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穩定的工作,而是...

2021-02-15 單仁行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357

距離2020年,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了。

 

一到年底,就會有不少人感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整年,依然沒什麼收穫。

有個段子就說:

別人提升的是職位,我升高的是血壓;

別人增長的是薪資,我增長的是體重;

別人脫去了稚嫩愈發成熟,我脫去的只有頭髮.

但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有在認認真真地工作嗎?還是說,你只是把日子混完了呢?

 

 

我知道,追求穩定幾乎是每個人的畢生追求,世界紛紛擾擾,我只求此生平凡。

 

為此,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自然是最好不過。

 

就像我們常說的鐵飯碗,但鐵飯碗這種事情,早已經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事。

 

而時代,一直在變。

 

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鐵飯碗被砸爛。

國家開始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力量,把之前很多由國家壟斷的機會,交給了市場,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相信很多人都有注意到,現在各家銀行都在大力推ETC業務。

 

這意味著,在高速公路,人工收費的時代將成為過去,日後高速收費站將很可能全面實現智能化。

 

效率提升了,還要那麼多人做什麼?


於是乎,收費員自然會退出歷史舞臺。

 

鐵飯碗,也成了一個被時代給碾碎的夢。

 

 

只不過,還是有很多人醒不過來。

 

在很多中國家長眼裡,事業編制和公務員是子女最理想的工作,因為工作特別穩定。

 

考公務員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但考上了公務員,就真的穩定了嗎?

 

要知道,凡事有利必有弊,越是穩定的工作,風險也越大。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百度最年輕的前副總裁「李叫獸」,曾經提到,穩定的工作裡,隱藏著三個風險:

 

第一是行業風險。

 

就拿中石油、中石化來說,許多人覺得如果能進入這樣的國企,就能享受幾十年的穩定富裕的生活。

 

其實呢,這些看法都是只盯著個人得失看的結果,如果你把視野放開點,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看一下行業的前景,你就會發現,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非常傳統的行業。

但未來人類很快就會開發新能源,對石油的依賴程度會越來越低,整個石油行業會衰落,這必然會導致大幅度降薪和裁員。

 

所以,從行業風險的角度看,央企也談不上穩定。

 

第二是職業風險,這是個人會遇到的風險。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上面講到的銀行櫃員或者高速公路收費員。

 

第三個風險,叫「高退出成本」。

 

什麼叫高退出成本呢?


就是說原來的工作太穩定,你在原來崗位上缺乏足夠的競爭和訓練,辭職後你很難找一份稱心的工作。

 

更雪上加霜的是,由於錯過了最好的學習時機,想改行恐怕難上加難。

 

 

雖然在這個充斥著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下,追求穩定,實際上就是追求一個確定性。

 

但確定性越強,人應對挫折的能力反而越弱。

 

就像數碼技術淘汰膠捲的時候,柯達沒了;智慧型手機淘汰手機的時候,諾基亞沒了...

當行業外的「野蠻人」野心勃勃準備跨界競爭,睡不醒的人還在呼呼大睡,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讓不確定性成為日常,提高自己的危機意識跟抗壓能力,在這個時代,顯得格外重要。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持不確定性呢?跟你分享兩個觀點:

 

第一,鍛鍊U盤化生存的心態。

 

怎麼理解U盤化生存的心態呢,舉個例子。

 

《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的作者古典,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古典問自己公司的小編:「你是希望成為我們的市場總監呢?還是希望把自己的公眾號做到100萬粉絲呢?」

 

小編想都沒想,立刻回答,當然是後者。

 

小編接著說:「你給我升官,根本就沒有什麼用,什麼市場經理、市場總監、VP什麼的,都是假的。

有一天你公司說不定就倒閉了,這些名頭根本就沒什麼用。

 

但如果,我把自己的公眾號做起來,我出去,誰都知道我有能力,換個公司,我一樣可以接著幹。」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U盤化心態生存的例子。

現在很多人說,90後離職率太高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很多90後都想明白了一個道理:與其向企業效忠,不如專注於提升自己的能力。

 

U盤化心態生存,就是不管插在哪個主機上,都可以運行。

 

第二點,突破線性思維。

 

什麼是線性思維呢?

 

就是思維方式成一種直線、單向、單維、缺乏變化的,就稱為線性思維。

 

舉個例子,給你一桶魚還有一根魚竿,你選哪個?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選魚竿,為什麼呢?

 

因為魚會吃完,魚竿可以釣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就是線性思維。

 

如何打破這種思維局限呢?

你還可以要了這桶魚,把它給賣了,買更多的魚竿,釣更多的魚,有了資金就可以請人釣魚,甚至還可以承包魚塘,賺得更多。

 

雖然只靠釣魚可以維持生活,但這樣的生活,大多時候都經不起太大的考驗。

 

 

《士兵突擊》裡就有句經典臺詞:「不要總是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給混了。」

 

這世界上,沒有一種工作是容易的,是不辛苦的。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有是有,但你前提是你的能力,能匹配得上這個工作的要求。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此外,老闆也要把混日子的心態給戒掉,當老闆當得舒服,不代表你的公司就能一直順風順水地開下去。

 

沒有危機意識的企業,就像還沒撞上冰山前的泰坦尼克。

你在甲板上曬太陽的時候,危險已經在前面等著你,遺憾的是,整艘船的人,沒幾個人能看得見。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2020年,願你能擁抱不確定性,做更好的自己。

 

覺得有啟發,可以點個「在看」喲


↓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領取福利

布局數位化營銷,領先對手一大步

相關焦點

  • 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穩定的工作
    但是,我從來沒有說穩定的工作有多不好,穩定的工作一定不要去乾等諸如此類的話。我發現有不少讀者在解讀時會有這樣的誤區,認為穩定的工作是阻礙自己前進的絆腳石。其實,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都不是穩定的工作,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 【薦讀】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一個人成功地失業需要多久?  龐光的答案是:五年。  龐光是我的朋友,五年前,大學畢業後,他回到老家最大的國企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工資和福利固定,偶爾還有些額外的收入,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孩子,一切按部就班,日子好不甜蜜。
  • 別扯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穩定的工作
    那時他在一家市級雜誌社工作,收入低微,但業餘一直堅持學習英語,不久考取了碩士研究生。 只有讓自己足夠折騰,足夠強大,才不會被生活踐踏,才能暢通無阻。作家周衝做過一次徵集,對象是那些主動離開體制的人,他們最後是發達了,還是落魄成了狗? 答案令她吃驚,沒一個人後悔離開體制。有
  • 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自由並不意味著放縱,而是懂得約束自己。
  • 羅輯思維從來就不是一個自媒體
    羅輯思維從來就沒拿微信號當目的,無論它有500萬用戶,還是1000萬用戶。所以,從整個生意場的角度來看,羅輯思維的2000萬美金(猜測)、估值13億人民幣的B倫融資,一點都不多。因為知識、學習等服務,是一門清水生意,從來就不是投資市場的重頭戲,你要知道人家滴滴最新一輪融資是30億美金、200億人民幣啊。
  • 九型人格從來不是一個錯誤(文/裴宇晶)
    九型人格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自我成長」、「自我完善」,但我們與人格模式之間的關係並非是一種「你死我活」的二元敵我關係,九種人格模式並非是一個錯誤,或者它從來就不是一個錯誤只是當我們的真我沉睡的時候,人格模式會自動化、無休止地反覆運作,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就像一個人腿受傷了,需要拄拐才能行走,但是當他腿好了,還無時無刻架著一根拐杖就沒有必要了,所以人格模式和拐杖一樣,我們並非時刻都需要,一直執著於一個模式
  • 為什麼有意識的成長可以真正改變一個人?
    還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明顯經驗不足,看不懂許多人和事,卻很容易受人影響,跟著議論公司制度的不公平,抱怨工作分工不合理。我終於意識到,無論如何,當我最開始去看一個人時,總會帶著一些主觀的偏見,但只要我願意多一些耐心,我就可以通過深入的交談,去慢慢理解每一個人背後的豐富內涵。再後來我開始用上自己經驗和所學的心理學知識,真正開始做心理諮詢的工作,通過學習和督導更穩定地接住個案,也開始通過諮詢工作更多看到自己內心的局限和投射。
  • 為什麼有意識的成長,可以真正改變一個人?
    還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明顯經驗不足,看不懂許多人和事,卻很容易受人影響,跟著議論公司制度的不公平,抱怨工作分工不合理。我終於意識到,無論如何,當我最開始去看一個人時,總會帶著一些主觀的偏見,但只要我願意多一些耐心,我就可以通過深入的交談,去慢慢理解每一個人背後的豐富內涵。再後來我開始用上自己經驗和所學的心理學知識,真正開始做心理諮詢的工作,通過學習和督導更穩定地接住個案,也開始通過諮詢工作更多看到自己內心的局限和投射。
  • 真正高情商,不是阿諛諂媚,而是背後善良!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情商,不是細膩圓滑方方面面,而是謙遜、寬容、自信的美德。」真正的高情商,其實是你的內心想著別人。高情商的人,往往知道如何真誠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說話和做事讓人感覺很舒服。高情商的人,通常知道在遇到事情發生時,不隨意責備別人。人不是聖賢,不可能沒有過錯,每個人都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誤。與指責相比,寬容更有力量。讓人下不了臺,不是明智的行為。
  • 成功靠的從來不是僥倖
    成功靠的從來不是僥倖  從不覺得憑半瓶子晃蕩的本領就取得成績的人是幸運,因為越成長越發現,你缺少的那半瓶子東西遲早會需要補回來,而且有些東西,還是越早學會越好,從長遠看來,你未必幸運,可能還會覺得遺憾。  不路實、不安心得來的成績,可以享受,但別因此就覺得得命運眷顧,從而做什麼事情都抱著僥倖心態。
  • 人最大的教養,不是禮貌,不是客氣,而是……
    當然,我們不是說讓大家巧言令色,做馬屁精,而是要學會為人處世說話的技巧,為自己賦能。 可以說,一個人最大的教養,不是禮貌,不是客氣,而是會好好說話,說妥當話。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晚上做了一個夢,第二天上朝,他對大臣們說:「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你們找一個人來圓一圓,這個夢是什麼意思?」 大臣們很快就找到一個人來圓夢,那個人說:「啟稟國王,您這個夢是說,您的朋友一個一個都死掉了,最後只剩下您一個人。」
  • 程式設計師工作不穩定?你以為的穩定工作,其實都是高風險職業!
    「為什麼覺得程式設計師不穩定?」「我聽說程式設計師總跳槽,而且年齡越大越不吃香....」在對程式設計師眾多評價中,「不穩定」仿佛也被貼在了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的標籤。那麼就先來討論一下,什麼才是穩定的工作?一成不變的工作就一定是好事嗎?
  • 你還堅持選擇穩定的工作嗎?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給智哥郵件,談到了個人發展的瓶頸,糾結選擇穩定的工作,還是辭職去尋求更大的發展。
  • 【八月社招培訓】結業不是結束,而是成為京博人的真正開始!
    但結業並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一個真正成為京博人的開始。一路走,一路經歷,讓我們再回顧下我們這一路。欲行坦途,須知來處;要有經歷,方得一悟。何老師說這是有史以來唯一得5分的分享卡這10個難忘瞬間也正是我們培訓生活10個最閃光的點
  • 真正的時間管理,管的不是時間,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最早在臺灣和大陸推廣時間管理體系的張永錫,生於1970年。今年已經46歲的他說,學習這項技能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寶貴的工作經驗和人生經歷——沒有做過很多種工作,沒有足夠複雜的項目歷練,沒有受過重大打擊,恐怕很難領會時間管理背後的終極意義。永錫有一位學員說,時間管理,管理的並不是時間,而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 一個人開始淪為「廢柴」的3個跡象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低谷,不是失敗,而是面對糟糕的現狀時,卻沒有勇氣去行動去改變。原來這兩個月他還是除了刷抖音、打王者,什麼都沒幹,負債也從4萬漲到了6萬……廢掉一個人真的很容易,讓他一直處在舒適圈就夠了。但舒適圈只是短暫地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早晚有一天,它會讓你徹底毀了自己。前段時間,有一個37歲的程式設計師被裁,上了熱搜。找了4個月的工作,大公司不要,小公司嫌棄技術落後。
  • 穩定的工作是在浪費生命嗎?如何判斷一份工作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比如:平凡無奇的穩定工作,它談不上有趣,甚至有時候還有點無聊。於是不少人叫嚷著:「我要跳出舒適區,找一份適合自己的有趣的工作。」我的來訪者何光(化名)今年30歲,大學畢業後在一所職業技術學校任教。這所學校在一個鎮子上,他太太是鎮機關的工作人員,兩口子在鎮裡買了房子。
  • 真正厲害的人結交人脈,不是靠巴結,而是通過這三種有效方式獲取
    導讀:真正厲害的人結交人脈,不是靠巴結,而是通過這三種有效方式獲取自古以來,世間的智慧是無法逃避的。在古代,王子們也會結成小集團來加強自己的權力。「社交網絡」對我們來說一直都很重要。長大後,無論是幫我找工作,還是在我遇到困難時借錢,我似乎都離不開我的「關係網」。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網絡」的定義會越來越清晰,我們會更能理解社會關係的含義,會更積極地尋找合適的圈子,擴大我們的網絡。「溝通」的藝術一直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話題。人們需要交更多的朋友。然而,我們應該始終明白,「生活是你的朋友,什麼與金錢和金錢。」
  • 漫畫丨為了所謂的穩定,就要拼死了「內卷」嗎?
    其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所有人都太過於努力不是一個人錯失了方向,而是多數人陷入了迷茫這個迷茫,就是傳說中的「內卷」每個人都為了未來比別人多1分的優勢,在當下想方設法比別人多投入100倍的人力物力進去就如同一場不計成本的軍備競賽課業無止境增負,門檻無止境提高,學歷無止境貶值
  • 放下身段掙錢,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體面
    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錢可能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可以解決人生的大部分問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錢可以去資助別人,搞些慈善事業;有錢可以讓你有機會去更好的學校進修,學習更多的知識;有錢可以讓你更好地孝敬父母,讓父母感受更多的幸福;有錢可以讓你更好地改善家庭的生活現狀,讓家庭更幸福一些…… 生活的苦不是親身經歷的,你永遠不會明白得透徹。當你借一次錢,就知道缺錢的苦,就知道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