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機裡有兩個遊戲,從大學到現在一直都沒有刪除。
第一個是COC,clash of clans。當初和大學同學們一起玩的,承載了那些美好的過往,雖然我很少再點開,但是也捨不得刪。
第二個就是candy crush (soda)。這是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點開的一個app。在我眼裡,這是我玩過教育意義最大的一個遊戲。
很多pc的單機遊戲塑造了我的價值觀和價值實現方式,但是方法論和原則,卻是candy crush這個遊戲教會我的。這個遊戲也時刻警醒著我,保持著理性和自控。
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認為遊戲=浪費時間,其實時間浪費與否不在於你做什麼,而在於你想什麼,不信你往下看。
我以前很喜歡聽一個成語小故事,叫做南轅北轍。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這個故事出自戰國策 魏策四——講的是一個人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的故事,常用來比喻行動和目的相牴觸。這個故事很好理解,但是對應到生活中,我們卻時常意識不到自己正南轅北轍。
具體的表現是:很多人錯把達成目的所用的手段,當成了目的本身。最後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手段上,而沒有真正的朝著自己的那個方向前進。換言之,目標感不是時刻都那麼強烈和清晰。
比如有的妹子想要減肥,選擇多運動,不吃晚飯等方法來進行。但是運動過後,為了獎勵自己,加個宵夜吃個甜品或者巧克力,這本無可厚非。只是消耗掉的熱量還沒有補回來的多..
這個時候就要問問自己,到底減肥是目的,還是運動是目的呢。如果減肥是目的,為什麼要因為所用的手段/工具而獎勵自己,然後做了違背目的本身的舉動呢?
所以如果作為一個創業者,或者對自己的職業、生活有要求和掌控的年輕人,必須要時刻清晰的知道什麼是目的,什麼是手段。
我最近手底下招了不少新來的畢業生,她們入職之前我希望她們能多參加活動,積累一些優秀的人脈資源。做這件事的目的是,能和這些優秀的年輕人成為朋友;手段是,參加活動。
可是不少年輕人後來只記得要去參加活動,卻忘了為什麼要參加這樣的活動。
沒有找到真正合適的人群,也花費了時間和精力。我不能說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只能說不是合力最大的方式,因為時間和精力的利用效率,長遠來看是低的。
再舉一個例子,對我自己來說,我的人生目的是活的盡興。為了達到這個人生目的,我需要做很多事情,用很多工具,賺錢就是其中一種工具。
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賺錢只是自我實現的一個工具而已,不要把這件事當成是目的,不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賺錢上。
當我發現自己的個人空間比較狹窄的時候,就會比較煩躁,這就是我最近情緒不佳的原因之一。
其實我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
而回到candy crush裡面來。玩這個遊戲的時候,目的就只有一個——過關。
因為candy crush的遊戲模式設置了很多短期利益和即時反饋,比如你看到這裡可以做一個曲奇,那裡可以做一個糖果,下意識的就點了下去。
但是這一步操作,其實並不一定和我的大目標相統一,也不一定能幫助我過關,但我還是做了,這就是這個遊戲無比真實的地方。
再比如有的關卡,如果準備比較多的條紋糖果會容易過關的話,我就只會記得我需要做條紋糖果,因而把有限的資源用來做這種糖果,卻沒有時刻關注本來的目的。
生活裡也充滿了這樣的即時反饋,能讓你當下就爽,但是這種爽和你的最終目的很可能並不統一,或者效率比較低,我們就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跌入這些「快樂的陷阱」。
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會長時間的保持理性去追求目標,其實很大程度上在於這個遊戲對我的訓練,每一步操作我都下意識的去尋找貼近目的的最優解。
這裡說多一句,馬東老師說過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話,也是我時常用來提醒自己的。可以結合南轅北轍這個事情一起看,叫做:
我們時常記得自己在一艘船上,而忘記自己在一條河上。
這就是另一個叫做刻舟求劍的故事了,但是和我講的事情有異曲同工之妙,下次有機會聊聊這個。
這個遊戲教會給我的第二個事情,叫做放棄。
以前玩candy crush,不走完最後一步,我是一定不會退出這一局的。
我總覺得,只要還沒到事情的最後,一切說不定都還有轉機。誰讓大家老說,不要輕言放棄呢。
而現在,每當我放棄一些事,才覺得自己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小時候,我也幻想自己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琴棋書畫詩酒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時候我的補習班有奧數、寫作、英語、樂器、繪畫,甚至還有圍棋。
我不覺得累,因為對我來說,這些內容實在是有趣至極,而我那時還可以每樣都做得很好。
慢慢的長大了,我發現每樣事情我也還是可以做的像原來那麼好,可惜我做不到。因為我拿不出那麼多精力。
我剛進素描班的時候,有的同齡小朋友已經學了兩年素描了。我在考笛子八級證書的時候,有的同齡小朋友已經在準備十級證書的考試了。是我比他們差嗎?我不覺得,是他們比我投入的時間多。
以前的學習內容簡單,對手也不強大。我往往可以用更少的時間達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掌握程度。但隨著學習程度的加深,內容的繁複,對手也變得越來越厲害。
我沒辦法再兼顧各家的同時還保持和對手同樣的水準。於是放棄成了必然。
我們放在人生尺度上來看,最重要的機會成本,就是時間。錢偉長先生當年考清華,國文和歷史成績滿分,但是理科加起來只得了25分。但是十五年之後,他是馮卡門的得意弟子,受清華大學邀請回國任教,成為了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
但是,我們話說回來。若是環境允許,國泰民安,錢偉長先生也許不會投身科學事業,最終成為一代文人、作家也極有可能。
我們作為普通人,無法理解天才的世界。但是錢偉長先生尚無法做到文武兼修,我們也就不必自不量力了。
而長大以後,激烈的競爭,對手的強大,不說如何更進一步超越對手,僅僅是保證現在的水準往往已經讓我們心力交瘁,更無暇估計其他了。
我也曾想用力的活著,精彩的活著,把生命裡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都做得漂亮,可惜我做不到。
我只能按重要程度把一件件事排序,不斷的放棄那些排在末位的,來讓自己有更多機會去實現最重要的事。
所以,什麼是成長?
成長就是用排除法不斷的排除自己的生命可能性。最終在所餘的不多選擇中,把有限的精力和智慧用在其中某個小小的領域上,以期能取得小小的成就。
這其中,最殘忍也最不舍的部分,就是不斷的放棄。現在的我輕裝前行,遠比當年堅定。我願意放棄我的娛樂,放棄我的休息,放棄我的健康,甚至放棄我的尊嚴,去增加一點點實現夢想的可能。
所以現在我學會心平氣和,毫不猶豫的拒絕邀約,好讓自己多一點時間讀書、學習。而每一次放棄,也更加堅定了我前行的信念。
所以我說:現在,每當我放棄一些事,才覺得自己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PS. 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我的人生如此矛盾的原因吧,我一邊想要儘可能多的保持著可能性,一邊又在不斷的放棄可能性。但是矛盾是前進的動力,我在這二者的平衡之間,就不斷的增強自己的能力,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更少的放棄,更多的經歷——最終活的盡興。
這個遊戲教給我的第三件事情,叫做no cheat。
candy crush這個遊戲裡面是有很多小道具的,日常完成任務就會送,可以幫助玩家輕鬆一點的過關。
從遊戲設計上的角度來理解,這種道具的存在就是為了減少玩家的挫敗感,比如有的時候再多走一步就可以過關了,或者用棒棒糖敲一下就可以過關,玩家就是需要這一下的cheating。
因為有的關卡真的特別難,玩了幾十上百次都過不去,如果出現這種與勝利失之交臂的情況,會讓玩家非常懊惱,這種挫敗感可能是會導致玩家流失的。
我完全理解這種設計,但我從來不用遊戲裡的道具,即使我知道用了這個道具,就能馬上過關,而且道具也是免費的,但我還是從來不用。
輸了就是輸了,我從頭再來,下一次我會做得更好,計算的更精準,資源使用效率更高。
因為我的命運裡沒有可以作弊的道具,而我不想輸給命運。即使是在一個小小的遊戲裡,我也不會讓自己養成任何對這種「捷徑」的依賴。
我可以被擊倒一次、兩次...一百次,我站起來的次數始終會比被擊倒的次數多一次。
這也是我對生命的態度,你可以殺死我,但是你永遠不會打敗我。以前我引用過聞香識女人裡面的經典臺詞,放在這裡依然適用: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those who stand up and face the music, and those who run for cover. Cover is better.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any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我不會讓自己對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事情有所依賴。
就像吃雞這個遊戲一樣,有的人拼了命的跑毒是為了進入舒適區,而我則是永遠都在跑出舒適區的路上——舒適區對我來說才是毒藥。
選更難的那條路——這會讓我活的盡興。
其實我始終都在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所以,世事洞明皆學問,區別人和人的不是你在做什麼事情,而是你在想什麼。說了這麼多,還是有人會認為,一個遊戲而已嘛,開心就好。想那麼多,那麼理性的去生活有什麼意思呢?
是的,做人最緊要是開心。可萬事都一笑而過,又有什麼意思呢?
可生活的真相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那些總想著追求快樂的人,往往得不到快樂。理性不能帶給你快樂,但是可以帶給你平和——因為痛苦的反義詞本就不是快樂,而是平和。
這裡感謝和我同樣喜歡這個遊戲的我的高中好友——昱哥。
/ 往期精彩文章 /
成長的目的,就是懂事——記狗十三
流浪地球——中國製造的希望
2018年,為什麼我們突然就「吃不到」豬肉了?
階級固化非90後的癥結,內卷現象才是
添加微信客服號
即可進Mushroobby探討群哦
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觀點吧
THE END
- 希望大家點個「好看」再走 -
Mushroobby
我們在這裡,用「認真」等候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