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結束還剩不到80天了,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各個公司KPI完成率低,對應而來的就是超大的工作量以及越來越急的各種需求。
對於設計師而言,加班加點成為了目前工作的常態,除了要受上級和甲方無休止的無理需求,可能還會被前端同事懟得體無完膚,經常夾板受氣,還吃力不討好……
就像下面這位小夥伴,平白無故的被前端的同事懟,覺得這個設計真的很噁心?what?你是認真的嗎?需求問題不找項目經理,不找產品,找UI撒氣抱怨有用嗎?
大家也是對這樣的前端同事表示很義憤填膺,有設計師表示:還好我們組的UI是我,前端還是我!
當然!這樣的事情應該是很多設計師的工作縮影,當我們動效設計或者頁面設計好了,前端或者程式設計師卻說:「你改改吧,你這樣整我特麼實現不了…」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設計師會說:「你實現不了關我P事?」
其實,設計與前端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你的設計最終能否實現落地,需要前端來完成。但同樣的作為設計師,你也需要掌握一些關於前端的知識點,因為你從設計的出發點開始如果就和程式設計師的認知不對稱,那麼這些不對稱就會成為你們的矛盾和偏差的根源。這也就關乎著你們的產品在最後實現環節上能否順利收尾的關鍵點。
而作為前端,在實現設計師的設計稿時,可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但在溝通時,除非你幹過設計或者了解設計的創作過程,否則從設計的角度最好不要提不同的意見,可以從交互或功能或體驗上給建設性的意見。
設計師與前端之間的合作,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而在這三個階段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
1. 前期 · 多方確認
設計前審核原型,與產品和技術人員做好交流,進行功能評估,確認實現難度。視覺定稿前,與產品和技術人員進行確認,確保視覺稿是可實現的。有必要的話,提供前端效果插件。
2. 中期 · 視覺規範
設計生成視覺規範和標註說明,提供給技術人員做參考,確保首次還原效果至少在 80% 以上。
3. 後期 · 還原跟進
技術人員初步完成頁面實現後,設計師需要主動跟進還原,並反覆驗收跟進。
最 後
前端需要理解設計的初衷與思路,更好地理解設計稿的設計意義,才會更有動力原汁原味地實現它。
對於設計師來說,理解開發的實現思路以及其實現的環境局限性更有助於動效設計的順利落地。
那麼,大家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在設計工作中都遇到過哪些氣人的事呢?
也歡迎各位設計師把工作中遇到的委屈的、尷尬的、不解的,發到後臺與我們分享喲~