作習慣
    進一步,你會發現,自己做某些工作的時間遠遠超出預計,為什麼?是能力不足,經驗不足,還是被哪些不好的習慣影響了?如何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縮短時間? 就是有意識的記錄時間,當你從工作狀態切換出去的時候,瞥一眼系統時間;當你重新進入工作的時候,再瞥一眼時間。
  • 【效率MAX系列】划去度過的每一天-By 沈璐婧
    最小格的內頁(Monthly plan)一般用於記錄每日最重要的事情,例如deadline,midterm 還有約定的討論和開會安排。 稍大一些的內頁(Weekly plan)會記錄一些關於會議和討論的詳細情況,亦或者是一些限於當日的to-do-list和shopping list。 橫條紋的記事內頁一般包括近期的to-do-list和各種隨手寫的內容。
  • 賦予「to do」,get the job down!的快感
    工作中被瑣事打斷,再回頭就想不起來該做什麼了,大腦一片空白。總不能把計劃寫在紙上吧,不可避免的,「to do list」被創造了出來。——"待辦清單"「to do list「適用於在工作期間安排任務,梳理需要做的事情的主次。結合「番茄鍾」原理——通過分解工作任務,提高短時間內的注意力,從而實現更高效的利用時間以及自我管理。
  • 【手帳素材37】 背景卡片 to do清單
    列印素材公眾號菜單欄最右側閱讀全文可直接獲得原圖連結具體下載尺寸可以根據名字來看的~關於春夏秋冬的清單計劃1.12x18 spring bucketlist2.12x18summerbucketlist
  • 【雙語閱讀】討老闆喜歡的十個工作習慣
    Here are 10 tips for making sure you're on the boss' A-list:每個老闆都想要可以將工作做好的員工。但是即便員工們都很能幹,不同人之間還是有差異。下邊是十點建議,教你如何保證自己是一直是老闆的「愛將」。1. Communicate, communicate, communicate.
  • 5 分鐘小技巧系列 | 定製化 MySQL Show Processlist 輸出結果
    在 MySQL 中使用 Show Processlist 等指令時常常會出現一些無用信息,比如:Sleep 狀態的。
  • 數據結構-跳表-SkipList
    SkipNode *search(SkipNode *head, int k){ SkipNode *p = head; do}void printSkipListInfo(SkipNode *head){   int list_count
  • Excel To-Do List怎麼做?
  • 一讀:你的習慣裡透著不能說的秘密
    / 文思海輝愛學習一讀系列/這是 一讀系列 的第 2 篇文章Hello,我是小羊。今天一如既往給大家帶來一讀系列。希望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讀書,學習,樂享其中~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書目是美國作家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I can do it
    I can do it面對外界的質疑,我們總是會奮起,用行動去證明自己,那個時候自己還是挺努力的。我也很幸運地能夠保研繼續我的學業,那個時候大概就是覺得學習這個事情好像自己也能夠「do it」。I cannot do it在讀博和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面對科研,面對工作,我們舉足無措,仿佛不知道應該怎麼走路。在一次次失敗中,我們開始產生了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毫無意義,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我們開始了靈魂拷問,開始質問人生的意義。人啊,陷入到自我否定中,就很難意識到,事情會惡性循環,最後在一次次的自我肯定中加深了自我否定的假設。
  • 25歲之前應該養成的15個職業習慣
    不管你是否還是二十幾歲,這是一篇闡述了會影響你成功的重要習慣和能力的好文章,特別是身處在社交媒體,網絡和通訊如此重要的時代。25歲之前應該養成的15個職業習慣<For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osting, please go to bottom>祝賀你!掙了幾年生活費之後,你終於在工作上步入正軌了。
  • 【項目管理英文】敏捷項目管理法之一-Scrum
    Tips:今天分享的是項目管理英文,主題是:敏捷項目管理法之一-Scrum-Agile
  • 複試面試時,英語口語最常問的75個問題list
    害怕寒假期間玩兒太瘋但又看不進專業課的你,不妨提前看下複試面試英語相關的內容,今天幫幫整理了一份「面試官最愛問的問題list(英文)」給你,提前準備組織好回答思路哦哦哦哦哦
  • 習慣就好
    仿佛假期對人的修復能力越來越弱,已經用意志力麻痺自己好多天,終究還是回到工作崗位上,就像一個洩了氣的球,被吹進緩緩的風,整個人洩了下來。從上周開始,學校各個工作群已經開始陸續沸騰起來,一系列的收到謝謝,瞬間罷了屏。還沒正式上班,已經感覺到壓力。這學期會很忙,隨時推門聽課,選修課活動,各種比賽,挺讓人頭大的。
  • 在英國「四大」工作的第210天
    於是乎,會「摸魚」當然是職場解壓的第一要務。工作中,最有助於自己摸魚的,無非是了解自己要做什麼,項目deadline是什麼,還可以做什麼來減輕日後的工作負擔。每日工作我都有個to do list,每天一早或者前一天結束工作時跟incharge,E2溝通後,充實我的to do list,做工作的時候發現問題,記錄在一起,然後集中去問清楚。
  • 超實用的婚禮籌備To-Do List(推薦收藏)
    SeSe姐從2009年開始從事一線婚禮策劃工作以來,一直是用management consulting(管理諮詢)的思維,在做婚禮。其中的一個小成就,便是把婚禮籌備過程中要做的事項分解整理,一共82件事,其中有15件是可以省略的,剩下67件,基本是只要辦婚禮就必須要提前準備完成的。
  • 《改變工作方法習慣的高密度工作術》
    古川武士/著書籍總頁數:208頁出版社:かんき出版(2017/10/12)ISBN-13: 978-4761272920【主題・內容】  工作方式是一種習慣,加班是習慣的結果。   對於工作的高效,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縮減加班時間的工作技巧上,卻忽略了個人的習慣。   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僅僅依靠一時的技巧,不僅不能持久,而且只能縮減加班 時間,卻無法獲取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