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曉春
圖:來自網絡
我來自豐縣趙莊鎮,大專畢業後就去了南京工作,自從2013年之後,一直從事電商方面的銷售,如果,我已37歲,雖然沒有在單位混個「一官半職」,但自己感覺工作任勞任怨,業務能力還是可以的。
今年5月份,我和妻子在建鄴區購買了一套二手房,而在南京玄武區工作的我,考慮到路途的不便,於是就動了辭職的念頭。
8月3日,我終於離開了先前的公司,然後開始找工作,在人才市場投了一些簡歷之後,才發現自己面臨的處境,竟是那樣的尷尬。
8月10日、15日和19日,我先後接到三次面試的機會。但面試的結果,都差強人意,第一家是從事化妝品網上銷售的公司,對方的HR直接告訴我,電商行業這些年變化太快,已由最初的淘寶、京東,擴展到拼多多、網絡直播、社群、微信小店、頭條小店、百度小店等渠道,年齡越大,適應新生事物的能力就越差。
而且這行工作量大,年輕人加班身體更受得了一些,其實網際網路企業,這些年越來越年輕化,像網易平均年齡一直保持在29歲。
確實不假,很多工作崗位都要求年齡。一般35歲是一個坎,40歲又是一個坎。
打開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網站,看到很多崗位都有著年齡限制,要求35歲以下,先前我並沒怎麼太注意,現在我才發現自己的職業生涯,開始鬧危機了,三次面試,都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本以為憑著經驗豐富還是比較好找工作,哪想還是抵不過年紀這道坎。
在00後們的眼裡,我們80後確實不年輕了,在網際網路行業裡,已經老了。看來網際網路行業也開始吃青春飯了,這就是社會的現實。
其實,說真的我們80後適應能力真不如90和95後了。80後的我們活的真不輕鬆。當年上大專的時候,我老爸說:你還不如自己去學個修車,將來自己學到了技術,在老家開個店。我當時懟了爹,說他是農民意識。
現在再回頭想想,才發現當初我如果真的去學了汽修,我現在完全不用發這樣的愁,汽車人才真的可以不用看HR的臉色,一身技術別人只有嫉妒和眼饞的份兒。你也沒所謂的35歲職場危機。藍領的老大,老闆都要跪舔你三分啊……
我個人覺得,年輕人還是要學習一個技術,技術活是越老越香的行業。免得到時像我這樣,面對年齡的限制,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